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ASA、AAS说课稿-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引言《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中的第12章是关于三角形的全等的判定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ASA(角边角)和AAS(角角边)两种判定全等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三角形全等的几个重要判定方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证明能力学情分析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SSS、SAS两种判定全等的方法本节课主要引入了ASA和AAS这两种新的判定方法,增加了学生的全等三角形判定技巧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三角形的基本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相关内容,为学习本课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学习ASA和AAS这两种判定方法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的概念、角的类型和性质等内容学生已经具备了对角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运用角的基本知识解决问题本节课的学习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角和三角形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证明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ASA和AAS这两种判定全等的方法,掌握其应用技巧• 能力目标:运用ASA和AAS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证明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态度,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ASA和AAS这两种判定全等的方法的介绍和运用• 正确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判定方法的使用技巧教学难点• 判定问题的证明过程,培养学生的证明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两个相似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的相似性质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提出问题1. 教师出示一个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两个全等三角形的条件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引入ASA的判定方法1. 明确学习目标:学习ASA的判定方法,了解其原理和条件2. 教师通过示例和图示引入ASA的判定方法,并介绍其原理和条件3. 教师解释和讲解ASA的判定方法的步骤和证明过程运用ASA解决问题1. 教师出示一个具体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ASA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并向全班展示解决过程和结果3. 教师对学生的解决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点评,并指导学生加深对ASA判定方法的理解引入AAS的判定方法1. 明确学习目标:学习AAS的判定方法,了解其原理和条件。
2. 教师通过示例和图示引入AAS的判定方法,并介绍其原理和条件3. 教师解释和讲解AAS的判定方法的步骤和证明过程运用AAS解决问题1. 教师出示一个具体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AAS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并向全班展示解决过程和结果3. 教师对学生的解决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点评,并指导学生加深对AAS判定方法的理解总结与拓展1. 教师通过总结和概括,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2. 引导学生自主拓展,进一步深入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其他判定方法和应用课堂练习与作业1. 在课堂上,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的ASA和AAS的判定方法2. 布置相应的作业,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以综合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ASA和AAS这两种判定全等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全等三角形的条件和判定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证明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引导他们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课后需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错误和困惑进行针对性解答。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设计一些扩展和拓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