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断头台法国断头台法国大革命期间所使用的断头台,在法语中叫 guillotine——是以在法国最先倡议用断头台 执行死刑的吉约坦大夫(Guillo-tin)的名字命名的,这两个词只相差一个字母吉约坦大夫吉约坦大夫吉约坦大夫是三级会议第三等级的代表10 月 10 日,吉约坦在制宪议会上提出了一 个今后执行死刑应一律采用断头台的提案他的六点提案的中心意思是:在执行时,应尽 速麻利地处决死刑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所有死刑犯在处决时应采用相同的方法,不能 把死刑犯分成三六九等:对贵族、富人人犯用斩首的办法,而对穷人则用绞刑吊死今后 应废除其他的处决方法(火刑、绞刑、四马分身) ,统统一律采用斩首的办法而斩首要采 用机械装置——断头台1791 年 5 月 3 日,制宪议会正式接受了吉约坦的提案,于是就进入了实施阶段首先, 有关部门委托路易十六的御医安托万路易写出了一份对制作断头台的设想、评估和实施 准则德国人施密德则成了法国第一架断头台的制作者断头台第一次处决人犯是在 1792 年 4 月 25 日第一个上断头台的是一个名叫佩尔蒂埃的盗贼自此,断头台就成了法国大 革命许多场景中必不可少的杀人利器。
法国人由此也开始用吉约坦的名字来称呼断头台在我国的一些书刊中,因此把吉约 坦说成是断头台的“发明者”、 “设计者”的说法是不确切的:在吉约坦之前,早就有断头台在 使用;吉约坦也没有参加过任何设计、改进或制作的过程在法国使用断头台执行死刑方 面,吉约坦出于前述考虑仅仅是一个立法上的倡导者他的姓氏在法语中却因此听起来与 “断头台”、 “上断头台的人”、 “在断头台上处决” 差不多(只差词尾的一两个字母) 吉约坦大 夫去世后,他的后人曾多次向法国政府提出请求:变更“断头台”在法语中的说法,均遭拒 绝于是他们这个家族就改了姓,自此不再使用“吉约坦”这个家庭姓氏刽子手世家刽子手世家桑松家族世代以当刽子手为业,从 1688 年到 1847 年的 159 年间,巴黎城刽子手一职 均由他们家族的人垄断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他们的业务自然非常繁忙据保守的统计, 大革命期间死于断头台的,在巴黎为 3000 人,在全法国则达到 30000 人之数!有一种传播 很广的说法:拿破仑有一次在巴黎街头碰到小桑松便问他:“处决了那么多人,你晚上还能 安心睡觉吗?”小桑松的回答:“皇帝、国王、当政者能安心睡觉,我为什么反倒不能安心 睡觉呢?”虽说处决路易十六的刽子手仍是老桑松,但父亲还是把最重的活儿留给了他的大儿子 小桑松。
小桑松的职业生涯使他成为在世界历史上也许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刽子手:从安托 瓦内特王后到罗伯斯庇尔都在他操作的断头台上身首异处!上断头台的人们上断头台的人们我们不妨看看小桑松的工作经历——走上他操作或他指挥手下操作的断头台的有:以布利索为首的 21 名吉伦特派著名人物,在 1793 年 10 月 31 日被雅各宾派推上断头 台几天之后,该派另一非常有名的领袖人物罗兰夫人也横死于断头台上在梁启超翻译 的《罗兰小传》中,梁把她的一句名言翻译为:“自由,自由,多少罪行假汝以行 ”罗兰夫 人以自己的死为她的这句名言提供了一个实例此外,立宪派元老、曾任巴黎市市长的巴 伊,因追随革命改名为“菲力浦―平等”的奥尔良公爵也被雅各宾派冷酷地处决……在 1793 年 6 月至 1794 年 7 月约一年雅各宾专政时期,是小桑松作为刽子手最为繁忙 的时期,他与他的团队曾创造了 38 分钟用断头台处决 21 人的记录雅各宾派先是剪除其他政治派别紧接着,雅各宾派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主流派,开 始向自己一派内部持不同见解的人开刀,于是埃贝尔、丹东及他们的拥护者分别在 1794 年 的 3 月和 4 月被送上断头台最后,成了孤家寡人的罗伯斯庇尔也在热月政变中被推上了 断头台。
自罗伯斯庇尔被处决后,小桑松明显地清闲起来……而那个据说与小桑松有前述一段对话的拿破仑,则在打了无数胜仗的情况下,让他的 士兵把法国断头台带到了欧洲的许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