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相交与分离——中外园林景观发展轨迹平行、相交与分离——中外园林景观发展轨迹 我国的园林艺术,如果从殷、周时代囿的出现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并具有及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在世界各个历史文化交流的阶段中,我国“妙极自然,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山水园林 的理论,以及创作实践的影响所及,不仅对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而且对欧洲一些国家 的园林艺术创作也都发生过很大的影响为此,我国园林被誉为世界造园史上的渊源之一中国传统造园文化博大精深,及造景手法也是丰富多样,大致归纳为“自然之景、情 景交融、空间组景、主从置景、因借得景、四时造景、风水择景和色彩染景”等艺术手法从商代中期开始,建筑技术和建筑规划出现了明显的进步,所以进入封建社会的园林 发展可以从这里谈起,人们对鬼神的信仰程度有了不小的变化,艺术当然也要体现出殷周 时期人们对鬼神态度的变化,所以园林的性质由重在娱神转变为重在娱人春秋时, “礼崩 乐坏”的大局面既然对整个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园林当然也不例 外。
各国诸侯竞修宫室苑台,以奢侈逸乐相高的时尚得以风靡,台榭的性质规模和美学标 准等与不久前相比,已大不相同了,几乎完成了享乐的手段春秋以后,园林以娱人为目 的的更成了基本原则,不同时代园林中建筑风格总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当时掌权人的宇 宙审美观的趋向,而这些在艺术中总要通过具体的形式才能表现出来,园林这种三维空间 的艺术对物质手段的要求则更为具体秦汉宫苑之兴盛,这样大规模的造园活动是中国历 史上从未有过的,风格各异的宫苑集于咸阳象征着始皇囊括四海的气度,在所有的艺术形 式中,建筑园林的象征性无疑是最辉煌的,而这正是秦代园林的特点汉武帝时代的园林 以前空前巨大的规模和新的建筑格局,山水组合形式,成为统一大帝国的艺术象征宋代, 特别市南宋,延续了中唐时期显露出的古典园林后期发展趋势,园林艺术的每一个组成部 分,甚至每一细部景观,都达到了极精美的程度中晚唐以来的叠石造山之风至宋代达到 高潮,宋人对造山艺术有详尽的描述园林小品包括庭园和建筑中的小附属艺术品,宋代 园林小品之丰富是前所未有的,其精美程度则为后世望尘莫及中国古典园林在明清时步 入发展末期,尽管明清园林中,北方园林与江南岭南园林气质不同,明代园林与清代特别 市乾隆以后园林风格的相异。
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清代园林中出现了许多西式景观和装 饰艺术,园林建筑艺术中的时尚是迅速崛起的西方近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施以普遍影响 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 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涵,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我 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西方文明发展的摇篮公元三千多年,古埃及在北非建立奴隶 制国家 尼罗河沃土冲积,适宜于农业耕作,但国土的其余部分都是沙漠地带对于沙漠 居民来说,在一片炎热荒漠的环境里有水和遮荫树木的“绿洲“作为模拟的对象尼罗河每 年泛滥,退水之后需要丈量土地,因而发明了几何学于是,古埃及人也把几何的概念用 之于园林设计水池和水渠的形状方整规则,房屋和树木佾都按几何形状加以安排,是为 世界上最早的规整式园林设计西方园林景观发展经历了这样一个历程,公元前五百年 --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及罗马平行、相交与分离——中外园林景观发展轨迹别墅园宅园,公元七世纪 --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大帝国(412-1998) ,公元十四世纪 -- 伊斯兰园林的鼎盛 印度莫卧儿园林,公元十五世纪--欧洲西南端的伊比利亚半岛(412- 1998) ,公元十五世纪后期 --欧洲意大利半岛的理水方式和园林小品的产生,公元十七世 纪--法国的中轴线对称规整的园林布局,公元十七世纪末--法国尽量运用一切文化艺术手 段来宣扬君威,公元十八世纪初期--英国的风景式园林的盛行,公元十八、十九世纪 --靳 诺特风格和英国风格的平行发展,公元十九世纪中叶--植物研究成为专门的学科,大量花 卉开始在景观中运用,公元十九世纪后期 --大工业的发展,郊野地区开始兴建别墅园林, 二十世纪以来(一战以后) --现代流派的迭兴 产生了现代园林。
园林景观正式由于东西方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彼此之间有必要相互了解,相互交流, 通过交流文化会产生吸引力,园林应该是个具备社会,自然与艺术多元功能的综合整体, 它既要满足生态,环保,休闲和装点城市的社会功能,符合植物生态学特性的自然规律, 同时,在艺术上满足审美需求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 会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听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 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的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师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 天然之趣事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园林里,不过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式景观 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位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 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即“可 望可行” ,又“可游可居” ,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空间 西方园林追求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 德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另外西方人习惯于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 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 造园艺术的奇观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境界独到、风范高雅的工艺 造物,以其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成为世界造园艺术宝库中一朵魅 力永恒的奇葩中国的造园艺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自然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 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造就的艺术珍品,代表着中华民族内在的 精神品格 西方园林艺术显现出“人工化”的痕迹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效法自然的艺术特征迥然不 同造园艺术以“完整、和谐、鲜明”为主要特征,力求体现出严谨、理性,一丝不苟地按 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以对称、均衡和秩序等简单的几何关系为造园手法 因此,中国现代景观园林要取得进步和发展,既不能片面照搬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内容 和手法,又不能忽视中国本土自然景观资源和地域文化的特征,必须通过对传统园林深入 研究,提炼中国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抛弃传统园林的历史局限, 把握传统观念的现实意义,使其融入现代生活的环境需求和设计理念 平行、相交与分离——中外园林景观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