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马18-200 OS HSM 尼康18-200VR对比评测早在今年6月,适马就推出了广受关注的AF 18-200mm F3.5-5.6 DC OS这款具有防抖功能的大变焦比镜头,蜂鸟网率先对此镜头的佳能口版本进行了评测(详见国内独家 适马18-200mmF3.5-6.3 OS评测),在文章中多处将改头与佳能EF-S 17-85mm F4-5.6 IS USM镜头进行了对比 适马18-200 OS HSM挑战尼康AF-S 18-200 VR 最近,这款适马AF 18-200mm F3.5-5.6 DC OS HSM版(尼康口)上市了,这款装备了HSM超声波马达的尼康口镜头,相信又将是很多重视性价比的尼康DSLR用户关注的焦点于是,我们将这款适马AF 18-200mm F3.5-5.6 DC OS HSM直接与尼康AF-S 18-200mm F3.5-5.6 VR镜头进行对比评测,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这款目前最受关注的副厂镜头之一 不必多言,适马18-200 OS HSM镜头和尼康AF-S 18-200 VR镜头有着相同的焦距段和非常接近的最大光圈值,同样都是超声波马达对焦、同样都具有防抖功能,正可谓棋逢对手。
18-200mm焦段一直是人们“一镜走天下”的首选,18mm(等效于35mm相机的27mm)广角能够提供足够的宽广视野,而200mm(等效于35mm相机的300mm)也能满足绝大多数时候望远特写的目的 总之,18-200mm焦段在旅行摄影中所带来的方便不用笔者多说,大家都有深切体会但是大变焦比变焦镜头本身决定了它成像的局限、还有因此引发的对焦速度和长焦端抖动模糊的问题而尼康AF-S 18-200mm F3.5-5.6 VR使用了大量先进的技术,比如多片非球面镜和ED镜片的使用、超声波马达、VR防抖等技术换得了该头在总体性能上的良好平衡但是这些技术的应用也必然导致该头高昂的价格,常让很多人望而止步尼康AF-S DX 18-200mm F3.5-5.6G VR镜头 而副厂头一向有着价格低廉的优势,因此很多影友都希望在副厂镜头中能有一款可以代替尼康18-200 VR头的镜头出现虽然适马腾龙等副厂都有这一焦段的镜头,但是没有防抖和超声波马达还是让很多人不太满意 在今年6月份,适马推出防抖版的18-200mm OS镜头,着实让很多影友惊喜了一阵,然而尼康卡口的版本一直没有上市,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适马直接将HSM马达装在了这款镜头的尼康卡口版本上,再次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
适马原版18-200mm DC(左)和适马18-200mm DC OS(右) 此次适马18-200mm F3.5-6.3 OS HSM镜头的推出终于让它和尼康AF-S 18-200mm F3.5-5.6 VR站在了相同的高度影友们也很乐于看到副厂的这款镜头也拥有了防抖和超声波马达技术 新款适马18-200mm F3.5-6.3 DC OS HSM镜头超声波马达版本的适马18-200 OS HSM外观与非超声波马达版本的基本相同,外观依然粗壮有加,79×100mm的尺寸让它看起来比尼康镜头更加壮实尼康AF-S 18-200mm VR(左)和适马18-200mm OS HSM(右) 适马镜头的表面依然使用适马涂层,不过在近来适马镜头上,我们并没有看到掉涂层的情况发生,说明其技术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改进而尼康头表面是磨砂处理,质感都很不错佩戴遮光罩后的尼康18-200(左)和适马18-200(右) 原厂尼康头镜身上有对焦距离标识窗,而适马头则没有两支镜头都有随镜的花瓣型遮光罩适马头的遮光罩内壁还有环形纹路以降低反射,尼康头的遮光罩内壁则只有压光处理 这支适马镜头仍然采用18组13片镜片结构,并使用3片SLD镜片和1枚非球面镜片。
而尼康18-200 VR的12组16片镜片中,有3片非球面镜片和2片ED镜片,应该说技术含量都很高不过由于镜片使用更多,导致适马头重量比尼康头更重,携带性上不如尼康镜头 尼康18-200mm VR(左)和适马18-200mm OS HSM(右)镜组结构对比 从镜头的其他参数上来看,尼康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为0.5m,而适马头是0.45m,同时适马头有着1:3.9的最大放大倍率,而尼康头只有1:4.5不过作为一支旅行镜头,这两者的差别对使用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虽然两支镜头都有着72mm的滤镜口径,但是适马镜头在长焦端的最大光圈只有F6.3,比尼康头的F5.6略小 尼康镜头的“DX”(左)和适马镜头的“DC”(右)意味着两款镜头只适用于APS-C画幅数码单反适马头和尼康的变焦环和对焦环位置设计正好相反,尼康18-200是变焦环在前对焦环在后,而适马头则是对焦环在前变焦环在后,而且适马头的对焦环和变焦环宽窄相同,和尼康变焦环有着相同宽度而尼康头的对焦环只有其变焦环的1/2左右尼康AF-S 18-200 VR(左)和适马18-200 OS HSM(右)变焦和对焦设计对比变焦设计 在变焦设计上,尼康的变焦环有着适中的阻尼,而适马18-200由于是新镜头,在变焦刚开始时略紧,全程的变焦阻尼不均匀,估计用一段时间后就会正常。
两支18-200镜头都采用了两节内镜筒变焦,当伸到长焦端时,两者的伸出量相差不多不过适马头第一节镜筒的外表面标注着近摄时的放大比率刻度和最近对焦距离,而尼康头则没有 尼康AF-S 18-200 VR(左)和适马18-200 OS HSM(右)变焦后对比 尼康AF-S 18-200 VR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有镜筒自由滑落的现象,不过使用了1个多月后,适马18-200 OS HSM镜头还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不过适马18-200变焦环下方有一个锁定键,至少在携带时可以不用担心镜筒滑出情况的发生 对焦设计 对焦设计上,尼康对焦环在镜身后部,较窄,转动阻尼也比较轻,而且该对焦环可以无限制的转动适马对焦环在前且宽,握持手感很不错,对焦形成大约为60度 另外,两款镜头都采用了内对焦设计,方便大家使用滤镜和遮光罩尼康头为全时手动对焦,而适马不是,因此我们看到两支镜头的对焦切换键也有所不同 由于适马头也采用了HSM超声波马达进行驱动对焦,因此对焦速度有了提高,而且更加安静,与尼康18-200基本相当而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适马镜头的对焦环较宽,在对焦时转动的对焦环很容易碰到握持变焦环的手指,造成不便,强烈建议适马重新考虑对焦环的宽度设计,佳能EF-S系列和尼康DX系列这些小像场镜头,对焦环设计大多都很窄,毕竟用户用到手动对焦的机会太小了。
其他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支镜头其他方面的对比 尼康AF-S 18-200 VR(左)和适马18-200 OS HSM(右)镜头前端对比尼康AF-S 18-200 VR(左)和适马18-200 OS HSM(右)镀膜对比尼康AF-S 18-200 VR(左)和适马18-200 OS HSM(右)都采用金属卡口尼康AF-S 18-200 VR(左)和适马18-200 OS HSM(右)按键对比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适马镜头做工还是很精致,不仅在镜头前端标注了镜头标识,卡口也使用金属卡口该镜的按键比尼康头更为突出,操作手感更好不过该头的防抖只提供一种方式,而不是像尼康那样,除了可以在X轴和Y轴上进行补偿,还可以在水平追踪拍摄时只提供竖直方向的抖动补偿对于两者的防抖效果,我们将在后面进行对比测试对于一支有着200mm长焦的镜头,长焦端的防抖显得十分必要作为适马,18-200mm镜头是其首次应用OS防抖技术的镜头,这给影友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很多人很想知道副厂镜头的防抖功能和原厂镜头的防抖效果是否有所区别呢 我们在室外拍摄了这样一组对比,使用两支镜头的200mm端对同一场景进行手持拍摄,采用手动曝光,光圈F16,1/13s,ISO 100。
也就是说,我们直接使用低于安全快门约4挡左右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每支镜头拍摄10张照片,根据清晰的图片张数来算他们的拍摄成功率 拍摄示意图 我们将两支镜头所拍画面的100%原图进行截取,如图所示下面是他们的截图对比适马18-200mm OS HSM镜头拍摄,防抖成功率50%尼康AF-S 18-200 VR镜头拍摄,,防抖成功率60% 从上面的样张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低于安全快门4档时,适马18-200mmOS HSM镜头拍摄成功率大约为50%而尼康18-200mm VR的拍摄成功率大约为60%由此看来,虽然适马头防抖能力与原厂之间还有些微差距,但是其防抖效果仍然非常不错,能够提供大约4档左右的防抖能力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两支镜头的成像特点,我们在室外拍摄了以下几组对比样张拍摄使用最大JPEG,机身为尼康D80,光圈优先、自动白平衡、开启防抖、ISO 100其余设置为默认值 为方便大家比较,我们分别在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光圈下进行了截取所有图片均可点击放大 左图为尼康AF-S 18-200mm F3.5-5.6 VR拍摄,右图为适马18-200mm F3.5-6.3 OS HSM拍摄。
截图示意F3.5 F4 F5.6 F8 F11 F16 F22 首先要说明的是,由于拍摄时天空有云,风也比较大,因此光线变化比较快,很多时候两支镜头拍摄的样张曝光值并不完全相同 尽管如此,还是可以看出,适马18-200mm OS HSM与尼康AF-S 18-200mm VR相比,曝光总是偏向于明亮,因此其色调看上去更加明快 而从原图的截图中,我们很容易看出,最大光圈时,适马头的边缘成像比原厂头稍好一点,但是在中心部位还是略逊一筹光圈收小后两者表现基本一致,但尼康头在中心锐度、画面层次上控制得更好本组样张是尼康和适马18-200在50mm端拍摄,拍摄设置也为最大JPEG,机身为尼康D80,光圈优先、自动白平衡、开启防抖、ISO 100其余设置为默认值同时在最大光圈、F8和最小光圈的样张上按照图示对中心和边缘进行了截图截图示意F4.8/F5 F5.6 F8 F11 F16 F22 本组样张在相同光圈下两支镜头拍摄的图片曝光量完全相同,但是适马头成像依然偏亮,画面整体比较抢眼,但是层次也因此显得稍欠 而从三档光圈的截图来看,尼康无论是在中心还是边缘的锐度、分辨率优势表现得更加明显,而收小到F8以下的光圈例如F22时,适马和尼康头的表现比较接近。
现在我们来看看135mm焦距时两支镜头所拍样张的表现,拍摄设置如前所述此次我们分别截取了它们各自的最大光圈、F11和F22时的中心和边缘而且我们注意到本组样张的曝光值也完全一样截图示意F5.6/6F8F11F16F22 在此焦段两支镜头的锐度都下降得比较明显,锐度上两者也基本接近最后是两支镜头在200mm端的比较拍摄设置不变,截取了最大光圈、F8和F16时的中心和边缘部分本组曝光值也完全一样截图示意 F5.6/6.3 F8F11 F16 F22 样张中我们可以看到,200mm端镜头的锐度和分辨率有一定的下降但是尼康头在中心和边缘依然要好于适马18-200同时,两支镜头在边缘部分都有着明显的紫边,尼康头稍好于适马头 总的来说,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原厂头果然有着原厂头的优势,尼康18-200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有着更好的中心和边缘锐度,只是画面略感欠曝不够明艳而适马头画面明朗,但是略感缺乏层次,锐度、细节描写、紫边等方面还是略逊于原厂镜头但是我们也看到这种差距也并不明显,而且其整体明亮的风格也很能讨好不少用户总结 经过对比,我们认为尼康18-200在成像上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该头不仅外观做工不错,而且采用了尼康多项先进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