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8.1 进口配额与“自愿出口限制8.1.1 非关税壁垒一、非关税壁垒的含义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NTGs),指除关税措施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二、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⑴ 灵活性:各国关税税率的制定必须通过立法程序,并规定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税率的调节直接受到世界贸易组织的约束,而制定和实行非关税壁垒措施一般采用行政手段,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⑵ 有效性:关税壁垒的实行旨在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它对商品进口的限制是相对的而有些非关税壁垒对进口的限制是绝对的,例如用进口配额等预先规定进口的数量和金额,超过限额就严禁进口⑶ 隐蔽性:关税税率必须在《海关税则》中发布,毫无隐蔽性可言非关税壁垒则完全不同,其措施往往不公开,或者规定极为繁琐复杂的原则和手续,使出口商难以对付和适应⑷ 歧视性:由于一国只有一部关税税则因而关税壁垒像堤坝同样同等限度地限制了所有国家的进出口而非关税壁垒可以针对某个国家或某种商品相应制定,因而更具歧视性8.1.2 竞争条件下的进口配额一、进口配额的种类进口配额(import quota)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对一定时期期内(一般为1年)进口的某些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品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或者征收较高关税后才干进口⑴ 绝对配额(abso1ute quota),即在一定期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种最高限额,达到这个限额后,便不准进口全球配额:即对某种商品的进口规定一种总的限额,对 来自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一律合用 国别配额:即政府不仅规定了一定期期内的进口总配额,并且将总配额在各出口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分派进口商配额:进口国为了加强垄断资本在外贸中的垄断地位和进一步控制某些商品的进口,将某些商品的进口配额在少数进口厂商之间进行分派例如日本食用肉的进口配额就是在29家大商社间分派的⑵ 关税配额(tariff quota),即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期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予以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甚至罚款二、竞争条件下的进口配额配额是对进口商品设立一定的限额,其目的与征收关税同样,是为了限制进口,保护国内的工业但与关税不同的是,进口配额是直接的数量控制而不是通过提高进口商品价格间接地减少进口分析中都假定进口国在国际市场上只是小国。
仍然用前面的例子,假定中国进口钢铁,而小国钢铁行业假定是完全竞争的在自由贸易的状况下,中国钢铁行业中的许许多多公司必须与国外同类商品生产者竞争由于中国不具有生产钢铁的比较优势,国外产品很自然地进入中国市场,在自由贸易的状况下,国内市场价格等于国际市场价格亦由国际市场的出口供应和进口需求决定 在图8.1中,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同样,假定每吨1000元在这一价格下,中国国内的钢铁生产量为Sl(60),消费量为Cl (120)现假定中国政府实行钢铁进口配额,只容许进口Q(=40)吨,其总量一定不不小于自由贸易下的进口量(Cl-Sl=60吨)整个供应量从本来在国际价格下的无限量变成了有限供应消费者的需求也变成了分割的两部分在满足了对进口钢铁Q吨的需求之后,其他对钢铁的需求只能由本国产品来供应在总需求D扣除了Q之后,就是对本国钢铁的需求,用Dd表达在本来每吨1000元的价格下,对本国钢铁的需求量不小于供应量,浮现短缺,从而引起国内钢铁价格上涨一方面国内的生产量随价格上涨而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国内的需求量则由于价格上升而减少,短缺逐渐消失,当国内生产量与对本国钢铁的需求量相等(都等于S2)时,市场达到新的均衡。
在新的国内价格(1500元)水平上,本国生产S2(70)吨,进口40吨(等于配额),总供应量为110吨,等于在这一价格上的总需求量C2 在竞争条件下,进口配额对本国生产、消费、价格的影响都与减少同样数量进口的关税相似,只但是关税是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来减少进口和增长国内生产,而配额则从相反的途径,即先减少进口导致价格上涨从而增长国内生产但配额对国内各集团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的影响则与关税略有不同这个不同重要反映在政府税收上关税给政府带来收益,而配额中这部分的利益就不一定归政府了这部分利益(图8.1中的c部分)被称为“经济租”(economic rent),其归属完全取决于政府如何分派这些进口限额 (1) 政府直接颁发进口许可证给进口商颁发给谁由政府决定,许可证是免费的,谁拿到就可以从进口中获利进口国的社会总利益变动与征收关税时同样,只但是c部分从政府转到了国内的进口商或一部分消费者手里 (2) 政府根据进口商或消费者的申请颁发许可证谁都可以申请许可证,政府在申请的基本上审批颁发,为得到许可证,互相之间还要竞争,其申请过程中(被称为“寻租”行为)必然付出一定代价因此,整个社会的利益少于征收关税下的状况。
3) 政府公开拍卖许可证谁愿出高价谁就可以拿到许可证拍卖中的竞争会把价格最后抬到最高,但不管进口商最后出什么价,她们所付的正好等于政府所收的c部分即由政府和进口商共分这种状况下各集团间的利益分派与征收关税的状况更为相似,整个社会的利益变动也与征收关税时的同样 (4) 政府在设立限额后来,将权限交给出口国,由出口国自行分派这种状况相称于将进口许可证免费交给了外国的出口商,出口商将她们的商品按进口国国内市场的高价发售而获得本来属于进口国政府或进口商的利益c部分到了外国出口商手中在现实中为什么许多政府对某些商品不用关税却用配额呢?其重要因素是:第一, 配额可以比关税更有效地控制进口,灵活性、有效性、隐蔽性和针对性实现其保护国内产业或控制进口外汇支出改善国际收文的目的关税是间接的,而配额是直接的如果本国的进口需求是由弹性的,在征收关税的状况下,外国厂商可以通过减少价格来保持竞争力,本国进口也许并不能减少多少而配额则可以直接控制进口量,在控制外汇支出或保证本国公司市场份额方面的成果是拟定的配额比关税灵活,政府可以通过发放进口许可证随时调节进口数量而政府在调节关税方面却不那么容易除非某种例外条款容许,政府是个能随意提高关税的。
第二,实行配额给政府更多的权力这种权力不仅表目前对贸易的控制上,也体目前对公司的控制上在进口配额制度下,政府官员一般对谁能得到进口许可证拥有权力,并能运用这种权力控制公司得到好处对于利益集团来说,她们也看到在配额制度下可以通过游说或其她活动来谋取许可证特权的机会第三,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压力关税是最古老的贸易保护的武器之一,并且是明显的保护,在国际贸易谈判中也是最令人注目的在关贸总协定成立后最初十几年的贸易谈判中,重要的议题是减少关税税率从1947年到1994年结束的乌拉圭回合,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大概从40%降到了3%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关税也大幅下降,乌拉圭回合后平均水平降至10%左右三、垄断条件下的进口配额 如果说在竞争条件下的配额对社会导致的损失也许与关税相似,那么,在垄断条件下实行配额对社会经济利益导致的损失则绝对比关税大这是由于,在进口国国内市场是独家垄断的状况下,使用配额对国内生产、消费、价格和利益会产生与征收关税很不同的影响这一点,通过如下分析就可懂得垄断公司在没有贸易和自由贸易下的行为 图8.2显示的是中国钢铁市场的状况D是需求曲线;由于整个市场只有独家公司经营,因此,供应曲线S也就是本国垄断公司的边际成本曲线(MC)。
垄断公司面对的需求是整个市场的需求,其销售多少也直接影响价格,如果垄断公司要想扩大销售,就必须不断减少价格,那么,每增长一种单位的销售量所能得到的收益(即边际收益)也会下降,并且边际收益的下降要快于价格(由需求曲线表达)的下降由于了促销,不仅新增的部分的价格要下降,连本来已经生产的商品也要跟着一起减少价格因此,垄断公司的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不小于需求曲线 在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下,公司的生产量取决于产品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如果边际收益不小于边际成本,公司还会扩大生产,反之则缩减公司的最后产量会拟定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地方在图8.2中,如果没有贸易,该公司独占国内市场,其生产量会选择在Qm,而以Pm的价格在市场发售但在自由贸易的状况下,国外低价商品可以自由进口,使得国内的独家公司失去了垄断地位,不能再控制价格,不得不以与国际市场相似的价格(Pw)在市场发售,否则没人购买它的商品由于价格给定不变,边际收益就等于价格根据利润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的原理,国内垄断公司会在其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的地方进行生产,产量为Qf,自由贸易迫使国内独家公司失去垄断地位,不得不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如果政府征收关税:会提高进口商品市场的价格。
如图8.3所示,国内价格变成了Pw+t,国内独家公司的产品也提高了价格、并相应地扩大了生产但是由于关税并没有限制进口数量,只是提高了价格,国内独家公司仍然不能拥有垄断地位,只能在新的国内价格上与国外生产者竞争如果国内公司的钢铁价格高于加了关税后的国际钢铁价格,人们宁可加关税也要买进口钢铁而不买国产钢铁,由于进口钢铁加了关税后仍比国内生产的钢铁便宜况且关税条件下进口钢铁并没有数量限制,进口多少都可以因此,虽然在征收关税的状况下,国内独家公司仍然没有垄断地位在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下,公司生产Qt,以Pw+t的价格发售,消费为C2,进口M2,整个社会的损失与此前分析关税时同样,为b十d如果政府使用配额(Q):并且假定配额正好等于征收关税时的进 口量;Q=M2,状况合怎么样呢?由于配额限制了进口的数量,在进口所能满足的那部分需求以外,国内其她的需求就完全取决于国内公司的供应对国内公司来说,在减去了进口部分余下的市场即可由其独家垄断了国内垄断公司目前所面临的只是一种比没有贸易时稍稍缩小了的市场需求(Dd),有一条比此前内移了由的边际收益曲线,其行为也与封闭经济时同样,在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停止生产,然后在其垄断的市场上根据需求定价而不再需要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
在配额下,垄断公司生产Qq,低于征收关税时的产量,甚至有也许低于自由贸易时的生产量Qf,而价格则是Pq,高于征收关税时的国内市场价格(Pm十t),其成果是使得国内消费者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价格,消费更少量的商品(从C2到C3)整个国家的损失除了由于贸易政策扭曲带来的b十d(跟关税时相似)以外.还涉及了图中的阴影部分这部分的损失是由于国内市场上的垄断导致的垄断致使消费者支付高价并减少消费,而消费者的所有损失中只有一部分变成了垄断公司的收益,阴影部分则是净损失如果再加上公司在寻租活动中的耗费,损失就更大了因此,在国内市场处在垄断的状况下,使用配额给社会导致的损失绝对比征收关税的损失大四、 配额的特殊形式:“自愿出口限制” 非关税贸易保护的另一种手段称为“自愿出口限制”(vo1untary export restrains,简称VERs),即出口国“自愿”限制其出口量、对进口国来说,由于对方自愿限制,其进口量也就自然减少所谓“自愿”、其实并不完全自愿,只是在进口国的规定和压力下出口国不得不采用的限制政策事实上,许多配额采用的就是自愿出口限制,亦称“被动配额”进出口双方可绕开关贸总协定法律原则或有关规定,针对某项产品达到双边或多边的“自动出口限制”、“自愿节制”或“有秩序安排市场”等歧视性的贸易合同。
此外,与进口国设立“配额”相比,“自愿出口限制”对出口国的好处多某些出口国可以控制出口配额分派,出口国政府或公司可以因此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