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白居易主张(多篇)

li****5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20KB
约3页
文档ID:324137625
白居易主张(多篇)_第1页
1/3

白居易主张(多篇)推荐第1篇: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白居易的诗论主张,与正统的儒家诗论一脉相承主要体现于他的《新乐府序》和《与元九书》中,而以《与元九书》为最全面、最系统主要内容是:”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即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负起“俯察时事,泄到人情”的政治使命,从而达到“救济人病,裨補时阙”、“上下交合,内外胥悦“的政治目的也即《新乐府序》中所说“为君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将诗歌与政治、人民生活结合,这是他诗论的核心重为实:再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上,他认为文学根植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策林》六十九云:“大凡人之感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尚通俗:强调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实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连即诗歌创作须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便于入乐歌唱,“老妪能解”如《新乐府序》:“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伦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专信也;其主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强调讽论:认为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论如《策林》:”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補察之义废矣。

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张形式为内容服务,反对脱离内容而从事形式《新乐府序》云:“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喻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藏也……其主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也所以,他“不务宫律高,不务文字齐”,力求做到平易通俗,音节和谐婉转影响:一方面有积极意义:白居易较为系统的诗歌理论以其突出的现实针对性和通俗化倾向,事得诗歌更更加接近社会现实,以至于干预政治这一理论是对儒家传统诗论的直接继承,也是对杜甫为实事的创作道路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有局限性:过分强调诗歌的现实功利色彩和讽刺功能,忽视了诗歌的抒情意义,审美功能和悦乐功能,影响了诗歌的艺术价值因评价标准过于狭严,导致大量优秀的作家和作品被排除在外 白居易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白居易诗歌的思想内容:在《与元九书》中将其诗歌分为讽喻、閒适、伤感、杂律四类其中最受白居易重视的是分雨是与閒适诗,他体现了白居易思想中“兼济”与“独善”两个不同的侧面閒适诗:意在“独善其身”,“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表现出淡泊平和、閒适悠然的情调及对“帝都名利场”的厌倦,对生活的满足浅近平易的语言风格和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为人称道但诗中表现的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更符合后世文人的心理,影响更为深远。

讽喻诗最有代表性的是《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内容有四:一是及时反映土地和赋税问题,表达对臣民的深切同情,如《重赋》《红线毯》《缭绫》等二是揭露统治阶级骄奢淫逸欺压人民的罪行,如《伤宅》、《歌舞》、《买花》、《卖炭翁》、《宿紫阁村》等三是宣扬爱国主义,反对侵略战争如《西凉伎》、《缚戎人》、《新丰折臂翁》等四是妇女问题及其他社会问题如《上伤白鬓人》、《母别子》等 推荐第2篇:白居易 白居易 3Word版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