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 新版人教版)

1768****00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5.27KB
约31页
文档ID:244284318
2022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 新版人教版)_第1页
1/31

2022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 新版人教版)篇一: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 2022最新改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十三章 热和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10①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 力; ② 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 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 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 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 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 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 ① 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 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 收的热量; ③ 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 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 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三节 比热容 1、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3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水=4.2×10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 3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 ①温度升高时用:Q吸=cm(t-t0)c=Q吸Q吸m= m(t-t0) c(t-t0) Q吸Q吸t= cm + t0t0=t- cm ②温度降低时用:Q放=cm(t0-t) c=Q放Q放 m= m(t0-t) c(t0-t) Q放Q放 t t=t0- cm cmt0= Q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 c= m=△t= m△tc△tc m Q——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 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 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一节:内能的利用 内能的利用方式 利用内能来加热:实质是热传递 利用内能来做功:实质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二节:热机 1、 热机: 定义: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2、 内燃机: 内燃机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做功1次 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①汽油机工作过程: ②柴油机工作过程: 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①汽油机的气缸顶部是火花塞; 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是喷油嘴 ②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 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空气。

③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 柴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④柴油机比汽油及效率高,比较经济,但笨重 ⑤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运转之前都要靠外力辅助启动 4、热值 燃料燃烧,使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单位:固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气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立 3方米(J/m) 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 公式:、 ①Q=qm m= = m 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千克(J/kg);m——燃料质 量——千克(kg) ②Q=qV V= = V 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立方米(J/m);V——燃料 3体积——立方米(m) 7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是3.0×10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 7×10J 733煤气的热值是3.9×10J/m,它表示:1m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 7×10J 第三节:热机效率 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一是燃料很难完全燃烧,二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很多,只有一小部分被有效利用。

有效利用燃料的一些方法:把煤磨成粉末状、用空气吹进炉膛(提高燃烧的完全程度);以较强的气流,将煤粉在炉膛里吹起来燃烧(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 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热机的功率无关 公式:η?3Q有用Q有用Q总Q有用= Q总η ηQ总 由于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损失,所以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 热机能量损失的主要途径:废气内内、散热损失、机器损失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① 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② 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③在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常见热机的效率:蒸汽机6%~15%、汽油机20%~30%、柴油机30%~45% 内燃机的效率比蒸汽机高,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高 第十五章 电流与电路 第一节 电荷 摩擦起电 1、电荷: 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带电体既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又能吸引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 篇二: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最新版) 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最新版) 一、实验专题 (一)15个重要探究性实验 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3、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 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6、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7、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8、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9、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0、探究动能与那些因素有关11、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12、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3、探究螺线管磁场的方向;14、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力的作用等;15、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二)电学两个主要实验 (三)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实验案例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7)影响动能 势能大小的因素; (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1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物理定律、原理等规律: 1、牛顿第一定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