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标-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核心路由器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58MB
约93页
文档ID:32445906
国标-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核心路由器_第1页
1/93

ICS 33. 040 . 40M 32 Y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 T 1 097-2009代替 YDFF 1 097"-2001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核心路由器Equip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Core router2009-06-1 5发布 2009-09-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YD厂r 1 097 —2009目 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4核心路由器功能要求 135接口类型及特性 156通信规程 227协议要求 258安全性要求 539性能指标要求 5310定时和同步要求 5511操作管理维护要求 5812硬件要求 6513软件要求 6514机械结构与工艺要求 6615过流过压保护要求 6716环境要求 6817电源与接地要求 70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SDH 上传送口的技术要求 72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在 ATM上支持传统口及地址解析 (ARP) 的技术要求 79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区分业务 87刖 吾 本标准代替YD/T 1097-'2001《 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 ——高端路由器 》 。

本标准与 YD/ T 1097--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由《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高端路由器》修改为《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核心路由器 》 ;——修改了对核心路由器的界定(见第1章):——在功能要求中增加了 MPLS、 QoS、 IPsec及 VPN等功能要求 (见第 4章 );——第 5章新增 10GE、 10GPOS 接口要求 (见 5. 2. 3节 ),删除 E3接口 (2001 年版的 5t24节 );——在协议要求中增加了 MPLS要求 (见 7. 7节 ),增加了 IPsec 协议要求 (见 7. 8节 ),增加了 VPN要求 (见 7. 9节 );——增加了安全性要求 (见第 8章 );——在性能指标中增加或修改以下技术指标:将系统双向交换容量改为 60Gbit/ s,删除对吞吐量的指 标要求,删除对丢包率的指标要求,删除设备处理能力的要求,增加对 BGP、 IGP邻居的数量要求,增 加对标记交换吞吐量、标记交换转发延迟指标 (见第 9章 );——删除关于 IPv6的参考性附录 (2001年版的附录 D) 本标准是 《 支持 IPv4的路由器设备 》 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的标准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1. YD/ T 1096 —2009 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边缘路由器;2. YD / T 1097-2009 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核心路由器;3. YD/ T 1098 —2009 路由器设备测试方法边缘路由器:4. YD/ T 1156-2009 路由器设备测试方法核心路由器。

与本系列标准相关的标准还有 《 支持口 v6的路由器设备 》 系列标准,该系列的标准结构和名称如下:1. YD,'T 1452 —2006 IPv6 网络设备技术要求 ——支持 IPv6 的边缘路由器;2. YD / T 1453 — 2006 IPv6网络设备测试方法~支持 IPv6的边缘路由器;3. YD / T 1454 — 2006 I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支持IPv6的核心路由器;4. YD / T 1455 — 2006 IPv6网络设备测试方法一支持 IPv6的核心路由器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 C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辉、高巍、马科、马军锋、赵锋、刘述、唐浩 本标准于 2001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ⅡYD仃 1097 —2009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核心路由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核心路由器的技术要求,包括功能特性、通信规程、协议要求、路由协议、接口类型 及特性、性能指标要求、定时和同步要求、可靠性和可用性要求、操作维护功能以及安全、环境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支持口 v4的核心路由器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 T7611 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GB/T 20185-2006 同步数字体系设备和系统的光接口技术要求YD/ T877-1996 同步数字体系 (SDH) 复用设备和系统的电接口技术要求YD/ T 976-1999 B. ISDN 用户一网络接口 (UNI) 物理层技术规范YD / T 1061-2000 SDH 上传送口的 LAPS 技术要求YD / T 1177-2002 IP 组播路由协议YD/ T 1162 . 1--2005 多协议标记交换 (MPLS) 技术要求YD/ T 1358-2005 路由器设备安全技术要求一中低端路由器 (基于 IPv4)YD/ T 1359-2005 路由器设备安全技术要求一高端路由器 (基于 IPv4) 基于边界网关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的虚拟专用网 (BGP/ MPLSVPN) 技术YD/ T 1476-2006要求YD厂 r 1466-'2006 IP安全协议 (IPSec) 技术要求YDN 052 —1998 B-ISDN ATM 层技术规范YDN 053 . 4-1998 B. ISDN ATM 适配层 (AAL) 类型 5技术规范YDN 067-1998 ATM 交换机设备技术规范YDN 081-1998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DSS2 技术规范一用户呼叫控制部分 (点到点 )YDN082-1998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DSS2技术规范一用户呼叫控制部分 (点到多点 )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B. ISDB)2 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 (DSS2) 技术规范YDN 083·卜1998一适配层第一部分:业务特定面向连接协议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B. ISDB)2 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 (DSS2) 技术规范Y】)N 083-3 —1998 —适配层第三部分:支持用户一网络接口YDN099 — 1998 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YDN 120 —1999 光波分复用 (WDM) 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IEEE802 . 1Q(1998) 虚拟桥接局域网 (VLAN) IEEE802 . 2/ 3(1985) 局域网协议标准IEEE802 . 3ab(1999) 用于操作在 4对 5类线平衡铜缆上的 1000BASE-T 物理层参数和规范1YD厂r 1 097-2009IEEE802 . 3ae 10G 以太网标准IEEE802 . 3u 百兆以太网标准 (100Base-TX) IEEE802 . 3z(1998) 千兆比以太网标准 (1000Base. LX/ 1000Base-SX) r11J_T E. 164(1993) 国际公用电信编号计划rrU-T G.704 用于 1544 、 6312 、 2048 、 8448 以及 44736 kbit/s系列的同步帧结构ITU . T G707(1996) 用于 SDH的网络节点接口 ITU . T G782 SDH设备的类型和总体特征 rru-T G; 783(1991) SDH 设备功能组特性rrU-T G784 同步数字体系 (SDH) 的管理删. TG804 ATM 信元到 PDH 的映射rru_T G832 34368kbWs 信号虚串联的有效负载类型代码 Ⅱu . Ti. 432(1995)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B. ISDN)用户网络接口物理层规范 皿TF RFC768(1980) 用户数据包协议IETFRFC791(1981) 互联网协议IETF RFC792(1981) 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IETF RFC793(1981) 传输控制协议 IETF RFC795(1981) 服务映射 IETFRFC796(1981) 地址映射IETF RFC826(1982) 以太网地址解释协议 (ARP) IETF RFC922(19847 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