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英汉谚语性别歧视的对比研究

凹**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69KB
约2页
文档ID:163573106
英汉谚语性别歧视的对比研究_第1页
1/2

英汉谚语性别歧视的对比研究摘 要:性别歧视在英汉谚语中都有明显的体现,本文从女性社会家庭地位,道德品质,才智容貌和婚嫁四个大的方面归纳分析体现女性歧视思想的英汉谚语,并简单阐述其产社会根源正确认识此类语言现象,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恰当使用谚语 关键词:谚语 性别歧视 社会语言学   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女性因社会地位、生活方式、价值标准等不同于男性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特征,谚语无疑会折射出这一特征,反映出各种歧视女性的思想下面将对比研究英汉谚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1. 关于女性地位的谚语   由于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期甚至是当今的某些国家,女性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因此在社会和家庭中都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形成了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 1.1女性社会地位   在封建社会的中国,男孩子出生为“弄璋之喜,梦熊之喜,天降麒麟,麟趾呈祥贺生子”而女孩子出生则为“弄瓦之喜,明珠入艳,喜添金雏,风声清贺生女”璋/瓦分别象征男子的高贵与女子的卑微在西方莎士比亚就在其著名的《哈姆雷特》中提到: “Frailty, the name is woman.”诸如此类的谚语还有: 1) Man, woman and devil are the three degrees of comparison. 2) 稻草男儿抵得金玉女子 1.2女性家庭角色 1) If the husband be not at home, there is nobody. 2) 打老婆,骂老婆,手内无钱卖老婆。

第1句表明女性在家庭中惟独依附于男人第2句则表明男性地位凌驾于女性之上,对妻子打骂也是情理之中,更甚把妻子商品化,丈夫可以买卖妻子 2. 关于女性道德品质的谚语   中英文谚语对女性的道德品质的评价大都是丑化和贬低的,认为女性贪婪、虚荣、多情是邪恶的根源,是红颜祸水例如: 1) Women are the snares of Satan. 2) 男子心,海一样深,女人心,一枚针 3.关于女性才智与容貌的谚语   关于女性容貌的谚语 “Good food, Delicious women”, 跟中文的“秀色可餐”有所雷同其他类似的谚语还有: 1) When an ass climbs a ladder, we may find wisdom in women 2) 女子无才便是德 4.关于婚姻的谚语   婚嫁是非常的重要的文化,婚姻在女性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角色,从众多关于婚嫁的谚语中,我们能够体会出对女性的歧视,例如: 1) Marry your son when you will and your daughter when you can. 2) 忠臣不侍二主,烈女不跟二夫。

  婚姻谚语可归两类,一类是体现嫁女儿的急切,另一类体现社会对女性提出的从一而终的要求,认为女性再婚是不道德的思想  男人占据与生俱来的生理优势,女性退居家庭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从而变成了男性的附庸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认识, 社会决定或影响语言,语言反作用于社会因此,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反映在语言上则出现了大量歧视性的谚语,而这些谚语一旦为人们所接受,又变成了男人统治和奴役女性的理论武器,成了女性追求平等的羁绊和枷锁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与男性一样接受教育,参加社会活动,从事各类职业工作,女性地位得到提升,因为我们在日常交流的时候要尽量避免使用带有性别歧视的谚语,同时希望有更多类似“女人能顶半边天”这样肯定女性地位的谚语被创造出来 参考文献: Cameron, Deborah. Language and Sexualit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王庆淑《中国传统习俗中的性别歧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赵友斌《英语谚语荟萃》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 程 立、程建华《英汉文化比较词典》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