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专业毕业设计设计课题:土石坝工程设计目 录第一章 综合说明第一节 前言第二节 气象和水文第三节 工程地质第四节 建筑材料第五节 其它资料第二章 工程总布置和建筑物设计第一节 设计依据第二节 大坝设计第三节 溢洪道设计附:参考文献附图: 1、枢纽工程布置图——(SN—01)2、大坝剖面图——(DB—01、02、03、04)3、溢洪道剖面图——(YH—01)- 15 -第一章 综合说明第一节:前言设计对象为我县某山区水库,水库控制径流面积166.1Km2目前,公路、输电及通讯线路都已通到枢纽工地,具有良好的“三通一平”条件水库兴建的目的和任务:通过完全年调节蓄水,从根本上解决下游城镇供水、农田灌溉以及河道防洪等方面的问题,并可兴利发电及发展水产养殖电站装机800千瓦,平均年发电量250万度第二节:气象和水文该坝址所在地区,冬季时间较短,夏季降雨日数较多,年平均气温12.9℃洪水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0m/s(库面10m高),吹程1.5Km水库主要建筑物按三级建筑物设计,防洪标准按期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库兴利按P=75%年径流量设计,浇灌流量为5m3/s。
水库主要水文数据见表1—1:水库水文数据表表1—1标 准水库特征水位(m)相应库容(104m3)入库洪峰流量(m3/s)调节后下泄流量(m3/s)相应下游水位(m)水位244.0100兴利水261.0820设计洪水位(P=20%)263.51101.6624324236.0校核洪水位(P=0.2%)267.515001300703238.0第三节:工程地质一、地质、地形条件库区为变质岩系的片麻岩,地层大部倾向上游,对水库防渗有利坝址的坝肩两面三刀岸和基础下部基岩,主要原因是角闪斜面长片麻石质地竖硬,不够完整河床覆盖层为第四纪砂卵石冲积层,其厚度为5—12m,下部其岩为角闪斜长片麻岩已知水库所在地区基本地震烈度为6度地形情况,从坝址地形图中可看出,左岸高程式从235m到最高点85m,平距仅为6m,边坡比例为1:0.52,地势较陡;右岸高程从235m到最高点头300m,平距为70m,边坡比例1:1.08,地势相对左岸较缓已知渠首的渠底高程为240m,且灌区在河流右岸二、坝基渗透情况坝基砂砾石渗透系数K=1.5x10-2cm/s坝基砂砾石水下抗剪内摩擦角а1=32o(水下),а2=35o(水上)基岩在强风化层的单位吸水率ω>0.03L/min/m。
基岩在弱风化层的单位吸水率ω<0.03L/min/m第四节:建筑材料一、石料储量及分布情况坝址附近储有大量适于碾压筑坝的壤土,分布在河床高程附近砂砾石储藏丰富,在坝址上、下游均运距为5Km该地区建水库有处理砂砾石地基的经验二、筑坝材料物理力学性质1、粘性土料:属壤土,在天然状态下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2和表1—3:表1—2天然含水量土粒比重液限塑限塑性指标19~23%2.71~2.7228~2216~3211~15表1—3石灰质含量有机质含量天然容重(克/厘米3)0.24%0.3%1.6筑坝壤土试验有关指标见表1—4:表1—4干容重浮容重饱和容重凝聚力内摩擦角平均渗透系数击实数(g/cm3)(g/cm3)(g/cm3)(kg/cm2)慢剪(cm/s)击1.61.032.030.1524o2.7×10-5301.651.052.050.1724.5 o3.1×10-5401.71.072.070.2025.8 o2.8×10-545注:水上内摩擦角比表中大 2、砂石筑坝材料现场试验成果表1—5:比重(g/cm3)土体容重(g/cm3)抗剪内摩擦角渗 透 系 数(cm/s)干容重饱和容重浮容重湿容重水上水下2.72.002.301.302.1036o33 o4×10-22.71.952.231.232.0335 o32 o8×10-22.71.902.161.161.9634 o31 o1.0×10-2注:地基砂砾石试验资料,暂认为与上表中坝体资料相同。
砂砾料的含量P=43% (d>5mm的部分)粒径大于5mm的粗比重G´=2.8,计算砂砾料γd′时采用A=0.013、砂土(去掉d>0.5mm的砂土)自然容重γ=1.84g/cm3,含水量ω=19.5%土粒比重G=2.65, γdmax=1.58g/cm3γmin=1.44g/cm3砂土的抗剪内摩擦角水上为30o,水下为30o堆石棱体:干容重γd=1.6g/cm3,孔隙率n=40%第五节:其它资料1、水库所在地区基本地震烈度为6度;2、根据灌区要求,渠首的渠底高程为24.0m(灌区在河流右岸);3、溢洪道堰顶高程256.8m,进口段岸边开挖坡度1:0.5,下游河床安全泄洪920m3/s;4、放空洞与发电引水洞采用两洞合一,可采用直径为1.8m的圆形压力洞;5、坝顶交通要求可按单车道考虑(净宽不小于5m);6、坝顶设置防浪墙第二章 工程总布置和建筑物设计第一节:设计依据一、工程等别和主要建筑物枢纽工程:根据给出的资料,初步选定坝型为粘土墙坝,坝壳料用砂砾石填筑,水库主要建筑物按三级建筑物设计,所以该水库的等别为三等,其主要水工建筑物有——大坝、泄洪隧洞、溢洪道、灌溉引水隧洞四部分组成根据《水工建筑物》表1-4水工建筑物的级别表,该水库主要建筑物(大坝、泄洪隧洞、溢洪道、灌溉引水隧洞)属三级永久水工建筑物,按三级建筑物标准设计。
其它永久性建筑物按四级建筑物设计,临时建筑物为五级渠系工程:渠系主要交叉建筑物按引水灌溉流量为5m3/s划分,其工程等别为四等中的主要建筑物,水工建筑物级别为四级二、设计中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及有关技术书籍《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水工建筑物》任德林、张志军编著,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1;《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2;《土坝设计》(下册)水电五局,东勘院编;《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水工建筑物》(第二版)辽宁省水利学校 郭宗闵 主编 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三、设计中采用的基本参数1、大坝防洪标准见表2—1表2—1运行情况洪水标准施工渡汛洪水导流围堰工程等级(三级)(渡汛库容)12月—4月枯季洪水设计(正常)50年一遇校核(非常)500年一遇2、大坝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见表2—2表2—2编号计算情况运行情况安全系数1基本组合正常运行情况1.22特殊组合非常运行情况Ⅰ1.1非常运行情况Ⅱ1.053、抗震设计级别由于水库所在地区基本地震烈度为6度,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规定,结合工程实际及其遭受强震影响的危害性,在基本烈度基础上提高1度作为设计烈度,即水库的设计烈度为7度。
第二节:大坝设计一、坝型选择根据坝址地形、地质、建筑材料和已知的相关地质水文资料,坝型宜为土石坝坝址的坝肩两岸和坝基下部基岩,主要是角闪斜长片麻岩质地坚硬,不够完整左岸山体较陡,右岸山体相对较缓,河床覆盖层为第四纪砂卵石冲积层,其厚度为5—12m,下部基岩为角闪斜长片麻岩工程地质条件决定了只能建柔性材料坝,坝位附近有理想的防渗粘土及砂砾石料,储量丰富,力学指标较高,运距短,施工条件好,故坝型选择粘土心墙砂砾石坝坝基防渗形式的选定,根据已知的地质资料,坝基砂砾石渗透系数K=1.5×10-2cm/s,河床覆盖层为第四纪砂卵石冲积层,其厚度为5—12m,下部基岩为角闪斜长片麻岩施工清基时不需深挖即可进行回填,并且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防渗效果好,所以坝基河床防渗结构决定采用粘性土截水槽二、坝体剖面设计 1、专体剖面尺寸拟定(1)坝坡初步拟定坝高H=26705-234+1.0=34.5m,根据《水工建筑物》(河海)一书中挡水建筑 物的划分,坝高H=30—70m的为中坝,所以该坝高H=34.5m属中坝根据《水工建筑物》(河海)表3—6土坝坝坡参考值,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初步拟定坝坡见表2—3:表2—3坝 坡取 值上游坝坡1:3.00下游坝坡1:2.75(2)坝顶高程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坝顶高程应等于水库静水位与坝顶超高之和,应按以下运用条件计算,取其最大值 :a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超高;b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c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d正常蓄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
坝顶超高值计算:△h=hB+e+hc——(《水工建筑物》河海)式中hc为安全加高,按《水工建筑物》(河海)一书中表3—1的规定采用,该坝为三级,正常情况hc=0.7m,非常情况hc=0.4m;e为坝前静水位因风浪引起的最大风壅高度,e=(KV2Dcosβ/(2gH)——(《水工建筑物》河海)K——综合摩阻系数,取K=306×10-6;V——水面上10m处的风速,正常情况V=(1.5~2)多年平均最大风速,所以V=(1.5~2)×20=(30~40)m,取40m/s;非常情况V=20m/s;D——吹程,已知D=1.5Km=1500m;β——风向与坝轴线的夹角,度;H——坝前水域的平均水深,由坝轴线地质剖面图中量算得,H=(24.5+33.5+33.5+17.5)/4=27.5m;hB——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m;计算浪高,计算公式:ghm÷v2=0.13th[0.7(ghm÷v2)0.7]×th{0.0018(gD÷v2)0.45/0.13th[0.7(ghm÷v2)0.7]}Tm=4.438hm0.5坝顶超高值计算见表2—4:表2—4运行情况V(m/s)hB(m)e(m)hC(m)△h正常情况404.7080.0160.75.424非常情况202.9530.0040.43.357各种情况下坝顶高程如表2—5:表2—5运用条件坝顶高程(m)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268.924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266.424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270.857正常蓄水位加非常运用264.357通过计算,最后确定最大坝顶高程为270.857m,坝高H=270.857-234.0=36.857m 。
3)坝顶宽度坝顶宽度根据坝高、构造施工、交通及防汛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要求坝顶交通按单车道考虑,净宽不小于5m,最后确定坝顶宽度为6m4)护坡为防止坝面被波浪淘涮,避免雨水冲涮、风扬、冻胀、干裂及动植物的破坏,坝体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