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铜及其化合物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7.96KB
约13页
文档ID:507282612
铜及其化合物_第1页
1/13

铜及其化合物1.铜的主要性质c^giihuos譽于乞紫虹戯金局怦込融应CuCl2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 化学方程式:2Cu+O2+H2O+CO2===Cu(OH)2CO3② 化学方程式:2Cu+S====€u2S③ 与氧化性酸反应a. 与浓硫酸共热的化学方程式:Cu+2HSO/(浓)====€uSO, + SO. f+2HQ;2 4'、’」 4 2 2b. 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j===3Cuz ++2NO f+4H2O;c. 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4 H++2NOr===Cuz ++2NOj+2H2O3 2 2④与某些盐溶液反应a.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Ag+===2Ag+ Cu2 +;b. 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Fe3+===2Fe2 ++Cu2 +[注意]Cu与稀H2SO4不反应,但在通入O2的条件下,Cu可在稀H2SO4中逐渐溶解: 2Cu+O2+2H2SO4===2CuSO4+2H2O2. 铜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Cu2 (QI l)2CX)a —* CuO CuK< V =: CuSC)4 * 51L/)• •纠[J(1) 氧化物 氧化亚铜(Cu2O )与氧化铜(CuO)名称氧化铜氧化亚铜颜色黑色砖红色与酸反应(H+)CuO+2 H+ Cie++H.OCuQ+2 H+Cu2 ++Cu+H2O与h2反应H2+CuO == €u+H2OH.+CuQ ==转化关系4CuO 高==2Cu2O+O2[注意]Cu+的性质及检验① +1价的铜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剂氧化为+2价。

②+1价铜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和Cu2+,利用这一原理可区别Cu和Cu2O向红色物质中加入稀硫 酸(但注意不能用硝酸检验),若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则该红色物质为Cu2O,否则为 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SO4===CuSq+Cu+H2O2) 氢氧化铜一蓝色难溶物,是一种弱碱X*Cu(O[[)H -^-CuO I U/Jll+ Cu(Q[[)^ I 严 I 211^0■(境离子疔粧式)辆料忧性生诚砖虹您沉淀.常用于CJI0旌程 (HK)走葡葡榕】(3)铜盐① Cu2(OH)2CO3Cu2(OH)2CO3的名称为碱式碳酸铜,呈绿色,是铜锈的主要成分,受热易分解的方程式为 Cu2(OH)2CO3====^CuO+H2O+CO2-仁② CuSO4a. CuSO4・5H2O为蓝色晶体,俗称蓝矶或胆矶受热或遇浓硫酸,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 末b. 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生成CuSO4・5H2O),可作为水或水蒸气的检验试剂不能作 为干燥剂③ 铜盐的毒性铜盐溶液有毒,主要是因为铜离子能与蛋白质作用,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因此 人们利用这一性质用胆矶、熟石灰、水配成了波尔多液,用来杀灭植物的病毒。

[注意]反应CuSO4+H2S===CuSj+H2SO4可说明CuS难溶于非氧化性强酸,但不能说 明酸性 h2s>h2so4[细练过关]1. 据央视新闻报道,考古人员在江西发掘一座距今2 000 多年、迄今保存最完好的西汉古墓在古墓中有 10 余吨西汉铜钱这些铜钱锈迹斑斑,铜锈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Cu2H2CO5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铜锈中Cu和C的化合价均为+2B. 铜质文物表面的铜锈可用稀硝酸除去C. 铜锈易溶于水D. 32 g铜生成铜锈转移1 mol电子解析:选D 铜锈中Cu为+2价,C为+4价,A项错误;稀硝酸能够溶解铜锈,也能 溶解铜,除去铜质文物表面的铜锈应用稀硫酸或稀盐酸, B 项错误;铜锈难溶于水, C 项错误;铜生成铜锈时,铜由0价变为+2价,32 g(0.5 mol)铜生成铜锈时,转移1 mol 电子, D 项正确2. 下列关于铜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是化学变化B. —定条件下,新制的Cu(OH)2悬浊液能与葡萄糖反应但不能与乙酸反应C. 用稀盐酸除去铜锈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Cie ++H2OD. 将用H2还原CuO所得的红色固体投入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有红色固体剩余且溶液 呈蓝色,可说明原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Cu和Cu2O解析:选A B项,Cu(OH)2与乙酸发生中和反应;C项,铜锈的成分不是CuO而是 Cu2(OH)2CO3; D项,实验结论不能说明一定含Cu。

3. 某实验小组利用Fe2O3、Cu2O的混合物制取较纯净的胆矶(CuSO4・5H2O),实验方案如图 所示:(1) 稀硫酸溶解混合物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O+2H+===Cu+Cu2++H2O、(2) 加H2O2的目的是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溶 液 乙 中 加 入 适 量 CuO 时 发 生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4) 操作I主要包括 、 、过滤、洗涤、晾干等步骤解析:(1)Fe2O3、Cu2O中加入过量酸,Fe2O3生成Fe3+,Cu2O生成Cu和Cu2+,Fe3+又 氧化Cu为CU2+2)溶液甲中含有Fe2+,加H2O2的目的就是氧化Fe2+为Fe3+3)加入 CuO的目的是调节pH,使Fe3+水解成Fe(OH)3而除去答案:(l)Fe2O3+6H+===2Fcs + + 3H2O、Cu+2Fe3+===Cu2++2Fe2+⑵氧化 Fe2+为 Fe3 + H2O2+2H++2Fe2+===2Fe? ++2H2O(3) 3CuO+2Fe3 + + 3H2O===2Fe(OH;3 ;+3Cu2+(4)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备考点击]用含铜废料制取纯净含铜物质的一般流程庇桶虎E^Cij2(OH)2Ct);j. 铁制丸他扬寻|屢电踣获【會+抚禹守子材料)十牝侏 加CuOf液隔隐时+普熬岌滚轴铭品体连迪CuO ■*—- Cu (OTlJj —见热主越祖仙・还感[课时跟踪检测]1. (2020・济宁一中调研)《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外化而内不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为铜”表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 “外化”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内不化”是因为内部的铁活泼性较差D. 反应中溶液由蓝色转化为黄色解析:选A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q+Cu, 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反应过程中没有形成原电池, 化学能没有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内不化”是因为析出的铜覆盖在铁表面,内部的 铁与硫酸铜不接触而不反应,不是因为内部的铁活泼性较差,故C错误;若硫酸铜完全 反应,溶液由蓝色转化为浅绿色,故 D 错误。

2. (2020•洛阳考试)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Na2O2B. 过量铁粉在氯气中燃烧,可以生成FeCl2C. 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D. 铝、铁、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生成对应的氧化物解析:选C 钠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故A错误; 氯气的氧化性较强,无论铁粉是否过量,在氯气中燃烧均生成FeCl3,故B错误;铁在 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故C正确;铝的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表面形 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铜锈的 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故D错误3. 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叙述了 “铁线粉”:“粤中洋行有舶上铁丝……日久起销, 用刀刮其销……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下列关于“铁线粉”的说法错误的是()A. 铁线粉的主要成分为Fe2O3・xH2OB. “用刀刮其销……所刮下之销末”指质地疏松C. “铁线粉”易溶于水D. “铁线粉”的形成是因为吸氧腐蚀解析:选C “铁线粉”为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xH2O, A正确;“铁线粉”能够用 刀刮下,说明其质地疏松,易脱落, B 正确;氧化铁等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 C 错误;海水接近中性,铁易发生吸氧腐蚀形成“铁线粉”,D正确。

4. 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B. 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C. 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铁粉,然后过滤D. Fe3+与KSCN反应产生血红色沉淀解析: 选 C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2O3, A 错误;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 Fe3O4和H2, B错误;铁粉把FeCl3还原成FeCl2,从而除去FeCl3, C正确;Fe3+与KSCN 反应产生血红色络合物,不是沉淀, D 错误5. 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3O4、Fe2O3和FeO)得到绿矶(FeSO4・7H2O),再通过绿矶制备 铁黄[FeO(OH)]的流程如下:烧渣――u ――容液一绿矶—氨―空―铁黄① ② ③ ④已知:FeS2和铁黄均难溶于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①,最好用硫酸来溶解烧渣B. 步骤②,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14Fe3++8H2O===15Fe2++2SO24-+16H+C. 步骤③,将溶液加热到有较多固体析出,再用余热将液体蒸干,可得纯净绿矶D. 步骤④,反应条件控制不当会使铁黄中混有Fe(OH)3解析:选C 要制得绿矶,为了不引入其他杂质,步骤①最好选用硫酸来溶解烧渣,A 项正确;加入FeS2后得到的溶液经步骤③可得到绿矶,故步骤②中FeS2和Fe3+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生成了 FeSO4,离子方程式为 FeS2+14Fe3+ + 8H2O===15Fc2++2SO4- + 16H + , B项正确;步骤③,由FeSO4溶液得到绿矶应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而不是蒸发结晶, C项错误;步骤④中若反应条件控制不当,则会使铁黄中混有Fe(OH)3, D项正确。

6. (2018・全国卷I)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 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傑隣酸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解析:选D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LiFePO4中含有Li和Fe 元素,正极片碱溶所得滤液中含有Al元素,A、B项正确;Fe2+能被HNO3氧化为Fe3+,Fe3+遇到碱液后沉淀,而另一种金属离子(Li+)遇到Na2CO3后沉淀,C项正确;Li2SO4 易溶于水,用Na2SO4代替Na2CO3,不能形成含Li沉淀,D项错误7. 在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反应完全后将固体滤出,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定不含Cu2+B. 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可能含Cu2+和Fe3+C. 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3+和Fe。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