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八上第二单元复习提纲一、基础知识积累:(1) 、重点字词积累第六课: 骇(h i) 掳(l ) 悚(s n ) 惶(hu n ) 急(j ) 疮(chu n ) 疤 (b ) 诘(ji ) 问渴(k ) 慕(m ) 疏 (sh ) 懒(l n) 霹(p ) 雳(l ) 鼹(y n) 鼠絮(x )说懿(y )皋(g o) 孤孀 (shu ng) 辟(p)头烦琐(su )憎恶( z ng w )郑重其事第七课: 交卸 (xi ) 奔(b n) 丧(s n ) 狼藉 (j ) 簌(s ) 簌(s ) 赋(f ) 闲颓(tu ) 唐琐(su ) 屑(xi ) 差(ch i) 迂(y )蹒(p n) 跚(sh n)拭 (sh ) 擦箸(zh)触目伤怀情郁 (y ) 于第八课:凹凼 (d n ) 尴 ( n) 尬( ) 烦躁 (z o) 大庭 (t n ) 广众第九课:杨绛 (ji ng) 伛 (y ) 惶(hu n ) 恐(k n ) 荒(hu n ) 僻 (p ) 塌(t ) 败取缔 (d ) 骷(k ) 髅(l u) 滞 (zh ) 笨愧(ku ) 怍(zu ) 翳(y )第十课:克(k ) 扣(k u) 接济 (j ) 唏 (x ) 嘘 (x ) 稀 (x ) 罕(h n) 噩( ) 耗呵(h ) 斥(ch ) 焦(ji o) 灼(zhu ) 伎(j ) 俩(li n ) 颠 (di n) 沛(p i) 吊唁 (y n) 文绉绉 (zh u) 长途 ( 跋(b ) 涉 (sh ) 穷愁潦倒风尘苦旅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2) 、重点词语积累:1、谋死:谋杀2. 隐鼠:鼹鼠的别名3. 切切察察:现在多写作“嘁嘁喳喳”,模拟细碎的说话声。
4.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5. 辟头:开头6、全体:全身7.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抖 8. 惊骇:惊慌害怕9. 掳走:抢走 10. 诘问:追问,责问 11. 渴慕:非常思慕12. 疏懒: 懒散而不习惯受约束13. 孤孀: 寡妇14. 差使: 旧社会在机关里做事叫“当差”,这里指职务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15.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16. 拭:擦 17. 典质: (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质,抵押18. 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19. 赋闲:失业在家 20. 勾留:短时间停留21. 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22. 月台:站台23.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拭:擦24. 颓唐:衰颓败落25.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26. 琐屑su:细小而繁多(的事)27. 情郁 y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过且发泄郁,抑郁中,内心28. 大去之期:意思指与世长辞,一去不返的时间这是委婉的说法29:凼:方言,水坑30. 低眉顺眼: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31. 微不足道:很小,不值得一提32.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33. 塌败:塌陷破败34. 伛:弯腰曲背35翳: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36. 滞笨:呆滞37.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38. 失群落伍:因跟不上时代,而感到孤单39.单干户: 农业合作化时期指不参加互助组和农业合作化的农户也比喻只愿意单独工作,不愿意跟人合作的人40. 干校: 这里指“五七干校”“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干部集体下放劳动锻炼的场所41. 愧怍:惭愧 42猝( c)然:突然,出乎意料 43 焦灼( zhu):非常着急 44诘( ji )问:追问,责问颠沛:贫困,受挫折45伎俩( j li ng):不正当的手段昏厥(ju )46吊唁( yn):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47 鸡零狗碎:比喻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片段3)文学常识积累:阿长与山海经 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成就最高的是杂文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 欧游杂记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等。
台阶选自小说集台阶,有删节作者是当代小说家李森祥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作家,文学翻译家翻译有堂吉诃德 洗澡等钱钟书,杨绛的丈夫,字默存,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信客选自秋雨散文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作品有文化苦旅, 山居笔记 , 霜冷长河等,(4) 、主题把握:阿长与山海经 :作者通过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真实、生动、 鲜活地写出了饶舌多事、不拘小节、乐于助人、有点迷信有点俗气的长妈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思念之情背影: 文章追忆了作者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老王通过对平凡人物老王的描写老王虽然穷苦卑微样的好人提倡老王的一种“善”的精神台阶: 本文写父亲历尽千辛万苦信客: 本文通过概述信客几十年来风尘苦旅二、重点篇目阅读理解:(一) 阿长与山海经、复习重点:(1) 本文写了:阿长称呼的由来“大”字睡相元旦的古怪仪式买山海经一些繁琐的道理讲“长毛”的故事(2) 、 阿长: 对孩子倾注一片心血的人一个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却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如吉利文化,避讳修辞,珍惜劳动成果,讲究形象)(3) 、描写阿长:外貌、语言、行动、神态。
4) 、 “我”的心理:对阿长的隔膜和轻视5) 、欲扬先抑,真实写人作用: 使描写的人物阿长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详略得当,突出中心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 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6) 、 把握本文的情感变化:憎恶实在不大佩服不耐烦特别的敬意敬意完全消失产生新的敬意深切的怀念、课内精彩文段阅读(一)阅读“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回答: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1. 给加点字注音规矩(j )惶急( hu ng)辟头( p)磨难( m )2选文写长妈妈“懂得许多规矩”, “我”对这些规矩的态度怎样? 认为“不耐烦” , “烦琐之至”, “非常麻烦” 。
3作者写这些规矩的用意是什么? 意在说明长妈妈有着跟千百万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普通劳动者一样的特点:麻木与迷信 4文段详写长妈妈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从文中找出写长妈妈动作的几个动词和有代表性的语言动词: 伸出,按住, 摇,笑,塞 语言:“恭喜恭喜! 大家恭喜! 真聪明! 恭喜恭喜!” 阿长的心情: 高兴,兴奋 ;作用是: 表现阿长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同时反映了阿长守旧的一面 ( 二)阅读“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最为心爱的宝书回答:1. 给选段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作者给阿长简说山海经第二层:记叙阿长买来山海经及作者感受第三层:山海经是我心爱的宝书 2“我”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的原因?用原文回答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3当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我时,“高兴地说”的原因? 能满足“我”渴望已久的愿望 4当“我”听到阿长买了山海经后,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请用原文回答并指出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方法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5. 为什么“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我” 被她的热忱深深地打动了 6. “我”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我”对阿长的评价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因为“别人不肯做她却能够做成功”, 所以对她产生新的敬意。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7“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神力”指什么? (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敬佩与爱戴 8. “别人不肯做”中“别人”指:远房叔祖和家里除阿长以外的人9.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与前面讲长毛故事时的“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两个有什么区别?前一次带有调侃意味,第二次含有称颂意味10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从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上,你看出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 对山海经 的关心就是对孩子的关心;对“我” 极其疼爱, 表明她善良朴实 11. “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在内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是?列举省略12“我”的心理活动的发展变化的? 不抱任何希望惊讶和震撼产生新的敬意 13. 概括选文中“我”对阿长思想感情的变化?由鄙视到敬意14请说一说画“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句子的含义 这是议论句,表达了“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15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明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轻视,看不起 16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心理描写; 比喻形象表达“我”听到消息时震惊的情态,强化“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 17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这四本书是我最想得到而又很难得到的书,虽然很粗拙, 却是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凝聚着阿长对我的爱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18.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我对山海经非常渴慕,却无从得到,阿长令人出其不意的送给我一部19. 从选文看,课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有何用意? 为了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 这件事, 赞美阿长的真诚、善良、能干和乐于助人,表达“我”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0. 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 “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 (我感到非常吃惊,震动, 全身都震悚起来 )或(被阿长的热忱深深打动)或(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21. “太过于念念不忘”的心情衬托出阿长的关心,“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可见“我”认为阿长不会对他有什么帮助,“高兴地说道”这个神态描写则写出了阿长能对“我”有所帮助的喜悦心情, “三哼经”说明阿长不识字,但又很留意听, 表现她对“我”的关心,“果然都在内”表现出“我”的无限欢悦之情,“敬意”确乎因爱而生;加横线的句子是议论句,充分肯定了阿长之长。
(4 分)22. 联系全文看,鲁迅笔下的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没有文化、粗俗、好事、烦琐、不拘小节,而又善良、宽厚、仁慈、乐于助人23. 结尾一句表达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抒情抒发了对阿长真挚的感激、敬爱之情阅读背影整体把握:四次背影、四次流泪、五次话语、两次叹息、两次自责(反语)1、背影中四次写到父亲的背影,每次的作用各不相同,请把它们对应写出来怀念父亲,惦记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别后思念,再现背影背影”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作用:倒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