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学年运城市重点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艳春1****84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28.04KB
约12页
文档ID:353158315
2024学年运城市重点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1/12

2024学年高一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物体a、b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s时,a、b速度方向均发生改变B.t=4s时,a、b相距0 mC.前4s,a、b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前4s,a与b的加速度大小始终相同2、水平转台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A和B,A、B与转轴距离分别为、,当转盘和物块绕竖直转轴匀速转动时,物块与转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  )A.A线速度比B线速度大 B.A角速度比B角速度大C.当转速增大时,A比B先滑动 D.当转速增大时,B比A先滑动3、甲、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0时,乙物体在甲物体之前一定距离处,则两个物体运动的x-t图象应是(  )A. B. C. D.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能有力的作用B.物体发生形变时,其重心位置一定不变C.由F=kx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D.形状规则的物体,其几何中心不一定与其重心重合5、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大小决定的;近代物理学认为,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重力加速度决定的.关于自由落体中的重力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加速度大B.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加速度小C.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D.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变化6、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B.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作质点C.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D.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x﹣t和乙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为匀速直线运动,乙为匀加速直线运动B.6s内甲的路程为16m,乙的路程为12mC.0~2s内与4s~6s内,甲的速度等大同向,乙的加速度等大同向D.甲、乙均在3s末回到出发点,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均为4m8、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A.vc=3m/s B.de=3m C.vb=m/s D.从d到e所用时间是4s9、一斜劈M静止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其斜面上放一滑块m,若给滑块m一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则滑块m正好保持匀速下滑如图所示,现在滑块m下滑的过程中再加一个作用力,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在滑块m上加一竖直向下的力,则滑块m将保持匀速运动,地面对M无静摩擦力的作用B.若在滑块m上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则滑块m将做加速运动,地面对M无静摩擦力的作用C.在滑块m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则在滑块m速度减为零前地面对M有向左的静摩擦力的作用D.在滑块m上加一个垂直斜面向下的力,则滑块m将做减速运动,在滑块m停止前地面对M有向左的静摩擦力的作用10、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D.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11、A、B两质点沿同直线向同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的初速度为3m/s,加速度为2m/s2,B的初速度为6m/s,加速度为1 m/s2,初始时B在A后,相距L,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若L=1.1m,A、B相遇一次 B.若L=1.1m,A、B相遇二次C.若L=1.5m,A、B相遇一次 D.若L=1.m,A、B不可能相遇1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着一副扑克牌,总共54张,每一张牌的质量都相等,牌与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最下面一张牌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也都相等.用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按压第一张牌,并以一定的速度水平移动手指,将第一张牌从牌摞中水平移出(牌与手指之间无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A.第1张牌受到手指的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B.从第2张牌到第54张牌之间的牌不可能发生相对滑动C.从第2张牌到第54张牌之间的牌可能发生相对滑动D.第54张牌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已知一个质量m的小物块静止在解面上,如图所示,试着画出它的受力分析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物块共受到_____个力的作用;(2)它所受的重力的方向_________支持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3)它所受的是______摩擦力,方向_____________14、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0-2s内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m/s2,0s-6s内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__________m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摩擦力之后,通过观察沙堆的形成测出了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研究的过程如下:研究小组通过观察沙堆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由漏斗落下的细沙总是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小圆锥体,继续下落时,细沙沿圆锥体表面下滑,当圆锥体的母线与底面夹角达到一定角度时,细沙不再下滑,如图所示.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小组得出结论:沙堆的形成与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有关.该小组只用一把皮卷尺就测定了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假定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1)该小组必须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2)动摩擦因数与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22分)16、(12分)如图所示,一压缩的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滑块相接触但不连接,滑块质量为m,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A点左侧地面光滑,AB的长度为5R,现将滑块由静止释放,滑块运动到A点时弹簧恢复原长,以后继续向B点滑行,并滑上光滑的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BC,在C点正上方有一离C点高度也为R的旋转平台,沿平台直径方向开有两个离轴心距离相等的小孔P、Q,旋转时两孔均能达到C点的正上方.若滑块滑过C点后进入P孔,又恰能从Q孔落下,已知物体通过B点时对地面的压力为9mg.求:(1)滑块通过B点时的速度vB;(2)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Ep;(3)平台转动的角速度ω应满足什么条件.17、(10分)汽车以1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在0.8 s后才能作出反应,实施制动,这个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若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 m/s2,从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到刹车后汽车完全停下来,汽车所通过的距离叫刹车距离.求:(1)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2)刹车后汽车行驶的距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D【解析】由图象可知,前4s,a的速度都为正,b的速度都为负,所以t=2s时,a、b速度方向均没有发生改变.故A错误.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t=4s时,a、b相距△x=×4×5−(−×4×5)=20m.故B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前4s,ab的加速度方向都发生了变化,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前4s,a与b的加速度大小始终相等,方向始终相反,故D正确.故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道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2、D【解析】AB.两物块随转盘一起转动,角速度相等,由可知,因B的转动半径大,则B的线速度比A的线速度大,故AB均错误;CD.当物块随转盘转动即将相对滑动时,由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可知临界角速度为因B的转动半径大,则B物体的临界角速度较小,即B比A先滑动,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3、C【解析】位移时间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由于甲的速度较大,所以甲的斜率较大,BD错;纵坐标表示位置,乙在甲的前面,可知A错;4、D【解析】A.互相有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相互接触,比如磁铁吸引铁钉,故A错误;B.物体发生形变时,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所以其重心位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故B错误C.由: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成正比,故C错误; D. 重心分布与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形状规则的物体,其几何中心不一定与其重心重合,还要看质量分布情况,故D正确5、C【解析】AB、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处的位置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故A错误,B错误;CD、重力加速度是物体只受重力时产生的加速度,表示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而不是速度的变化,故C正确,D错误故选:C6、D【解析】质点是理想化模型,如果物体自身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物体运动不影响时,可以将物体看做有质量的点,就是质点A.质点不一定是体积小,若小的物体的体积和形状对研究有影响,就不能看做质点,故A错误;B.大的物体当自身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时,也可以看做质点,故B错误;C.机械运动需要考虑物体自身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例如研究齿轮的转动,齿轮就不可以看做质点,故C错误;D.质点是理想化的模型,是对物体的抽象科学,故D正确。

点睛】能够把物体看做质点,关键在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可以忽略7、BC【解析】解: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而图甲中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作周期性变化,则甲做的不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中物体的加度速度大小和方向作周期性变化,乙做的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甲前2s内路程为4m,第3s内路程为4m,第4s内路程为4m,最后2s路程为4m,总路程为16m.乙的路程为S=2×m=12m.故B正确.C、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0~2s内与4s~6s内,甲图中两段图象平行,速度等大同向.0~2s内与4s~6s内,乙图中两段图象平行,加速度等大同向.故C正确.D、甲在3s末位移为零,回到出发点,而乙的位移为6m,没有回到出发点.故D错误.故选BC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位移﹣时间图象中斜率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位移判断物体是否回到出发点.位移图象根据路程与位移的关系求出路程,速度图象根据“面积”求出位移.点评:对于速度﹣时间图象往往根据“面积”求位移,根据路程与位移的关系求路程.而位移图象能直接位移,要分析运动情况,根据路程与位移的关系求路程.8、A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突破口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