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性的调查4200字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95KB
约12页
文档ID:269030101
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性的调查4200字_第1页
1/12

    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性的调查4200字    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性的调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康复医学系康复1031班邓承谦大一新生适应性调查报告告别了高中,踏进了新的大学生活,一切都是如此新鲜,我相信很多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总是充满着憧憬与好奇但同样也意味着自己要离开父母的羽翼,开始属于自己的生活,在某些意义上说来说,无论是在金钱上还是生活上都是真正的独立了那么,是不是大一的新生都能习惯这一切新的生活呢?就此,本人对大一新生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并且,了解大学生入学适应期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对策,尽快适应大学新的环境是每一个大学新生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一、对象及工具1、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长沙民政技术学院10级新生为研究对象,民院内,4个不同专业中随机抽取100名同学作为样本在删除不完整问卷后,获得无缺失问卷83份此次调查中男生占53%,女生占47%省内学生占75%,省外学生占25%2、 调查工具本研究以不记名问卷的形式就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便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做了调查其结果经认真统计与分析得出,并借助于网络资源二、新生适应性状况在进入大学之前,每一个人都在心里构想过自己美好的大学生活,但是进入大学后,在经过一小段时间兴奋之后,他们突然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跟自己想像中的大学有着很大的差距,并非那么的完美。

有的学生因为高考失利;有些学生是听从父母的安排;有些学生是因为向往南方又可以远离父母的管辖;有些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这所有的一切,致使一些学生情绪低落,感到前途渺茫,困惑失望,从而形成了失落心理从总体说,在被调查的83名同学中认为学业方面难以适应的比例最高,占60.3%;另有24.3%的同学认为生活方面难以适应;还有15.4%的同学认为人际交往方面难以适应;缺失值为3.5%下面就一些典型的情况作具体分析三、学业方面经过高考激烈残酷的竞争,很多学生感到精疲力尽,在饱尝了成功喜悦的同时,认为进入大学可以好好的放松,以之补偿十几年来的寒窗苦读可到了大学,仍然要面临繁重的功课, 这让他们不知所措在十多年的苦读生涯中,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考上大学,且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双重推动下向这一目标冲刺的,学习上带有非常大的被动性进入大学后,这个目标已实现,许多学生一下子失去了奋斗目标、生活的重心,再也没有太多的激情和动力去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在学习上很被动,积极性不高,对知识的渴望不强烈,出现了徘徊和迷茫的心理多数同学表现出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占到了64.3%多数同学觉得学习感到疲劳是因为作息时间不合理。

当问到在课余时间做什么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回答是在宿舍睡觉或是呆在网吧,占到了22%(其中男生占到了90%),而在呆在图书馆的同学只占到36%说明在课余时间同学们主要在娱乐玩耍当问到同学们学习过程中有无压力或是困难时,同学们感到问题最多的是英语占到了75%,就康复系而言,同学们感到问题最大的是生理,占到了80%,这应该说是正常的这也是大家公认的所以,为了提高英语和生理,同学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优势互补,进而各得其所,更好的完成学业在谈到对班集体是否满意时,多数同学表示一般或不太满意80%的同学认为同学之间的关系不是很紧密,交流得太少了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同学们应该以班级为整体,把班级建设作为自己的责任,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为班级的建设添砖加瓦四、生活方面新生入学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有很大部分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出过远门,而且在家里面是个小皇帝,过得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由父母或保姆一手操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但是进入大学以后,父母再也不能在身边,失去了往日的特殊照顾,对于这些自立能力差的学生来说,一时很不习惯,根本无法适应,生活无规律,许多问题不知道如何去做。

调查发现同学们的生活费大多在500-800元/月,极少数的同学生活费在500元以下或是超过1000元/月的有一部分同学开支没有计划,时常出现“经济危机”;面对大学里面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无法适应有的学生因为从北方来到南方,总觉得别人应该照顾和帮助他,不知道也不会关心他人,也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一些适应能力差的新生遇到这些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郁郁寡欢,不愿与别人沟通交流,怕别人笑话,致使有的学生出现烦躁、痛苦、紧张、不安等焦虑情绪和疲倦、失眠、注意:1.同学们大多对宿舍环境感到不满意,认为条件太差,与自己想象中的大学宿舍有很大差距,占到了76%多,这也能说明学校在宿舍的建设方面的确存在某些问题,但同学们应学着适应同学们也对如何搞好室友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些疑问为此,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建议:(1)“习惯”寝室条件有限,这倒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娇生惯养,实在是居住环境与家相去太远这就需要你调整心态,你必须告诉自己:在这里我要住四年,无论好坏这 都将是与我的生活、学习关系最紧密的天地这样你才能像对待自己的“家”一样去接受它,呵护它只要你习惯了,种种的不如意也便迎刃而解2)“宽容”在寝室你要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生活习惯的室友。

当别人的生活步骤与你不合拍甚至影响你时,不要抱怨更不要动怒学会以宽容而友善的心对待他人,这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3)“关爱”帮晚归的室友打好热水,在突然下雨的日子里留意是否还有衣服晾在外面,别人睡觉时学会蹑手蹑脚……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却足以证明你是一个懂得体贴、善解人意的朋友此外还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留一个空间给自己和别人,关心自己的成长,关注生活中的一切2.多数同学对饭菜不适应,由于同学们都来自五湖四海,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所以会觉得饭菜难吃,有的同学甚至不吃,而整体以零食做伴,这样不仅浪费钱财,而 且没有营养,还会对胃不好你可以想一想别的同学都能吃得好,为什么自己就不能适应呢?同学们应该学会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来适应你只有适应了环境,才能改变环境,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五、人际交往方面大学生有人际方面的困惑,在大一新生里面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大学里面,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汇集成了一个社会群体在交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学生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使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处于一种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大学里的人际环境也是极其丰富的。

中学生大多数以家庭为根据地,群体关系比较单一,接触的同学又都处于共同的区域,具有相似的区域文化,同学之间关系处在较为单纯、坦诚的氛围中进人大学后,同学来自四面八方,不同地域间的差别,带来了语言、性格、生活及饮食习惯的差异同学间尤其是同宿舍的同学组成了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在这样一个新的环境中,同学们朝夕相处,交往不仅仅是学习,而且是全方位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需要不断地补充和更新在大学校园里,这种知识的补充和更新不仅仅限于老师的传授和答疑;而同学之间的交谈,因特网、、书信等各种交往渠道,都是获得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同学们在对同宿舍的室友的了解程度上,有一半的同学感觉不太了解,觉得比较了解的占不到10%而且同学们表示与其他院系的同学来往也不是很多平时在学校经常交往的对象多是老乡或同宿舍的室友在与陌生人交往时,只有较少的一部分同学具有很强的自信,其他大多数同学缺乏自信总的来说,表示能已经适应大学生活同学还是比较多的,有43人,占到了52%能尽快适应的为20人,占24%表示在较长时间适应的有15人,占18%,而表示是很难适应的有5人,占6%六、学校对大学生适应环境采取的措施俗话说,学习是自己的事。

而大学更是人生中学习的重要时期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大都是在大学中形成的要想在大学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就必须尽快的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为此,我们对学校和同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1、加强专业思想和学习方法教育首先,在新生进校后 ,积极开展入学教育,介绍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史、专业研究方向、主要课程结构、学科的前沿动态、就业形势以及本专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帮助学生树立爱校爱学习的专业的思想其次,组织本专业的知名教授开展有关学科、专业发展的讲座,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专业有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更明确的目标,引导他们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尽快投入和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再者,充分发挥具有博士学位年轻教师和优秀毕业生的示范作用,把自己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2、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大学生进校以后,都要采取心理测试,了解新生的心理状况,并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和指导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或者心理教师与新生座谈,及时解答新生的各种困惑,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其次,要教育新生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面对它,接受它要注意吸取他人的优点,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素质修养再者,班主任、员应该特别关注那些生活较为困难、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的思想问题,关心他们的生活,尽量他们解决生活中各种困难和烦恼,使他们顺利渡过这段人生的转折点也要经常深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为学生营造“家”的氛围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够很快地适应大学生活,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使新生从一开始就在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尽情展 示自我和发展才能这既可使他们在丰富的课余生活中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从而冲淡思乡恋家的情绪,又能满足他们交往和尊重的需要,从而在新的人际环境中找回失落的“自我”,有效排解因适应不良而引起的内心冲突和矛盾七、小结新生虽然有很多的不适应,但是我们必须要学会适应社会与生活随着我们的长大,我们面临的事务就会越来越多,需要我们不断地进步,现在,我们适应了大学的生活,那么我们一定就能适应社会的生活了同样地,我们通过适应小的社会,等我们出了社会我们就有能力适应大的社会了。

第二篇:大一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1900字大一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同一屋檐下的室友可能是与你相处时间最长的人与宿舍成员搞好关系非常重要融洽的室友关系,不仅使你心情舒畅,有利于学习,也有利于身心健康反之,若关系不和,甚至紧张,就会给生活抹上一层阴影那么,如何处理好宿舍关系,使宿舍真的成为一个温馨的家呢?1.尽量与室友统一作息时间,在日常起居生活中给予包容和理解;2.不搞“小团体”,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不要和一部分人打得火热,而对 另一部分人疏远不理3.不触犯室友的隐私尤其注意的是,未经室友同意,切不可乱翻其衣物4.积极参加宿舍集体活动宿舍活动不单纯是一个活动,更是室友之间联络感情的重要形式5.给予别人关心,有难要帮自己有事也要求助室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互助为前提的6.不拒绝零食和宴请倘若不论零食或宴请,你都一概拒绝,时日一久,别人难免会认为你清高孤傲,就对你“敬而远之”7.不要逞一时之快你夸夸其谈,想处处表现得比别人聪明,最后只会引起别人反感8.维护共同的生活环境,完成该做的杂务9.学会赞美,不吝啬对别人的夸奖10.用合理的方式解决日常矛盾以上10点,虽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倘若都能做到,对处理好宿舍关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反之,小小“蚁穴”也能够将良好宿舍关系的“千里之堤”给毁了班级迎新聚会上,环顾你的四周,你会发现同班同学来自全国各个地方,大学的班级简直就是一个“小中国”大学的班级已经不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