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owater^
污水处理,就到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中闾污水此理工程问
uct污水处理工艺
UCT工艺是由南非开普敦大学研究开发的,其英文为 Univerdity of Cape Town 。UCT工艺与传统的 A/0工艺类
似,反应池由厌氧、缺氧、好氧三部分组成,其基本原理是原污水和含磷回流污泥进入厌氧反应池进行磷的释 放和吸收低分子量有机物;在缺氧池,以进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利用混合液回流带入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脱 氮;然后从缺氧池进入曝气池,进一步去除 BOD进行硝化反应和磷的过量吸收;在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
富磷污泥通过排剩余污泥把磷排出处理系统,达到生物除磷的目的。
工艺流程如下图:
回流2)0
N0)I li.'L
厌氧池:厌氧发酵菌将污水中的可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 VFA这类分子量较低的发酵中间产物。聚磷
菌利用其合成自身的细胞质,大量繁殖。
缺氧池:反硝化细菌利用好氧区中回流液中的硝酸盐以及污水中的有机基质进行反硝化,达到同时除磷脱氮的 效果。
好氧池:聚磷菌在利用污水中残留的有机基质的同时,主要通过分解其体内贮存的 PHB所放出的能量维持其生
长,同时过量摄取环境中的溶解态磷。硝化菌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成为硝酸盐。
UCT工艺与A2/O工艺不同之处在于沉淀池污泥回流到缺氧池而不是回流到厌氧池, 这样可以防止由于硝酸盐氮
进入厌氧池,破坏厌氧池的厌氧状态而影响系统的除磷率。增加了从缺氧池到厌氧池的混合液回流,由缺氧池 向厌氧池回流的混合液中含有较多的溶解性 BOD而硝酸盐很少,为厌氧段内所进行的有机物水解反应提供了
最优的条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当进水中总凯氏氮 TKN与COD勺比值高时,需要降低混合液的回流比以防止
NO3-进入厌氧池。但是如果回流比太小,会增加缺氧反应池的实际停留时间,而实验观测证明,如果缺氧反应 池的实际停留时间超过 1h,在某些单元中污泥的沉降性能会恶化。
当污水C/P比值小于20,C/N比值小于4时,UCT工艺的除磷效率明显高于普通 A2/O工艺。但UCT工艺增
加了从缺氧池初流液到厌氧池的回流,从而增加了电耗。
UCT工艺的设计计算
UCT工艺的计算有以下特点:
^3)owater^
污水处理,就到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中阊污氷此理£程阿
1、 将回流污泥入口从厌氧池前改到厌氧池后。
2、 增加缺氧污泥回流 r'(见下图)。
3、厌氧池污泥浓度 XA与缺氧池和好氧池不同,其值按下式计算:
XA =——X
A l + rr
式中:XA ——厌氧池污泥浓度(g/L); r'――缺氧污泥回流;
X ――污泥浓度。
4、 厌氧池容积的计算:
VA= ( 0.75~1.0) Q( 1+ r')
式中:VA ――厌氧池容积(m3)。
r'――缺氧污泥回流,一般取 100%-200%。
5、 厌氧污泥量比值XAT
如果厌氧污泥量比值小于 10%,需另选取r'再算出厌氧池容积和厌氧污泥量比值,如此试算到满足要求为止。 其余均与普通 A2/O工艺相同。
UCT工艺的设计参数
污泥负荷:
0.05-0.15 kgBOD5/kgMLVSS • d;
污泥浓度:
2000〜4000 mg/L ;
污泥龄:10〜18 d;
污泥回流:
40%〜100 %,好氧池(区)混合液回流:100%〜400 %,缺氧池(区)混合液回流:100%〜200 %;
停留时间:厌氧池(区)水力停留时间:
时间:6〜14h。
1〜2h,缺氧池(区)水力停留时间: 2〜3h,好氧池(区)水力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