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一、 浅谈巴金的爱情观 41、情感的封闭到敞开 42、 情感的悲剧 7二、深论巴金的爱情观 81、《家》中的爱情故事 82、《春天里的秋天》的爱情 103、爱情三部曲的爱情 11三、总结爱情 141、巴金真挚感人的爱情 142、现实生活的爱情观 14参考文献 17巴金笔下的爱情描写摘要:通过对巴金和萧珊的爱情写出了巴金对萧珊的爱是专一、相 濡以沫的爱巴金笔下的爱情故事的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的描写,显 示出了当时社会年轻人追求爱情的勇气和相信世界上的爱情是至高 无上巴金笔下的爱情是需要克服一却社会的封建思想和家庭的封建 礼教思想,所以小说的爱情是浪漫而又有充满悲剧色彩的,同时也显 示出一群对社会和家庭不满的,自己努力逃脱各种封建思想的小说的 主人公虽然他们被当时的社会思想所束缚着自己的爱情,但是他们 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爱情,当自己爱情来到时坚信自己能拥有爱情,感 知爱情的真挚、至高无上巴金笔下的爱情描写把封建社会下年轻人 的爱情故事写得生动,形象,通过他们的爱情写出了当时婚姻受封建 思想的影响之大,而正因这种思想突显出了巴金笔下的爱情的悲剧色 彩关键词: 爱情观 真挚 忠贞一、浅谈巴金爱情观1、情感的封闭到敞开巴金的爱情忠贞而严肃,真正的体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 灰泪始干。
巴金和萧珊的爱是伟大的,他们经历风雨,因为爱,在一 起幸福的生活巴金对爱情是相濡以沫,他的一生只有萧珊一个恋人 及爱人巴金的一生写了许多的优秀作品,他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写 作和翻译,他的一生很多时间都是在写作,把自己家人和朋友身上 所发生的一切通过自己作品写出他内心的情感或许是这样他32 岁 才开始恋爱,到40岁才和萧珊结婚①年轻的巴金认为“爱情不过是 生活里的一个小小点缀,它是火,玩火,是危险的”,这可以看出当 时巴金对待爱情就像玩火巴金看到朋友爱情中有悲剧而自己选择 封闭情感的大门,他认为爱情是没有理性的这一时期他的作品的 爱情故事呈现了爱情与事业共有的形式,而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大都 也是选择了事业放弃了爱情的追求,可以看出巴金的爱情观与小说 中的爱情观有着很大的影响当巴金遇到萧珊时一切都渐渐的转变了,他努力打开自己情感 的大门迎接了萧珊的到来,巴金的感情世界不在是文字,他的作品 也有了对爱情的追求,有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爱情的坚守巴金和 萧珊的相遇、相知、相爱,成为了巴金感情的一个转折点《火》是彭新琪.《巴金萧珊之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286页 巴金和萧珊爱情的见证者,小说中浓厚的文字情感正是当时巴金对 萧珊的爱,文章的情感正是对萧珊的情感。
巴金在感情上是一位真 君子,萧珊生前巴金对她的感情是忠贞不渝,她去世后巴金对她是 难以忘记她永远活在巴金的内心深处1972年7月中旬,萧珊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肝部,她住进了中山 医院在这种情况下,巴金获准照顾妻子,每天去医院陪伴妻子大半天 8月8日,萧珊进了手术室手术前,她生平惟一一次对巴金说:“看来,我 们要分别了!”巴金用手轻轻捂住萧珊的嘴巴,他低下了头两人泪水交 融,肝胆欲碎巴金默默地陪着妻子,萧珊含泪望着憔悴的丈夫说:“我 不愿丢下你没有我,谁来照顾你啊?”巴金心中充满了酸楚,只是期望 妻子尽快恢复健康此时的巴金只是一位爱自己妻子的丈夫,一位在 自己爱的人即将离去的无助的丈夫爱情是伟大的,当自己的爱人将 要离去时,它默默的支撑着伤心人的内心萧珊弥留人世的最后5天,巴金•不断地重读《马克思传》因为这本 书里,有对燕妮辞世时的描绘马克思说:“此时,燕妮的眼睛比任何时 候都更大、更美、更亮巴金也看到她的眼睛很大、很美、很亮,此 时的燕妮是巴金眼中的萧珊巴金看到了萧珊,虽然她即将离开了人 世间,但是她活在了巴金的记忆深处,在巴金的世界中她还是那么的 美丽动人萧珊辞世后,巴金很长时间回不过神来,他坐在桌前,却无法写出一 个字。
萧珊的骨灰一直放在巴金的卧室里,巴金的床头放着萧珊的译 作巴金对萧珊一往情深写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一双美丽 的眼睛》等文章他说“人死犹如灯灭我不相信有鬼但是我又多 么希望有一个鬼的世界倘使真有鬼的世界,那么我同萧珊见面的日 子就不太远了巴金面对萧珊的死是那么的无助,但是他相信他会再 见到她,不管是巴金伤心的自我安慰还是他的一种意念,总可以知道 巴金对萧珊的爱与回忆已经使他失去了写作的灵感,这就是他对萧珊 的爱,是真挚,是感人,是相濡以沫,是至高无上的爱!8年恋爱加上28年的婚姻生活,他们共同拥有36个春夏秋冬萧珊 离世后,巴金又独自生活了 33年,他活了 101岁他们的爱情,支撑了他 的一生,直到生命的尽头他再没有感到孤单,萧珊永远活在他的内 心深处,他的世界没有缺少萧珊的影子冰心说,“他最可佩服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的严肃 和专一我们的朋友里有不少文艺界的人,其中有些人都很“风流”, 对于钦慕他们的女读者,常常表示了很随便和不严肃的态度和行为 巴金就不这样,他对萧珊的爱情是严肃、真挚而专一的,这是他最可 佩之一至于他的著作之多、之好,就不用我来多说了,这是海内外 的读者都会谈得很多的。
总之,他是一个爱人类、爱国家、爱人民、 一生追求光明的人,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作家从巴金好友的话中可 以看出巴金对爱情的态度,他是对爱情有理性的,他的爱情观也有了 很的转变,由封闭自己到对爱情的专一回顾岁月,巴金总结爱情的真谛:爱一个人后,要了解,也要开解;要 道歉,也要道谢;要认错,也要改错;要体贴,也要体谅;是接受,而不是忍 受;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问,而不是质问;是倾 诉,而不是控诉;可以随时牵手,但不要随便分手……这样的爱情是永 恒的,是人们所向望的,巴金的爱情真谛教会了后人怎样守护自己的 爱情巴金的爱情是宽容,是理解,他和萧珊正是拥有宽容才变得相 濡以沫,忠贞不渝2、情感的悲剧在巴金的小说中主要描写爱情的有《雾》、《雨》、《电》(爱情三部 曲)、《家》和《春天里的秋天》巴金小说《家》主要是用觉新、觉 慧、觉民的爱情故事来阐述了封建思想对他们爱情的摧残和他们对这 种封建家庭婚姻的不满,这使得《家》的爱情是一种悲剧《爱情三 部曲》是集中体现巴金信仰和追求的一部作品,作品通过一群知识青 年的恋爱和革命生活,着重表现他们反抗黑暗、追求光明、为理想和 信仰而不屈不挠斗争精神。
《春天里的秋天》是巴金基于当时泉州社 会现实创作的小说,讲述了 一个凄楚动人的爱情故事:一位姓林的中 学教师在泉州和他的女学生郑佩容相爱着,但遭到女方父亲的强烈反 对,他俩逃到厦门鼓浪屿但是他们的爱情终难为封建礼教所容,在 短暂的幸福时光过后,郑佩容在母亲的电促下返回泉州,从此音信杳 渺,最终在父母所包办的婚姻中郁郁而终巴金认识到“当一个人被爱情迷住了眼睛的时候,连世界的毁灭、人 类的灭亡也不会得到他的注意了从这可以看出爱情的至高无上,在 巴金小说《春天里的秋天》中这句话得以体现林因为爱瑢而不关心 自己哥哥自杀的消息,林对她的爱超过了一切,他可以为了自己爱的 人不在乎亲人的去世,他此时唯一想到的就是瑢和他对瑢的爱而小 说的许此时就有了巴金的年轻是的思想,在林和瑢的爱情中总是提醒 着林,爱情不是一切二、深论巴金的爱情观1、《家》中的爱情故事巴金的《家》中觉新、觉民、觉慧是主要人物,他们对爱情有矛 盾、有坚守、有勇气体现了他们各自的爱情观念巴金在写他们的爱 情同时也注入了自己对爱情的理念,对爱情的追求和努力争取自己的 爱情觉新:在爱情面前, 他懦弱并坚守所谓的“无抵抗主义 他爱梅表妹, 却为了尽“孝,” 为了不让自己背上 不孝子的罪名,断送的自己与梅表 妹一生的幸福与快乐。
任高老太爷为他选择婚姻的对象!瑞珏被老一 辈的家长逼迫到城外生产,身为丈夫的他竟然无从反抗,结果换来的 结果就是瑞珏的死!高老太爷选媳妇的时候,觉新心中非常抗拒,但 却没有抗议的举动,只是自个儿埋怨对于梅表妹,他想爱却不敢爱 重见梅表妹后,开始心乱如麻一面担心愧疚于瑞珏 ,然而心中却 常有梅表妹的影子在小说里,遇见了梅表妹后,觉新问弟弟应该怎 么做弟弟要他把梅表妹给忘记,毕竟自己已是有老婆的人了,觉新 却心有不满虽然新娘不是自己的爱人,然而他却没有因此而亏待瑞珏 ,还 尽全一个丈夫的责任疼爱老婆,照顾老婆,温柔对待,一切面面具 到梅表妹的去世,自己也尽全力为她准备后事,且绝不马虎觉民:(1) 坚守自己的爱情在面对高老太爷的逼婚下,为了争取自己 的爱情,离家出走, 作 出了反抗最终的结果当然就是胜利2) 爱情至上经常到琴的家给她补习,而渐渐地就与觉慧疏远 了 如此证明了觉民渴望爱情的心3) 矛盾和没有信心虽然他在外和弟弟觉慧大搞一些反封建的 活动,来开导当时内地有着迂腐思想的人们,但在自己家里却又无法 抗拒来自高老太爷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在他对远房亲戚张太太女儿琴 的爱情上表现出一种想爱又不敢爱的情绪 。
但是在心里他却痛苦地想着:“果然能够得到胜利吗?胜利究竟什么 时候才来呢?”觉慧:(1) 勇敢通过他对鸣凤的情,就可看出觉慧的新思想,认为爱 情是没有阶级之别的即使知道会受到老长辈的反对,仍然敢爱鸣凤2) 矛盾他又怀着希望地发出一个疑问:“假使她处在琴姐那样 的环境呢?”说明了他心中存在着的矛盾虽然接受新思想,仍然暗 存阶级之别的封建思路3) 不成熟一心冲动的想要告诉长辈他与鸣凤的感情,不曾考 虑过后果心中对琴有爱慕之情其实是欣赏琴的勇气,绝不是爱情 由此可见,觉慧的心智尚未成熟觉氏的爱情故事写出了巴金对爱情的矛盾心理,在事业和爱情之 间什么是最重要的爱情是需要勇气面对,需要打开心中的大门去用 心体会的巴金用勇气接受了萧珊才会有了幸福之家,这时的他对爱 情有了理性的认识,才有了小说中年轻人对爱情的坚守、有了追求爱 情的勇气和对爱情理解更成熟2、《春天里的秋天》的爱情 《春天里的秋天》不止是一个温和地哭泣的故事,它还是整整 —代的青年的呼吁②我要拿起我的笔做武器,为他们冲锋,向着着 垂死的社会发出我的坚决的呼声“I accuse(我控诉)小说的故事是 十分单—,但那种—唱三叹的苦恋之情的喷发,有—种直逼读者心灵 之感。
故事中的人物个性的诗化因素,大大超过其他的因素除了受 难意识的干扰外,高悬在小说之上的,仅仅是—种超个体的英雄理念 这构成了这小说的结构模式: “受难--挣扎--绝望--求索--殉难爱与 恨,成了作品的基本要素,这种无法排遣的苦恼意识,成了纠缠作者 世界惟—的东西这部小说把巴金对待爱情的态度写得具体形象,巴 金的爱情观就是许的形象特点,他认为爱情不是理性的爱情不会是生 活的全部小说《春天里的秋天》的主人公林的犹豫、猜测多疑让小说的爱 情故事充满了人物心理细节描写,通过主人公林的复杂的心理可以知 道他的爱情观是把爱看得至高无尚,而对待自己的爱情是充满怀疑 林对自己爱的人没有自信,有—点懦弱在小说的最后出现了当林去 找瑢的时候看到—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时,林只是站立在哪看着男人和 瑢慢慢走去,自己在伤心,在心痛这体现了林的懦弱在这—幕发生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99 时他想到的是“自杀”,想到了哥哥的死,想到了自己被瑢的欺骗这 是小说的许出现了,他总是在说林和瑢的爱情没有好结果,他总认为 林为了瑢忘记了友情,为了瑢忘记了他的哥哥许对林的一些抱怨可 以知道,林对瑢的爱是真、知和伟大的,他们的爱是可以忘记一切事, 就好像全世界就只有他们两个人。
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它可以让自己 所有的精力都在彼此的身上在巴金笔下瑢是喜欢喝象血一样红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