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村殡葬仪式及程序(珍藏版)

spr****ha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4.73KB
约47页
文档ID:311100787
农村殡葬仪式及程序(珍藏版)_第1页
1/47

总农村殡葬仪式及程序农村殡葬仪式及程序第一篇:农村殡葬仪式及程序农村殡葬仪式及程序(二零一一年十二月整理)第一,上床需将正房明间整理好,将明间内的缸、柜和锅上一切用具等各种物品全部清出在明间中央南北方向放置一张木床,为停尸床停尸床上铺一些散麦秸草,再盖上苇席苇席下面左右两边各放一棵带跟的高梁秸,根朝南头苇席上再铺上为死者做的褥子过去在放枕头处褥子下面放一个泥做的坑面塈)同时,请人书写倒头包袱买香、烧纸、尸盆、鞭炮等急需物品请主丧及几位有治丧经验的人员来帮忙将死者遗体穿戴整齐(衣服为单数),口内含压口金(用金或银做的小元宝)左手小馒头,右手小手绢由家属和帮忙人员抬到停尸床上,头朝南,头下枕日常枕头上盖尸琴蒙面,把脚并好,用砖(过去用人工打的泥塈)等挤牢放正在遗体腹部偏上处放置一小块生铁以镇妖邪家属不得流泪于冥服上,否则称其不孝)第二,倒头及布置灵堂45总由治丧人员和帮忙人员共同协商、操作,采集所需物品所买物品要专人记录好收送纸等要记好在停尸床前放一矮桌为灵前祭桌桌上放供品,有三至五样(水果、糕点,有配偶健在三样;无配偶五样忌蛋糕)放于盘中宽条面一碗、放筷子一双(如配偶先去世了,这时可供两碗宽面条,放两双筷子)、祭馒头十个(中等大小,每个馒头点一个黑点)分两侧摆放。

祭桌上还有挡风伞一把(死者配偶健在的,为男左女右半截伞;无配偶的为满伞),插在沙碗里,放在祭桌一侧(男左女右)用很小的圆碟内倒上油,用多股红细线拧成的灯芯做成长明灯(也叫照尸灯、倒头灯),放在挡风伞后祭桌前沿居中放一香炉,内装细沙,由死者子女等上香,并且出殡、下葬前烟火不断尸盆放在祭桌前地上将倒头包袱内包约9——11个纸元宝,用竹竿挑起倒头包袱,在尸盆内烧散纸,引着倒头包袱由治丧人员携死者子(女)手提擀面杖在庭院南头支南天门站立在高凳子上,面向西南方向,向天指三下,同时口呼爸爸(妈妈)上西天,一路走好长子先做,其他顺排无子者女儿同样做支完后放鞭两挂45总接着由治丧人员提纸篓(内装香、纸、鞭)携孝子(女)拉着擀面杖,到村外一特定地点或土地庙前为死者送魂烧纸若干,烧香一束,放鞭两挂冲西南磕头,口呼爸爸(妈妈)给你送魂,一路走好哭泣拉着擀面杖回走回到灵堂上香、磕头设置供桌在灵堂门外,用一琴桌作为供桌前面有桌围子供桌上放由死者遗像,框围黑纱布一对蜡台,上装白蜡(相框和蜡台都要用细绳固定好),空香炉一个,香一束(三只用白纸扎三道箍,便于祭拜用)放在香炉上,空酒杯一个供品有10个较大一点馒头,打黑点,分列两侧。

亲戚来上祭带来的糕点也摆放在供桌上)桌前草席铺地,以便吊唁人跪拜第二篇:殡葬仪式停尸仪式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非常讲究寿终正寝的在病人生命垂危时,亲属要给他脱穿戴好内外新衣;否则,就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地遗憾和内疚病人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属们要把他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这叫做“挺丧”在弥留时刻,死者须穿上寿衣在北方汉族的习俗里,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3总色的长袍整套服装不能够有扣子,而且要全部用带子系紧,这样做是表示“带子”,就是后继有人的意思在死者的头上要戴上一顶挽边的黑色帽,帽顶上缝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来驱除煞气,人们认为这样做对子孙是吉祥的如果死者是男性的话,脚上要穿黑色的布鞋,而如果是女性的话要穿蓝色的布鞋寿衣一定要是传统的式样,哪怕改朝换代、时过境迁,平时再也不穿民族的传统服饰了,等到临死的那一天,也还得要恢复原来的装束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人死之后就要去见远古的老祖宗,如果老祖宗认不出自己的子孙,不让他认祖归宗在病人临终之前,家属必须要给他沐浴更衣这实际上是给死者进行的第一次化妆整容但是这样的的沐浴更衣,已经远远超出了服装本身的物质形式。

比如:佤族在为去世的老人穿寿衣的时候,除了穿上死者平时所穿的衣服之外,还45总要在外面套上一件反过来穿的新衣服他们这样做是因为在民族传统的观念里,不能把死者平日所穿的旧衣服脱掉,这样方便死者的灵魂回来认识自己的身体;而他们把后来加上去的新衣服反过来穿,是为了让死者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衣服的正面和反面,和穿衣的单数和双数一样,是人们在生与死、阴与阳交接的人生“换届”中,举行的最后一次换装仪式这种被称为“反饰”的习俗,是为了改变死者寿衣的穿着式样,使他的灵魂没有办法停留在阳间同时也有通过反正颠倒来暗喻阴阳两界的意思,因为在人们的观念里,阴阳两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也是完全颠倒过来的寿衣已经成为人们的灵魂观念中灵魂的一个代码了亲属给死者沐浴,一方面寄托了生者对死去的人的深深的孝敬之情,一方面也有和“寿衣”一样的象征意义清洗尸体所用的水一般都是买来的,俗称为5总“买水”它本身是一个可以单独存在的仪式,就是把“阳水”变成“阴水”的一个转换仪式买水用的钱主要是阴钱烧香、化纸、即纸钱这种钱只有在阴间才有价值,只能由灵魂享用,而在人间的话只是废纸一叠买水”为死人沐浴的目的除了在于“用水洗去死者生前的罪恶,消除死者在生前所犯下的罪孽”外,主要是要让死者的灵魂知道,这不是在给活人沐浴,而是要让死者干干净净地到达阴间,被祖先所收容。

在对死者进行沐浴更衣之后,亲属要马上把尸体移到灵床上同时还要采取一些仪式,把死者的灵魂也引到灵床上去一带的习俗,是用一块白布从梁上搭过来,再用一只白公鸡在病床上拖几下,顺着白布从梁上递到外间屋,在死者身边走上一圈,然后把公鸡杀死,这叫做“引魂”45总在江南的一些地方,如果死者生前做过屠夫,那么他临死之前,家里人要用一块大红布,把他的手包起来,伪装成被斩断的样子,据说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在阴间被他宰杀的牲畜咬他的手同时,家里人还要在死者的嘴里放上一枚铜钱,这叫做“含口钱”在江浙一带的农村,还流行给死人烧纸锭、锡箔之类的信物,就是“烧落地纸”按照旧时的规矩,在沐浴更衣的仪式结束之后,还要举行饭含仪式饭含是指在死者的口中放入米贝、玉贝和米饭之类的东西这是为了不让死者张着空嘴、饿着肚子到阴间去受罪,而成为饿死鬼报丧仪式停柩一段时间之后,诸事准备就绪,就要选日子报丧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报丧仪式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7总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丧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报丧方式在____一带的地区,按照旧规矩,响三次火炮就表示报丧,这叫做“报丧炮”,然后派人告诉给亲友。

也有的地区在死了人的家中要拿白纸扎成旗帜立在门前作为报丧的信号还有的地方,报丧的人到亲友家门不能径自入内,必须要等在门口喊屋里的人,等到他们拿一铲子火灰撒在门外之后,才可以进门报丧这样做是为了辟邪也有地方报丧俗规非常严格,丧家如果死的是男人,必须由房族侄子到亲戚家报丧,死的如果是女人,必须由儿子、女儿给外婆家报丧报丧的孝男孝女必须头上裹白布、戴斗笠,手上拿一条白布巾,跪在娘家或外婆家人的面前哭报丧事哭报完之后马上回家当外婆家里派人来奔丧,走到村头的时候,孝男孝女必须跪在村边路口哭迎,哭着述说45总丧亲的悲痛,哭谢奔丧亲人的一路辛劳,并且给每人递上一条白布,叫做“孝布”在东北一带,是用在门外悬挂纸条来报丧的纸条数是以死者年龄的不同来确定的,一岁一条,另外加上两条,表示天和地并且他们用死者性别的不同来决定悬挂纸条的位置,死者是男性则悬挂在门的左面,死者女性则悬挂在门的右面,人们一看到门口的纸条就知道这家死了人,死者的寿数,是男是女,就一目了然了旧时有些____地区的人常常骂那些行色匆匆赶路的人是报死,因为根据当地的报丧的习俗,报丧的人必须来去急速,不进人家的大门,只能在门外高声地喊叫,报过丧之后,讨一口水漱口,来驱除不详,然后就马上回去。

在江浙一带,报丧习俗是用伞来暗示的报丧的人带着一把伞去,把伞头朝上柄朝下,放在门外,来表示凶信主人便要请报丧的人吃点心然后,问清楚入殓的日期9—10—总最后,把报丧人用过的碗扔到门外,来表示驱邪避祸在外地的亲人如果收到一封“焦头信”(信封的一角被烧焦),就可以知道这是报丧信在____一些地方,死者的家属身穿孝服,准备好菜肴酒饭等在门外,烧一些银锭、草鞋等,这叫做“送无常”无常”,就是民间传说的勾魂的鬼说是“无常”吃了菜肴酒饭,拿了银锭花费,又有草鞋可穿,就不会来打扰死者了旧时____的丧葬讣文是比较严格的人死了以后,亲属就要把消息告诉给亲友报丧用的讣闻,一般只写亡人生前的官衔、品级,不写亡人的履历和生平事迹比如“不孝某某等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显考,某大夫,其府君,痛于某年月日时终正寝,距生于某年月日时,享寿若干岁,不孝某某侍在侧,亲视含殓,遵礼成服,谨择于某年月日安葬,叩在乡、学、世、寅、戚、谊、衰此讣闻某日接三,某日唪经最后要在讣告结尾写上“孤子某某泣血稽颡”之类的文45—11—总字而中国少数民族的报丧习俗更是别具特色比如,____一带的怒族用吹“竹号”来报丧竹号的数目根据死者的年龄、身份不同而有所不同。

未婚的青年只吹一个,有儿有女的吹两个,头人吹三个,巫师吹四个在中甸、维西一带,不少民族用吹牛角来报丧,也有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吹海螺景颇族、拉祜族、黎族、滇南瑶族等少数民族用放枪来报丧,如果死者是女性的话则敲锣在景颇族中放枪的数目还有严格的规定,死者是男性的话放偶数,死者是女性的话鸣奇数有关学者认为前两种可能是属于早期的报丧形式,而后两种则是属于后期的现象在XX省、北盘江流域一带的少数民族的报丧更具有特色他们的报丧仪式是丧家请来邻寨的青年,两人一组,手里拄着拐棍,到所有的亲友家去报丧当人们见到这样的人进寨,就知道是报丧的人了11—12—总在汉族的观念里,报丧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礼仪,更是一种和亲属家人一起分担悲痛的做法吊唁仪式在“做七”的同时要进行吊唁仪式唁是指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并慰问死者家属,死者家属要哭尸于室,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并迎送如礼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首先要布置灵堂灵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

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据说,怕受所谓“日晶月华”,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因此只要是举行简单的祭奠仪式,就必须要搭灵棚45—13—总搭灵棚规模的大小,主要看丧居院落的格局如果只搭一屋院子的棚,叫做“平棚起尖子”,也叫“一殿”,就像古典殿堂一样,上边起一条脊如果丧居有两层院子,就可以搭一座大棚,将这两个院子都罩上,灵堂院子的棚顶高些,前院棚顶略低,使两个顶子浑然一体,后高前低,叫做“一殿一卷”,即后院高顶为“殿”,前院低顶为“卷”所谓“殿”,就是殿堂的意思;所谓“卷”,即棚顶全是活席,可以卷起来的意思这种棚历来都用数层席箔里外包严,不见杉槁,不但美观,且不漏水从外观上看,宏伟壮丽,犹如宫殿,使人望之,哀戚之情就油然而生除了主棚外,还必须有许多用途不等,名称不同的棚,规模大小不一由于在这期间,吊唁的亲。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