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垂涎三尺的德国镜头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7.50KB
约20页
文档ID:34512564
垂涎三尺的德国镜头_第1页
1/20

垂涎三尺的德国镜头1.Pentacon(潘太康) ,这是最物美价廉的东德镜头2.Carl Zeiss Jena(简称“CZJ ”) ,是现在保有量最大,能出一流照片的镜头,东德品牌3.Meyer(梅耶) ,是出片特别细腻,高光层次保留得最好,色彩清淡,很接近西德风格的一类镜头4.Contax(康泰时) ,被人们认为最纯正的西蔡司头,出片锐度高,色彩纯正且有着很高的饱和度,焦外过渡自然,用料足,加工精,远胜日系镜头的产品西德名品,日本也有制造,且量还很大5.Shneider(施耐德) ,带有传奇色彩的镜头常常被人们誉为“真水无香” ,锐度相当高,最多的产品为 M42 口的,此外还加工 QBM 口与莱卡 M 口,色调偏于真实还原一路,有着不可言说的妙味6.Rollei(禄莱) ,禄莱自己不生产镜头,蔡司为其设计出后来名赞天下的 HFT 镀膜(高保真镀膜) 7.Voigtlander(福伦达) ,产地最为复杂本来是西德名镜,因为市场策略失误,后来收归禄莱麾下,早期多为雷丁娜卡口,最近对焦距离变态地远,所以不太实用,但其成像品质一流,不在禄莱之下8.Leica(莱卡,或徕卡) ,顶机相机,顶机镜头,西德产品,世界顶级的标志。

9.ENNA,西德镜头,产量不多10.ISCO,西德镜头,据说是施耐德分厂,镜头产量不多11.ZF、ZA,是日本确善能打上了 Carl Zeiss T*标志而专门为尼康与索尼相机加工的蔡司镜头镜片结构与镀膜工艺不差,层次也好,但比照着康泰时还是差的是味道,且价格不低,当然还是远超纯日本产的尼康佳能一类的镜头的12.斯坦海尔:一种怪异的品牌,但据说里面大量使用非环保的稀土元素加工镜片,因此出片的味道有相当特别的味道,但此头的镜片多数都有脱膜现象,不影响正常使用13.肖特:很有名的西德品牌德国镜头的最大特征——浓烈泛黄,但不是亮黄,颇似陈黄,很有中世纪的色彩!仔细瞅瞅之下,却不似黄,而是由一层层绵延不绝的中间色彩集合而成,层次的过渡致密无间,远看泛黄,近看或者放大就不觉得了再就是浓郁之中的通透,所谓黑中有黑,白中有白,绝非那种死黑死白焦内锐但不是太锐,焦外柔但不是太柔,亮部泛黄介乎明黄与土黄之间暗部泛紫比酱紫轻点的紫,由于亮部和暗部存在对比色的偏色情况所以有一种像油画绘画技法的感觉,现场感强拍彩色时:色彩有种克制的感觉不过火,不张扬成像细致反差适中说到 油润我想是成像细腻和明暗中的对比造成的。

是对比度不是反差成像耐看,厚重.色彩和层次过镀自然,锐中有柔,柔中带锐,平衡感好,绝对不是傻锐和夸张的色彩表现一.德头的体系我们所说的德头,并不是现存的西德生产的镜头,包含的内容其实是很多的如果从国籍上说,包含有历史上的民主德国(东德) ,联邦德国(西德) ,主要是这两个国家生产的镜头但期间还有其它国家代工镜头,比如瑞士罗马尼亚等国家,一般也打上 Carl Zeiss 的标牌,所以也算是德头系列此外,西蔡的禄莱系列后来主要生产基地转移到新加坡,所以新加坡也算是一个而东德的潘太康的变焦镜头日本韩国也曾代工,这样两个国家的标志为 Carl Zeiss 或 Pentacon 的镜头也不能不算是德头康泰时一直是西蔡的正宗,但康泰时就分为本国产与日本产两类,其标志是 G 或 J,例如 MMG,AEG 就是德国原产的,而MMJ 与 AEJ 就是日产的当然德国的镜头制作技术也曾流传到前苏联去,但俄头毕竟与日头不同,但也德头的区别也相当大,所以对于俄头似乎还不适宜归到德头这个大类中来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明晰的概念了德头系列所包含的国度大概有东德西德罗马尼亚与瑞士等国家新加坡日本韩国二.德头的品牌我们所知道的德国镜头的品牌有哪些?1.Pentacon(潘太康) ,这是最物美价廉的德头,东德品牌。

2.Carl Zeiss Jena(简称“CZJ” ) ,是现在保有量最大,但已经不再生产,将来最容易升值,且价格合理,能出一流照片的镜头,东德品牌3.Meyer(梅耶) ,是出片特别细腻,高光层次保留得最好,色彩清淡,很接近西德风格的一类镜头东德早期名品,后来被 Pentacon 收购,早已停产,现在已经在涨价4.Contax(康泰时,或被译作康泰克斯) ,被人们认为最纯正的蔡司头,其实应该说是最纯正的西蔡头镜头上打印着 Carl Zeiss T*的标志,确实是西蔡正统,出片锐度高,色彩纯正且有着很高的饱和度,焦外过渡自然,用料足,加工精,远胜日系镜头的产品西德名品,日本也有制造,且量还很大5.Shneider(施耐德) ,带有传奇色彩的镜头常常被人们誉为“真水无香” ,锐度相当高,最多的产品为 M42 口的,此外还加工 QBM 口与莱卡 M 口,色调偏于真实还原一路,有着不可言说的妙味,但初学未必能真切体会得出在做工上,只能超出康泰时而绝对不会在康泰时之下,是目前超值而日后升值可能最高的镜头6.Rollei(禄莱) ,原产德国,本来是相机品牌,但相机得有镜头,禄莱自己不生产镜头,由蔡司加工,蔡司为其设计出后来名赞天下的 HFT 镀膜(高保真镀膜) ,所以其品质更在康泰时之上,以生产双反相机为最有名,也生产单反相机。

后来在新加坡建厂,因为德国本土的真空镀膜炉发生大爆炸,所以后来的 HFT 镀膜镜头一般都为新加坡产7.Voigtlander(福伦达) ,产地最为复杂本来是西德名镜,因为市场策略失误,后来收归禄莱麾下,早期多为雷丁娜卡口,最近对焦距离变态地远,所以不太实用,但其成像品质一流,不在禄莱之下禄莱在新加坡建厂后,此镜头也常常见到新加坡出产的,现在日本玛米亚与确善能多有代工或仿造其镀膜为红色字的 Color(真彩镀膜) ,但我怀疑其实就是 HFT 镀膜,其产品与禄莱几乎一样,镜片组设计,机构结构与外型都不变,只是品牌不同而已,但相对于禄莱价格要低,是用家的首选8.Leica(莱卡,或徕卡) ,顶机相机,顶机镜头,西德产品,世界顶级的标志9.ENNA,西德镜头,产量不多,不太了解10.ISCO,西德镜头,据说是施耐德分厂,不知真假,镜头产量不多,不太了解11.ZF、ZA,是日本确善能打上了 Carl Zeiss T*标志而专门为尼康与索尼相机加工的蔡司镜头镜片结构与镀膜工艺不差,层次也好,但比照着康泰时还是差的是味道,且价格不低,当然还是远超纯日本产的尼康佳能一类的镜头的(人人观点) 12.斯坦海尔:一种怪异的品牌,但据说里面大量使用非环保的稀土元素加工镜片,因此出片的味道有相当特别的味道,但此头的镜片多数都有脱膜现象,不影响正常使用。

能弄到好品相的可为收藏品,应该是一种毒物市场保有量很小13.肖特:很有名的西德品牌,但本人接触不多,没有发言权三.德头的选择(一)初级1.一只头的选择我是一个穷人,除了会拍照已经一无所有我特别喜欢德头出片的味道,我除了没有多少钱,购不起特别贵与特别多的镜头外,我还有一个偏好,就是喜欢一头走天下我还相当看重镜头成像的质量,要物美价廉的一个镜头,怎么选择?回答:PB 口的 Pentacon2.4/50MC 饼干镜头此头有三种版本,第一种是塑料对焦环与塑料光圈环的那种第二种是金属光圈环与橡胶对焦环的那种,第三种是金属光圈环与金属对焦环的那种,我比较倾向选择下面的两个版本,用料实,做工好选择这个饼干头的几个理由(我指的是第二或第三个版本):(1)用料实,潘太康镜头中用塑料的是很多的,而小小的饼干头用全金属的实在是非常实惠的,毕竟使用时不用过份担心,而且全金属的东东手感也是非常地好2)价格是真便宜,原装头 400 元左右就弄到好成色的改口后一般也不超过 700 元,这可是实用镜头中少见的低价位了3)出片质量相当让人满意了此镜头是天塞结构的改进型,原天塞结构是四片三组,这个头优化成五片四组,比传统的天塞鹰眼有着更好的焦外。

4)镜头小巧,是真正拍照用家的选择真正的拍照以低调为上,并不以炫耀装备为目的,这小镜头用来抓拍偷拍都非常方便5)对焦环设计相当合理,对焦环几乎可以转动一圈,就是不装裂像屏,不看对焦指示也能准确合焦对焦行程越长的镜头其对焦的精度就会越高6)色彩还原好,德味儿非常足此头弱点:(1)毕竟是天塞结构,光圈做得还不够大,能达到 2.4 的光圈就是不小的进步了,一般也只能达到 F2.8 左右2)大光圈下的锐度还不是很高,放大原片看,中心的锐度非常不错,可以与任何一只牛头比高下,但四周的分辨率下降得相当厉害,当然收小二到三档光圈后就非常不错了,另外中心锐度高四周锐度低正好适合突出主体,这也得看怎么使用了3)对于高光与暗部细节的捕捉还未完全尽如人意,在德系镜头系统中属于普通一路,但与日系镜头比,当然有着很强的优势(只是你别拿德头与尼康标头比锐度就行,不然德头只只得被比死) [参考]如果饼干头不能得到,我们也可以选择 Carl Zeiss Jena 2.8/50,此头俗称“鹰眼” ,是最为典型的天塞结构,四片三组,单膜这款头有好多种款式,绿字版,红字版,斑马版,白银版,饰皮版等不一而足而天塞镜头之所以被人们称为“鹰眼” ,说明其成像相当锐利,像苍鹰的眼睛一般看得非常清楚。

可以这样说,天塞镜头是目前我们所接触到成像可以接受的镜头中镜片组最简单的镜头了,而且这镜头一般全是单膜的,但为什么却有着这样高的锐度呢?这也与其光学结构简单有关,镜片越少,其反光面也就相对越少,而在过去的年代中,没有多层镀膜,最终影响成像的往往并不是镜头的光学结构,却常常是镜头内部的消光与镜片对外界杂光的反射控制得不佳而镜片少则受杂光的反射也就相对少得多,多出一片镜片来就等于多出两个反射面来,那时并没有什么 T*,MC 或 HTF 这些高级的镀膜方式,光线的透过率是大打折扣的,所以简单却最好所以几片镜片就解决了大问题,这种天塞结构至今还应用的照相机镜头的设计中,百年天塞,百年经典,此话一点儿不假天塞鹰眼镜头的最大优点是中心锐度非常高,收小了光圈后其成像无可挑剔,反差控制得也相当不错,且有着更浓郁的德味儿,色彩沉厚,细节丰富但此镜头也有着一些弱点,比如成像的四周的分辨率下降得是相当厉害,比上边提到的小饼干四周的分辨率更低焦外显得生硬,有着很强的二线性最大光圈还有点儿小,最近对焦还稍显远些但,几百元钱的镜头还能希求它什么?2.三只头的选择如果你还有富余的钱,并且还想再深入地体会一下德头的味道,那么不妨用下面的任意一种组合。

A.PB 口三兄弟广角:PB 口的 Carl Zeiss Jena2.8/28(或者 Pentacon2.8/28) 此头虽然铭牌上并未标出是什么结构,但其实就是 Flektogon 的反望远结构,是东蔡很成熟的广角设计,以锐利见长,难点是光圈不能做得太大,对于变形的控制还没有达到最佳,但此结构已经延续多年,一直是人们认为相当成熟的结构,且近拍能力很强,一般都可以离被摄物很近的距离去拍照而这只镜头表面有打有 Carl Zeiss Jena P 标志的,有打着 Pancolar 标志的,据 UU 的观察,二者应该为同一种东西,只是铭牌的不同而已(当然 UU 并没有根据,也只是据其外形与做工来推测,而且二者的成像我也没有看出差别来) 但这只镜头最好能找到未被别人拆开的那种,关键是后口不被打开的,这样精度就能得到保证,如果其精度有保证的话,其出片的锐度将很高当然如果你喜欢 CZJ 的标志,就得多花些钱了,这也是名牌效应使然下图所示就是 Carl Zeiss Jena 2.8/28MC 镜头正面图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就是,这款头无论打什么标,但全分为橡胶对焦环、金属光圈环与塑料对焦环塑料光圈环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