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措施考试题目:1,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存在哪些重要的差别?如何理解两者之间不存在好坏优劣之分?请阐明理由答:差别:(1)从哲学基本上来看,定量研究是实证主义,而定性研究是人文主义;(2)从研究范式上来看,定量研究是科学范式,而定性研究是自然范式;(3)从逻辑过程上来看,定量研究是演绎推理,而定性研究是归纳推理;(4)从理论模式上来看,定量研究是理论检查,而定性研究是理论建构;(5)从重要目的上来看,定量研究是拟定有关关系和因果联系,而定性研究是进一步理解社会现象;(6)从分析措施上来看,定量研究是记录分析,而定性研究文字描述与阐释;(7)从重要方式上来看,定量研究是实验,调查,而定性研究是实地研究;(8)从资料收集技术上来看,定量研究是量表、问卷、构造观测等,而定性研究是参与观测、深度访问等;(9)从研究特性上来看,定量研究是客观,而定性研究是主观理解: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在社会研究者结识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她们所能回答的问题不同,回答问题的方式也不同可以说,她们发挥着各不相似的作用对于有些研究情境和研究问题而言,最合适的方式或许是定量研究;但与此同步,另某些研究情景和研究问题则只适合采用定性研究的方式进行探讨。
2. 研究课题的可行性是什么意思?(选题遵循的原则或原则)这种可行性与重要性,创新性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1)答:研究课题的可行性指的是研究者与否具有进行或完毕某一研究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换句话说,就是指研究者在既有的主、客观条件下去从事这项研究行不行得通 (2)答:重要性是最基本的原则;独特性是在重要性的基本之上提出的新的原则;可行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问题选择中的决定性原则;也就是说,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在其中起着至关中的作用,一项不具有可行性的研究课题,无论其多么的有价值,多么有新意,最多也只能是“伟大的空想”罢了,一方面就要考虑研究课题的可行性,才干进一步去考虑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和创新性3. 指出下列例题中的分析单位;例1:女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比男人长,由于女人在家庭之外工作的时间比男人短,年轻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比老年人平均少30分钟(个人)例2: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的消费水平略高于父母;相比之下,非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子女消费水平则与父母相称家庭)4.试对概念“越轨行为”、“上进心”、“媒介接触”、和“生育意愿”进行操作化答:对“生育意愿”概念进行操作化生育意愿是指人们对于生育问题的见解、态度和倾向。
生育意愿重要波及五个问题:一是生育的目的,即为什么要生育子女;二是对生育的数量的见解,即生育几种子女为抱负的数目;三是有关子女性别的见解,即但愿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四是对生育时间的见解,即何时生育为合适,五是非原发性生育意图,即由于外界刺激而产生的生育或不生育的意图,目前有关生育意愿的主流调查研究,基本以这五个问题覆盖调查的维度 综上,可以将生育意愿操作化为指标框架如下:重要维度子维度具体指标生育目的精神慰藉养老送终家庭稳定传宗接代增长劳动力家族兴旺顺其自然继承财产其她生育数量012345及以上,但自我主观上有上限越多越好顺其自然无所谓性别构成全男全女男多女多顺其自然无所谓生育时间女性生育方越早越好15周岁如下15-17周岁(因育龄是指15-49周岁)18-19周岁20-21周岁每两周岁为一档到49岁50周岁及以上顺其自然无所谓男性生育方越早越好15周岁如下15-17周岁(因育龄是指15-49周岁)18-19周岁20-21周岁每2周岁为一档,到49周岁50岁及以上顺其自然无所谓非原发性生育图遭到舆论压力后与否会生育遭到舆论压力后与否会停止生育遭到宗教压力后与否会生育遭到宗教压力后与否会停止生育遭到政策、法规压力后与否会生育遭到政策、法规压力后与否会停止生育避孕失败后与否会生育(合乎主观意志的受孕状况下)避孕失败后与否会生育(违背主观意志的受孕状况下)与否会进行替代孩子死亡的生育与否会因追求事业导致在达到抱负生育数量之前不再继续生育与否会因追求收入导致在达到抱负生育数量之前不再继续生育与否会因挣脱抚养孩子责任导致在达到抱负生育数量之前不再继续生育与否会因其她竞争性因素导致在达到抱负生育数量之前不再继续生育(2) 对概念“上进心”进行操作化“上进心”是指一种人不满足于现状,力求不断超越自己已获得更大的成功的一种进取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重要维度:(1) 学习上积极上进(2) 生活上积极向上(3) 工作中积极努力其中每个维度上又可以分为“思想上”和“行动上”两个子维度重要维度子维度具体指标学习上积极上进思想上与否拥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与否乐意勤工俭学与否乐意参与各类证书的考试对学校各社团活动的态度和见解对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的态度和见解对考研,考公,留学的态度和见解行动上与否制定了具体的学习筹划对课余时间与否有明确的安排与否积极寻找并参与多种兼职工作与否积极参与了各类学科竞赛实际参与的各类证书考试的次数在校时间学习外语的种类每周花在学习外语上的时间考试不及格的次数在校期间与否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实习工作生活中积极向上思想上与否拥有明确的生活目的与否自己乐意承当购房,买车的费用对于啃老族的态度和见解对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见解行动上每周参与运动健身的时间平时观看的电视节目的类型每天起床,入睡的时间平时阅读的课外书类型每周花在网上打游戏、聊天等的时间工作中积极努力思想上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有明确的规划对自己现阶段工作的满意限度对升职加薪的态度和见解与否乐意自己进行创业与否乐意参与除正职外的其她兼职工作行动上与否积极的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每月加班的次数与时间周末没有工作的时间安排与否积极与上司,同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否积极祈求参与公司的员工培训 5. 抽样设计的基本原则?答:(1)目的性原则 (2)可测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经济性原则6. 问卷的封面信中应阐明哪些内容?答:(1)要阐明调查者的身份,即阐明“我是谁”。
(2)要阐明调查的大体内容,即“调查什么” (3)要阐明调查的重要目的,即“为什么调查” (4)要阐明调核对象的选用措施和对调查成果保密措施7. 安排问卷中问卷的顺序时,应按照什么样的规则?并阐明这样做的理由何在?答:(1)把简朴易答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复杂难答的问题放在背面问卷最开头的几种问题一定要相称简朴,回答起来一定要非常容易这样可以给回答者一种轻松的,以便的感觉,以便于她们继续填答下去如果一开始填写,回答者就感到很费力,很难填写,那么就会影响她们的情绪和积极性 (2)把被调查者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她们感到生疏的问题放到背面这是由于,任何人对自己熟悉的的事物总会谈些见解,说出些因此然来;而对不熟悉的事物,则往往难以开口,说不出什么来如果以被调查者熟悉的内容为开头,就不至于使调查一开始就卡住而无法进行3)把能引起被调查者爱好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容易引起她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背面开头的问题可以引起被调查者的注意力,引起她们对填答问卷的爱好,那么调查便也许较顺利的进行;相反,如果开头部分的问题比较敏感,一开始就直接触及人们的心灵深处,触及有关道德,伦理,政治态度、个人私生活等方面的问题,那么,往往很容易导致被调查者产生强烈的自我防卫意识,而这种意识则会引起她们对调查问卷的反感,有碍她们对调查的合伙,阻碍调查的顺利进行。
(4)一般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意见、见解方面的问题这是由于行为方面的问题波及的只是客观地、具体的事实,因此往往回答比较容易;而态度、意见方面的问题则重要波及回答者的主观因素,多为回答者思想上的东西、内心深处的东西、更不容易在陌生人面前表露的东西如果一开始就问这方面的问题,常常引起被调查者心理上戒备情绪和反感情绪,引起较高的拒答率 (5)个人背景资料,一般放在开头,但有时也可以放在结尾这是由于,个人背景资料是事实性的,也十分容易回答,同步她们一般都是社会调查中最常用、最重要的自变量,如果一份资料缺少了这些变量,事实上她们也就成了废卷因此,只要调查的内容的内容不波及比较敏感的问题,并在封面信中做出较好的解释和阐明,这一部分问题最佳放在问卷的开头,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个人背景资料是除回答者姓名以外的其她的重要个人特性(例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限度、职业等)也属比较敏感的内容,因此不适宜放在开头,而适合放在末尾8. 文献研究优,缺陷答:长处:(1)无反映性(文献研究不会打扰研究对象,也不会对这些研究对象发生影响,由于多种形式的文献研究都不需要直接同人打交道,而只是运用和分析那些业已存在的文字资料、数据资料以及其她形式的信息材料.) (2)费用低,省钱省时。
文献研究比一项大规模调查、历来严格的实验或一项进一步研究的实地研究所需要的费用要少得多由于它所用的资料往往只需要通过借阅,复印的方式即可得到,不需要大批的调查员,也不需要特定的设备和仪器,研究者只要独自一人就可以进行,只要有相应的文献资料可以查阅和收集到 (3)可以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例如我们研究某一历史时期的人们或事件,而那些人们早已离开人世,这些事件早就成为了历史此时,眼采用其她的研究措施是不也许的,因此只有文献研究才干协助做到这一点,只要我们可以找到足够的与这些人们或事件有关的文献材料 (4)适于作纵贯分析由于调查、实验、观测等措施所研究的都是现实的情景,因而往往难以用来进行纵贯研究或趋势研究文献研究在这方面则有着它独特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流逝,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或多或少总会以多种不同的文献形式记录和描述下来 (5)保险系数相对较大研究者在进行一项调查时,由于设计不周密或准备不充足,导致成果不抱负,但是如果重做则会耗费双倍的时间和经费,在用其她研究措施时很有也许会浮现许多的意外而导致成果不抱负,但在内容分析中,弥补过错比其她研究要容易得多,只需要对你所用的资料进行重新编码或进行记录解决,而不用某些从头开始) 缺陷:(1)许多文献研究的质量难以保证。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文献,都不可避免的隐含着由于个人的偏见,作者的主观意图以及形成文献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多种偏误,从而会影响到文献资料的精确性、全面性和客观性,影响到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