文档详情

信息计量学课件01-第1章之1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83.50KB
约24页
文档ID:580500779
信息计量学课件01-第1章之1_第1页
1/24

信息计量学信息计量学郑郑 重重zhengzhg@sysu08jlx@ sysu2008—— 第一章 绪论(1) 参考书目:n邱均平邱均平.文献计量学文献计量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社,1988.n梁立明梁立明.科学计量学科学计量学—指标指标·模型模型·应用应用.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1995.n张洋张洋.网络信息计量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网络信息计量学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9.2 n课程成绩课程成绩=考试成绩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平时成绩*40%n平时成绩平时成绩=考勤考勤+课堂讨论课堂讨论+作业作业3 应用范围应用范围n利用信息计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利用信息计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测定学科的特可以测定学科的特性和信息源的分布性和信息源的分布,了解该学科的性质了解该学科的性质,分析和预测某分析和预测某一学科或技术领域的衍生和发展趋势一学科或技术领域的衍生和发展趋势 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2000-2008年年)的文献调查,以的文献调查,以“信息计量学信息计量学”为为标题关键词的检索结果中,超过标题关键词的检索结果中,超过90%的中文文献都是关于网络信息计量的内容。

的中文文献都是关于网络信息计量的内容而在而在2007年年4月对月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的国外文献调研中发现,网络信息数据库进行的国外文献调研中发现,网络信息计量主题的核心文献数量呈现逐年激增计量主题的核心文献数量呈现逐年激增 趋势,其中高品质的学术文献约占趋势,其中高品质的学术文献约占18.5%,被同行引用的次数普遍超过了,被同行引用的次数普遍超过了30次n利用信息计量数据利用信息计量数据,可以评价科学论文和科研成果的质可以评价科学论文和科研成果的质量量,度量科学研究的效率度量科学研究的效率 期刊的影响因子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表征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是表征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 4 n对科学研究进行评价对科学研究进行评价,为进行科学的管理提供依为进行科学的管理提供依据据,为大学评价和科研评价提供有效的途径为大学评价和科研评价提供有效的途径,等等等 大学排行榜,学科排行榜等大学排行榜,学科排行榜等n“网络信息网络信息”的计量的计量,是网络化背景下信息计量是网络化背景下信息计量和信息计量学科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和研究领和信息计量学科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和研究领域。

域 由于网络链接与传统学术期刊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具有某种天然的由于网络链接与传统学术期刊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具有某种天然的相似性,研究人员不仅将文献计量学的引文分析思想广泛移植、应用到相似性,研究人员不仅将文献计量学的引文分析思想广泛移植、应用到了网络信息计量研究中,而且赋予了相应的研究工作和成果以极其鲜明了网络信息计量研究中,而且赋予了相应的研究工作和成果以极其鲜明的引文分析的引文分析“烙印烙印” 5 1.1信息计量学的产生和发展信息计量学的产生和发展n1.1.1 信息计量学名称的由来信息计量学名称的由来n1.1.2 信息计量学的产生背景信息计量学的产生背景n1.1.3 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6 1.1.1信息计量学名称的由来信息计量学名称的由来 (I)n“信息计量学信息计量学”((Informetrics))n“Informetrics == Infor++metrics”n“Infor”::Information,信息,信息n“metrics”:计量(学):计量(学)7 1.1.1信息计量学名称的由来信息计量学名称的由来 (II)n1979年,年, [德德]Otto Nacke,首次提出了,首次提出了“Informetrics”,用以概括数学方法在情报学,用以概括数学方法在情报学领域的应用领域的应用 。

n1980年,国际文献联合会(年,国际文献联合会( FID)成立了专门)成立了专门的情报计量学委员会的情报计量学委员会 n1987年,年,B.C.Brookes,提议将,提议将“Informetrics”加入到加入到ISSI举办的国际学术研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名称中讨会的名称中 “Informetrics”开始出现在会开始出现在会议论文集的标题中,标志着这一学科被正式承认议论文集的标题中,标志着这一学科被正式承认n1990年,年,L.Egghe & R.Rousseau出版出版《《情报计情报计量学导论量学导论》》 8 1.1.1信息计量学名称的由来信息计量学名称的由来 (III)n1981年,刘达,年,刘达,《《情报学的新领域情报学的新领域——情报计情报计量学量学》》;;n1992年,改为年,改为“信息计量学信息计量学”;;n“资讯计量学资讯计量学” 著名的情报学家布鲁克斯所言著名的情报学家布鲁克斯所言:“信息计量信息计量学是迄今计量学科中语义最广泛最深奥的一个学是迄今计量学科中语义最广泛最深奥的一个术语术语,将作为包罗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一将作为包罗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一个全称术语。

个全称术语 9 1.1.2信息计量学的产生背景信息计量学的产生背景(I)1社会实践需要是学科产生的根本动力社会实践需要是学科产生的根本动力n“不断增长的巨大的文献量不断增长的巨大的文献量”与与“人们对它的人们对它的特定需要和管理特定需要和管理”之间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之间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n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给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带来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给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带来可许多新的课题可许多新的课题n文献数量的猛增和计算机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文献数量的猛增和计算机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产生了强大的社会需要,推动了用,产生了强大的社会需要,推动了“文献计文献计量学量学”等计量科学的产生等计量科学的产生10 1.1.2信息计量学的产生背景信息计量学的产生背景(II)2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兴起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兴起n情报的数量方面远远大于文献的数量方面,情情报的数量方面远远大于文献的数量方面,情报的计量方法远远多于文献的计量方法报的计量方法远远多于文献的计量方法n情报学家努力推动本领域的定量研究,促进了情报学家努力推动本领域的定量研究,促进了信息计量学的形成和发展信息计量学的形成和发展n信息计量学是在文献计量学及科学计量学的基信息计量学是在文献计量学及科学计量学的基础上扩展和演变而成的。

础上扩展和演变而成的n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成果为信息计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成果为信息计量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量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1 1.1.2信息计量学的产生背景信息计量学的产生背景(III)3情报学的定量化发展趋势情报学的定量化发展趋势n“数学化数学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n“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的地步马克思)(马克思)n“1900年到年到1965年间,全世界的年间,全世界的62项重大哲学社会科学成就,项重大哲学社会科学成就,有有2/3属于定量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属于定量的科学研究;特别是1930年以后的年以后的29项,有项,有5/6属于定量研究属于定量研究n“定量化定量化”是情报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情报学发展的重要方向n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更能够精确地揭示出事物规律的本来面目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更能够精确地揭示出事物规律的本来面目n情报交流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必须采用定量方法才能情报交流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必须采用定量方法才能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n信息计量学是情报学向定量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信息计量学是情报学向定量化发展的必然产物12 1.1.2信息计量学的产生背景信息计量学的产生背景(IV)4众多研究者的努力众多研究者的努力n一批杰出的计量学家是信息计量学深入发展的有利一批杰出的计量学家是信息计量学深入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人才保证条件和人才保证 n布拉德福、洛特卡、普赖斯、布鲁克斯、加菲尔德布拉德福、洛特卡、普赖斯、布鲁克斯、加菲尔德等情报学研究者推动了信息计量学的发展等情报学研究者推动了信息计量学的发展13 1.1.2信息计量学的产生背景信息计量学的产生背景(V)1社会实践需要是学科产生的根本动力社会实践需要是学科产生的根本动力n文献数量的猛增和计算机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产生文献数量的猛增和计算机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产生了强大的社会需要,推动了了强大的社会需要,推动了“文献计量学文献计量学”等计量科学等计量科学的产生2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兴起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兴起n信息计量学是在文献计量学及科学计量学的基础上扩展信息计量学是在文献计量学及科学计量学的基础上扩展和演变而成的和演变而成的3情报学的定量化发展趋势情报学的定量化发展趋势n信息计量学是情报学向定量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信息计量学是情报学向定量化发展的必然产物4众多研究者的努力众多研究者的努力n一批杰出的计量学家是信息计量学深入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批杰出的计量学家是信息计量学深入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人才保证和人才保证 14 1.1.3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 (I)1萌芽时期(萌芽时期(1917年年-1933年年))n1911年,瓦尔金,利用年,瓦尔金,利用“引文分析法引文分析法” 研究一研究一些国家的化学家所做的贡献;些国家的化学家所做的贡献;n1917年,年,F.T.Cole & N.B.Eales,在,在《《比较解剖比较解剖学部分学部分——文献的统计分析文献的统计分析》》中采用中采用 “书目统计书目统计分析法分析法”;;n将将1543年至年至1860年之间有关年之间有关“比较解剖学比较解剖学”的图书和期刊文的图书和期刊文章进行统计,按照国别、学科、年代进行分组研究;章进行统计,按照国别、学科、年代进行分组研究;n查明了比较解剖学在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而且查明了比较解剖学在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而且也掌握了这一时期这一学科在世界各国的分布趋势,对进一也掌握了这一时期这一学科在世界各国的分布趋势,对进一步研究该学科的发展动态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步研究该学科的发展动态提供了充分的依据15 n1923年,年,E.W.Hulme,首次提出了,首次提出了“Statistical Bibliography(统计书目学)(统计书目学)” ::n利用利用《《国际科学文献目录国际科学文献目录》》((1901~1913)统计了生理学等四)统计了生理学等四个学科的文献及其著者的分布,从而分析了现代科学技术和人个学科的文献及其著者的分布,从而分析了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类文明的发展趋势1.1.3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 (II)1萌芽时期(萌芽时期(1917年年-1933年年))n1926年,年, Alfred J. Lotka,创立了,创立了 “洛特卡洛特卡”定定律,揭示了律,揭示了作者与著作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作者与著作量之间的数量关系n1927年,年, P.I.K.Gross & E.M.Gross,对化学教育,对化学教育杂志和引文进行了分析,杂志和引文进行了分析,根据该学科期刊的被引次数根据该学科期刊的被引次数多少,列出了化学教育核心期刊表多少,列出了化学教育核心期刊表16 n特点特点 ::n文献计量研究比较分散、规模不大,大多是进行某文献计量研究比较分散、规模不大,大多是进行某一领域的文献统计的基础工作,缺乏整体上的联系一领域的文献统计的基础工作,缺乏整体上的联系和理论指导。

和理论指导n首创了文献统计方法,并在一些学科领域进行了文首创了文献统计方法,并在一些学科领域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拉开了文献计量学的序幕献计量分析,拉开了文献计量学的序幕1.1.3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 (III)1萌芽时期(萌芽时期(1917年年-1933年年))17 n1958年,年,J.D.Bernal,提出用,提出用“半衰期半衰期” 来衡量科学论文来衡量科学论文的老化速度,初步揭示了的老化速度,初步揭示了科学文献的老化规律科学文献的老化规律n1955年,年,E.Garfield,发表了,发表了《《引文索引用于科学引文索引用于科学》》一文,一文,系统地提出了用引文索引检索科技文献的方法,为系统地提出了用引文索引检索科技文献的方法,为 “科学科学引文索引(引文索引(SCI))”的诞生打下了基础的诞生打下了基础1.1.3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 (IV)2奠定时期(奠定时期(1934年年-1963年年))n1934年,年,S.C.Bradford,首次提出了,首次提出了“布拉德福定律布拉德福定律”的的基本思想,用于基本思想,用于反映科学论文在科技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反映科学论文在科技期刊中的分布规律。

n1935年,年,G.K.Zipf,发现了,发现了“齐普夫定律齐普夫定律”,用于,用于反映科反映科学文献中的词频分布规律学文献中的词频分布规律n20世纪世纪50年代末,年代末,D.Price,发现了,发现了期刊数量的指数增长规期刊数量的指数增长规律18 n特点特点 ::n注重理论研究注重理论研究n以文献统计调查为基础,归纳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以文献统计调查为基础,归纳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奠定了文献的结论,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奠定了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基础计量学的理论基础1.1.3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 (V)2奠定时期(奠定时期(1934年年-1960年年))19 1.1.3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 (VI)3发展时期(发展时期( 1964年年-1978年年))n1964年,年,E.Garfield,正式出版,正式出版《《科学引文索引科学引文索引》》 (SCI) ,为文献计量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并,为文献计量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并为引文分析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引文分析的发展创造了条件n1969年,年,A.Prichard,提出了,提出了“Bibliometrics”,标,标志着志着“文献计量学文献计量学”的正式诞生。

的正式诞生n1978年,年,《《Scientometrics》》创刊,促进了创刊,促进了“文献文献计量学计量学”与与“科学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的结合n1969年,年,[苏苏]纳利莫夫纳利莫夫&穆利钦科,提出了穆利钦科,提出了“科学计量科学计量学学”20 n特点特点 ::n基础理论进一步完善基础理论进一步完善n结合文献工作实际,着重开展应用研究结合文献工作实际,着重开展应用研究n文献计量学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文献计量学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1.1.3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 (VII)3发展时期(发展时期( 1964年年-1978年年))21 1.1.3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 (VIII)4确立时期(确立时期( 1979年以后年以后))n1979年,年, [德德]Otto Nacke,首次提出了,首次提出了“Informetrics”,用,用以概括数学方法在情报学领域的应用以概括数学方法在情报学领域的应用 n1980年,年,FID成立了专门的情报计量学委员会成立了专门的情报计量学委员会n1984年,年,B.C.Brookes,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较详细地讨论了,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较详细地讨论了情报计量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情报计量情报计量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情报计量学。

学n1985年,年,FID开始出版开始出版《《情报计量学通讯情报计量学通讯》》(Informetrics Newsletter) n1987年,年,B.C.Brookes,提议将,提议将“Informetrics”加入到加入到ISSI举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名称中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名称中 “Informetrics”开始出现在会开始出现在会议论文集的标题中,议论文集的标题中,标志着这一学科被正式承认标志着这一学科被正式承认n1990年,年,L.Egghe & R.Rousseau出版出版《《情报计量学导论情报计量学导论》》22 n特点特点 ::n情报学出现了专有的计量研究领域,信息计量学逐情报学出现了专有的计量研究领域,信息计量学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1.1.3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 (IX)4确立时期(确立时期( 1979年以后年以后))23 n文献计量研究比较分散、规模不大,大多是进行某一领域的文献统计文献计量研究比较分散、规模不大,大多是进行某一领域的文献统计的基础工作,缺乏整体上的联系和理论指导;的基础工作,缺乏整体上的联系和理论指导;n首创了文献统计方法,并在一些学科领域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拉开首创了文献统计方法,并在一些学科领域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拉开了文献计量学的序幕。

了文献计量学的序幕1.1.3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信息计量学的发展历程 (X)1萌芽时期(萌芽时期(1917年年-1933年年))n注重理论研究;注重理论研究;n以文献统计调查为基础,归纳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取得了许以文献统计调查为基础,归纳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奠定了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基础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奠定了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基础2奠定时期(奠定时期(1934年年-1960年年))n基础理论进一步完善基础理论进一步完善n结合文献工作实际,着重开展应用研究结合文献工作实际,着重开展应用研究n文献计量学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文献计量学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3发展时期(发展时期( 1964年年-1978年年))n情报学出现了专有的计量研究领域,信息计量学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情报学出现了专有的计量研究领域,信息计量学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立的科学学科4确立时期(确立时期( 1979年以后年以后))24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