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恩格斯指出: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 马克思的整个 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列宁说:列宁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斯大林说斯大林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 关于工人运动的科学,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科 学,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 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 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 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二)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 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和核心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1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矛盾的日益激化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 提出了课题 提供了可能((2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进入新阶段 需要新理论( 3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19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进步和 发展细胞学说 三大发现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为科学、全面地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必 要的论据2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1)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简介(1)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简介 (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主(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主 观条件观条件 3 3、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 与创新与创新(1)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马克思主义产(1)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马克思主义产 生的理论来源生的理论来源①德国古典哲学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③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 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人物 黑 格 尔 费尔巴哈精华-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黑格尔哲学黑格尔哲学 缺陷-唯心主义的体系精华-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费尔巴哈哲学费尔巴哈哲学 形而上学性缺陷-不彻底性(历史观上的 唯心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 · 斯 密(1723-1790) 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1772-1823)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探讨 理论贡献理论贡献- 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探讨否认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过渡性 理论缺陷-理论缺陷-否认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性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1760-1825) 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人物 傅立叶(1772-1837)欧 文 (1771-1858)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 贡献贡献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未能科学阐明资本主义矛盾产生的必然性 缺陷缺陷未能找到实现新旧社会交替的基础和力量 陷入了空想((2 2)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 创新创新 对人类社会的宏观研究 揭开了历史之迷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对资本主义的系统研究 取得两个突破 揭开了资本主义之迷 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开了无产阶级之迷 创立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列宁:列宁:“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 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 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 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列宁说列宁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 著¡±(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实和完善2、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发展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 1、是什么、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 2、为什么、为什么(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 学世界观与方法论(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 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1 1、是什么、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 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 2、为什么、为什么(1)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阶级性实践性(2)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3)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1 1、是什么、是什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 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 理论品质。
2 2、为什么、为什么(1)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 革命性实践性(2)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3)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 1、是什么、是什么——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 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2 2、为什么、为什么(1)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2)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四、四、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第一节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与世界观1、哲学与世界观(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 观点(2)关系:世界观同方法论是统一的(3)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 论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1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 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 2)内容:)内容:((3 3)) 不能回避的问题 划分哲学派别的标准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 人们实际活动的基本问题3 3、哲学上的对立与斗争、哲学上的对立与斗争唯物主义世界是什么世界是什么唯心主义 辩证法世界怎么样世界怎么样形而上学 可知论 世界可知否世界可知否 不可知论 (1)(1)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①①唯物主义及其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含义:含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凡是认为存在(物质)第一性、 思维(精神)第二性的哲学观点就是唯物主义。
②②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含义:含义:凡是主张思维(精神)第一性、存在(物质)第二 性的哲学观点就是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基本形态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事物是联系的 ①① 辩辩 证证 法法 全面看全面看 事物是发展的事物是孤立的 ②②形而上学形而上学 片面看片面看 事物是静止的 ((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①①可知论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②②不可知论不可知论——世界是不能认识或不能彻 底认识的4 4、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 1)内容:)内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 ((2 2)为何)为何解决历史观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5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关键关键——实践基础上实现了两统一实践基础上实现了两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1、物质的科学内涵1、物质的科学内涵(1)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古代唯物主义物质观:原始物质 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原子 (2)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①① 恩格斯奠定了基础恩格斯奠定了基础“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 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 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 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②②列宁作了全面的科学规定列宁作了全面的科学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于我 们的感觉而存在2、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2、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2、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2、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①①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 1 1)意识的起源)意识的起源)意识的起源 ②②②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 作用:((2 2)意识的本质)意识的本质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活活活动动动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3 3 3)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①①①何谓意识的能动性何谓意识的能动性何谓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 事物,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能动地指导人们进行实事物,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能动地指导人们进行实事物,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能动地指导人们进行实 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即人类所特有的能动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即人类所特有的能动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即人类所特有的能动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②②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反映对象的选择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目标方案的制定通过现象揭示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