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近代中国思想的发展历程,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萌发,揭开了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序幕其后,洋务思想、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思想近代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汇成了近代思想解放的洪流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又把近代思想的发展带向新的高度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一直贯穿近代思想历程的始终,复习过程中应把握这一线索同时复习时还要把近代工业化、政治民主化融入其中,提高复习效果知识点一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想 (1)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 林则徐: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开 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组织人编译各国律例 四洲志,提出建设新式海军,开中国近代由爱 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魏源:放眼世界的先行者他编写了海国图 志,在书中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主张 姚莹:康 纪行 徐继畬:瀛环志略2)以洪仁玕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 洪仁玕: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资政新篇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 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 缺乏实行的条件2.洋务思想 继承和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倡导“中 学为体,西学为用”,采用西方先进的科技,“自 强”“求富”。
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成为中国近 代化的开端;客观上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 入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3.维新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认为“商富即 国富”;郑观应主张与列强进行“商战”中法战争 后与洋务派分道扬镳,进而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 主立宪制度的要求 (2)康梁维新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及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 解放潮流,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 融合;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用 经学的外衣和孔子的精神,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 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梁启超:强调“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 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 大成,在变官制”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 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谭嗣同:冲破纲常礼教网罗的维新勇士著有 仁学,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倡导男 女平等4.民主革命思想 20世纪初,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民族 资产阶级中下层不断壮大,他们主张用革命手段推 翻清政府,实现民族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反对封建土地制度,主张土地国有推动了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的开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形 成近代中国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5.激进民主思想 (1)前期: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猛烈抨击以孔 孟为代表的文化专制和旧纲常伦理,倡导“文学革 命”,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 的统治地位,对唤起广大青年的觉悟起了巨大作 用,形成近代中国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2)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十月革命推 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1.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比 较,两者学习西方的基本内容极为相似,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和生产技术;它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两者的思想主张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两者在学习西方的目的上有区别:抵抗派主要为了抵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并在民族自卫战争中运用西方先进技术;洋务派学习西方则主要是用于镇压人民革命,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则采取妥协退让的态度两者在实践效果上有差别:抵抗派由于受到种种压制和打击,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主张未能实现;洋务派则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他们的主张得以付诸实施,在中国掀起了长达30年之久的洋务运动知识点二 两大理论成果三民主义与毛泽东思 想1.比较新、旧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 (1)背景: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广泛传播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中国共产党人 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2)发展过程及主要主张 酝酿阶段(1927年以前):提出坚持无产阶级 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 张 初步形成(1927年7月到1935年1月):提出符 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 命道路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走向成熟(1935年1月到1945年8月):指出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丰富发展(1945年到1976年):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阐述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3)评价: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 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产物,,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使20世纪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开始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其中,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三大武装起义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由城市转入农村揭开了序幕。
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又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左”倾错误使革命受挫由于共产国际的“左”倾策略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长征初期革命形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召开了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党、红军和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主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示例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 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 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 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 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 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 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 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 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材料二 1895年,郑观应在诗中鼓吹:“议院固宜设,宪法亦须编”,“宪法不行专制严,官吏权重民太贱,妄谈国政罪重科,上下隔阂人心涣”。
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侓例,定宪法公私之分”材料三 1902年出版的世界地理学一书,不仅介绍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学说,还专门介绍了日本的责任内阁制:“行政部,内阁总理为首,其下外务、内务、大藏、陆军、海军、司法、文部、农商务、递信凡九省,皆有大臣所谓责任内阁者,此责任二字,非对于君主而言,对于议会而言” 以上均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宪法了解相对滞后的原因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先后强调宪法重要性的意思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以来中国人接受西方宪政思想的演变过程在此思想影响下,20世纪初期,中国进行了哪些宪政建设的有益探索?解题指导 对要求依据材料回答的问题,应仔细辨析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信息对材料信息要提炼概括,不要照抄、照搬材料原句,围绕问题去调动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有两种类型,一是调动所学知识,即教材中的知识;二是运用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中的知识此题主要是要求运用材料中的知识去探讨问题答案 (1)宪法较抽象宪法约束君权。
2)宣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 亡,发展资本主义3)过程:从议会制度到宪法思想,再到责任内阁 制探索:清末预备立宪和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中华民国的建立及临时约法的颁布易错点: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不全面【示例2】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德先生”“赛 先生”口号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 ) 反对封建专制 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促进 中国的富强 促进了中国对社会主义思潮的研究,A. B.C. D.错因分析 学生易错选C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说法错误答案为A答案 A纠错心得 巧解组合型选择题的好方法排除法组合型选择题是近两年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考查的容量大、信息范围广,能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解答这类题既快又准的方法是排除法排除法运用的一般步骤是:,(1)审清题干后,快速浏览选择肢,先排除与题意不符的选择肢,如,要求回答政治方面的内容,选择肢给出的是经济或思想文化、科技方面的内容2)排除说法错误的选择肢(就肯定型组合选择题而言)就四选三的组合型选择题而言,根据第一步就可得出答案如果组合型选择题的备选项中同时有四个数字序号、三个数字序号、两个数字序号的组合项,就需要完成第二步。
考向一 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角度命题立意分析:向西方学习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这一重要问题仍有较大的命题空间1.右面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 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 A. B. C. D. 解析 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调动洋 务运动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洋务运动发生于19 世纪60 90年代,是地主阶级发动的主要是通过 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达到强国的目的,排除 ;出现于1918年,时间不符,故选CC,考向二 从儒家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的批判角度命题立意分析: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一直是高考热点问题本题围绕孔子“仁”的学说,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新文化运动受到冲击,当今应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层层深入设问,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命题视角2.阅读下面材料: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以“纪念先哲,以人为 本,承扬文明,促进开放,创新发展”为主题,注 重开放性与国际化,突出东方文化特色与时代发展 同步由济宁市申请设立的“孔子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最高级别国际奖项这一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最高级别的奖项,主要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
该奖项每年一届,每届突出一个主题,获奖者或主要代表在每年9月8日赴曲阜参加会议,并领取曲阜市市长颁发的曲阜市荣誉市民证书请回答:(1)孔子在政治思想方面有哪些突出贡献?(2)儒家学说是怎样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的?,(3)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同时,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他们树起了什么大旗?你如何评价这一文化现象?(4)孔子及儒家思想在当今世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孔子奖”的设立便是其中一例,就此谈谈孔子思想及传统文化在我们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解析 第(1)问,主要回答孔子的主要政治主张,第(2)问,应围绕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角度思考第(3)问,应从新文化运动反封建方面分析,第(4)问,应从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思考作答一、选择题1.(2009广东汕头二模)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 ) 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仍然以天朝 上国自居 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开 始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的先进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师 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 派的探索,反映了他们看到西方技术的先进,认识 到中国的落后,主张向西方学习,放弃了天朝上国 的意识,学习西方的先进的军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