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可编)《龟虽寿》赏析

创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98KB
约2页
文档ID:224757644
(可编)《龟虽寿》赏析_第1页
1/2

精品《龟虽寿》又称《神龟虽寿》 ,是三国时期政治家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写在建安十三年一月,当时他已五十四岁了,正是赤壁之战前夕《龟虽寿》是一首极富哲理意味的咏怀诗, 诗中表现了曹操乐观自信, 顽强进取的精神, 对后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全诗十四句, 除末两句为与诗句内容无关的乐谱套语外,其余十二句每四句为一节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这四句托物起兴,兴中有理,以神龟和腾蛇为喻, 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 有盛必有衰的客观规律神龟虽寿”,说命长;“腾蛇乘雾”,言技高,不管命有多长,本领多么高,最 后都逃不掉死亡的命运,也就是违逆不了客观自然法则人亦如此,长命百岁, 官高位隆, 最后都要成为土灰 死亡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平等的, 但由此却引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一种认为人既然都要死, 死后一切皆空,倒不如及时行乐; 另一种则认为既然要死, 就应该使生活有意义、 有价值而诗人是怎样认为的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千里马已老,且又伏在槽枥之间,可是它不因年老而衰疲,不因不在草原而意懒,还是“志在千里” ,这就显示了千里马的素质和气概这两句是比喻,是为了引发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暮年”和“老骥伏枥”相呼应, “壮心不已”和“志在千里”相映照曹操这时已击败了袁绍父子,平定了北方的乌恒,准备举兵南下攻东吴,因 此他豪情勃发,壮志凌云,对建功立业信心百倍 这四句是全诗的意旨所在, 也是一直为人称道的地方 前四句颇有暗淡伤感之意, 而这四句一出,顿改前调, 鸣奏出昂扬之音,突发出慷慨之声由此可见,曹操显然主张有生之年积极创造, 建立功业,名标青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人们寿命最后总有终结的- 可编辑 -一天,但寿命的长短却有不同,这长短之期,不仅仅是天命决定的,还掌握在人 自己的手中如果注意物质上的保养, 又有适当的精神调养, 那就可以延长生命诗人在此好像讲养生之道, 其实他另有哲理, 表达了一种不服老、 不信甜蜜的人生态度诗的最后按乐章尾声的格式写上“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表面赋诗明志之意这首诗赢得了后人的赞美,并从中吸取了精神力量,就在于有形、有理、有 情,且使三者统一,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单纯说理,会使诗枯燥;抽象言情, 也会使诗贫乏;一味示形,同样使诗单薄此诗理中有情,寓情于形,因而增强 了感染力全诗主要有三层: 第一层,全部是以物为喻, 以形见意,又意在言外, 喻意富含。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以概括语出之;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以形象语描之两句互文,说神龟、腾蛇、长寿、高能都有终结之时第二层,先写 马喻,再言人事, 先用“志在千里” 的具体写法, 后用“壮心不已” 的概括语言, 虚实相映,物人相发,形象生动,类比贴切 “犹有竟时”、“终为土灰”一意, “志在千里”、“壮心不已”同义,使行文富于变化第三层,回应第一层,又更 进一步,总结上文,且归于理性第一层颇有降抑之意,第二层大有昂扬之态, 第三层又具深沉之思这样,全诗跌宕起伏,又肌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 光,喷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