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韩传统表演艺术的比较与探究-以京剧与盘搜里的个别剧目为例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6.06KB
约12页
文档ID:312727917
中韩传统表演艺术的比较与探究-以京剧与盘搜里的个别剧目为例_第1页
1/12

    中韩传统表演艺术的比较与探究以京剧与盘搜里的个别剧目为例    崔墒烈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100871)Reference:21世纪是亚洲太平洋时代文化,作为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本论文旨在通过对中韩两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对比及分析,以两出剧目为载体,浅探中国京剧与韩国盘搜里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对比,艺术构成(表演者、音乐、观众、舞台、道具)、艺术文学性(主题、人物、美学)等方面‘京剧’和‘盘搜里’作为中韩两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望其在原有舞台精髓的基础上,加进合理新颖的艺术手段,提供较为广阔的艺术表演空间,呈现更加完美的艺术形态,丰富其艺术感染力本论文通过对中国京剧艺术及韩国盘搜里文化的部分内容的浅析,得出的结论可能还不太成熟希望进一步的对此作出艺术上的深刻理解和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 探索和发现人类所特有的文化艺术的精髓与奥秘Keys:京剧;盘搜里;舞台艺术;传统艺术一、导论中国京剧和韩国盘搜里出现的时间相差不远京剧确立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盘搜里出现在朝鲜朝英祖年间,大概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约有两百年的历史。

两种传统文化的演出场所,都起源于民间戏曲形成于集市的勾栏瓦舍1,盘搜里多为百姓喜事庆典演出今天,这些传统艺术有别于最初单纯的底层娱乐、服务地位现以成熟的文化艺术形式保留在舞台上2京剧和盘搜里在其各自发展的期间,都曾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京剧经历了两次“花雅之争”,盘搜里也因时代和题材的原因,由原来十二个剧目现今遗憾的只保留了五个剧目,其他的只存有文本内容,剧目的演唱和表演已不复存在了两种文化都经历了坎坷与蜕变,通过自身的努力发展,成为如今经典的传统文化艺术京剧与盘搜里都是在叙述故事情节,京剧是以歌舞演故事,盘搜里更侧重于以演唱的方式描述内容两者的继承方法都是“口传心授”,区别于单纯的“口传文学”口传心授”是在亲身的教与学中,传达表演中深厚的思想感情和精妙的演艺技术在20世纪,由于国家政治社会的动荡,京剧人在多方面思考了其发展和创新,因此,现今京剧剧目约有5300出3而盘搜里,因为周遭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没有前进发展,至今依旧保留着原有的表现形式,仅存留了5出剧目两种文化都有约200年的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对不同时代的发展状况京剧人和盘搜里家都为其艺术本身付出了努力,现在京剧和盘搜里都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韩两国一致的是,都为保护本国传统文化艺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两国始终都在支持和鼓励传统文化的发展,为此也作出了积极的举动,例如,成立研究所,创建专业院校,鼓励剧目创新,媒体宣传弘扬等等,使得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逐渐的也有一些人慢慢开始关心国家的传统文化二、 中国京剧以及韩国盘搜里的艺术构成比较(一)表演形式的比较挑选盘搜里演员soligun的标准是:首先,人品好,因为没有好的品德不能表现出好的艺术作品;其次,声音条件好,因为演唱是盘搜里艺术的中心京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其演员的标准是:五官端正、身形均匀、具有基本的嗓音条件、具有一定的艺术细胞和表演天赋,以及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戏曲界有句俗语:学戏先学做人这近乎于盘搜里艺术对于演员艺德的要求4对于演员的训练,“盘搜里”是不管男女老少,学习时间长短,必须经过“得音”以后才能上舞台所谓“得音”就是所有的盘搜里演员经过训练之后达到的声音标准通过自己在瀑布前的发声训练,从最低的声音,到跨越几个八度之后最高的声音,音量在瀑布前大于瀑布的流水声,便做到了 “得音”5京剧”是对演员全方位的素质训练,通过对“四功”:唱,歌唱;念,具有音乐性的念白;做,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具有武打和翻跌的技巧,和“五法”:手,手势;眼,眼神;身,身段;步,舞台脚步;法,表演规律6,的严格训练,完成戏曲特有的程式化表演。

演员的舞台表演有较大的区别盘搜里”是一个人以演唱的方式表演很多角色(一人多役),通过声音形象的塑造转换与不同的角色人物之间,演出没有间歇,演唱时间长,所以难度较大,对声音的要求特别高7京剧”演员则是行当体制,演员在学习之初确立自身的行当,根据自己的行当应工剧本角色,现今京剧行当广义的分为:生、旦、净、丑生,除花脸、丑以外的男性角色统称;旦,女性角色统称;净,性格、相貌有特异之点的男性;丑,语言、行为滑稽幽默的人物8 每一个行当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程式,针对不同的剧目、角色,具体的人物又有其不一样的个性表现演员融体验与表现的统一去生动的塑造人物有的京剧演员较为全面,被称为文武昆乱不挡9二)音乐特征的比较“盘搜里”的音乐伴奏是一个鼓手,并且鼓手也以演员的形式和演唱者一同出现在舞台中央,通常在演员的右侧10京剧”的乐队在演出时位于舞台下场门一侧的前面,或是现代化剧场中舞台前面的底下乐池里盘搜里的伴奏乐器就是一个由牛皮和马皮合制的双面鼓,鼓手左手拿鼓锤,右手手掌击拍,共同完成节奏鼓手在打击的同时,以即兴搭话的方式,根据演唱者演唱的剧情发展,支言片语的穿插在盘搜里中,在故事描述的高潮部分,鼓手带有情绪的搭话,渲染了故事情节,更深刻的激发观众的情感思想,也使得故事表现更加生动。

京剧的伴奏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京剧乐器中吹、拉、弹的各种管弦乐,例如胡琴、月琴、唢呐等武场,指的是打击乐,例如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京剧乐队伴奏阵容比较强大,承上启下贯穿于全剧,很好的起到舞台效果的烘托作用,像一个骨架支撑着全场的舞台演出但是不能像盘搜里的鼓手一样在演出的同时搭话京剧乐队中的“司鼓”和盘搜里乐中的“鼓手”相似的是,都是全剧舞台表演的节奏统领者在盘搜里艺术中,年龄小的名唱有,但是年龄小的名鼓却无,因为他的训练时间较长,而且技术较难把握韩国盘搜里界有句俗语:一鼓手,二名唱京剧的伴奏者也需要为期较长的训练,有时一些演员也热爱研习京器伴奏乐器三)演出技法的比较在剧场里,从观、演的关系看东西方有着明显的区别西方的观众在观看演出的时候,像是面前隔着玻璃一样看演员舞台的表演,思想和意识完全从演出中跳出来,名副其实的只是看而作为东方艺术的“京剧”和“盘搜里”的观众实际上不只是在看,观众和演员之间没有实质上的隔阂,他们在一个空间里共同通过演员的表演这一媒介感受、体会故事情节,演员和观众更多的可以做到情感和心灵的沟通11在观演的同时,西方观众只是在座位上鸦雀无声的看剧,等全剧结束后,礼仪性的鼓掌。

而“京剧”和“盘搜里”的观众,可以在观看的过程中,根据演员的高超表演和故事的高潮情绪,鼓掌叫好曾有西方学者说:亚洲的舞台剧是离不开观众参与的演出形式明确的说,东方舞台演员的演出目的是希望在舞台上收获到台上台下观演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盘搜里”的观众俗称是听名唱,因为盘搜里的观众虽然不能像演员一样在舞台上表演,但是他们懂得盘搜里艺术,鉴赏水平几乎等同于演员的水平京剧”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因此观众群也较为广泛,于是便流行着这句话“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凑热闹” 盘搜里的观众对象最早是由平民百姓开始的,逐渐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贵族也加入到了盘搜里的观众群京剧的主体在中国文化整体中也偏于民间文化,即使它因满清帝后的宠爱而迅速繁荣,也不足以改变这一特质盘搜里的观众自始至终都是男女都有京剧是在以后,时代观念的进步才使得女性地位上升,女性才得以进入京剧的观演界盘搜里演出的剧场要求观众必须一心一意的观看京剧则不同,由于京剧的独特表演形式,他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场合,具有相对于盘搜里较浓的娱乐色彩有些京剧演出场所,观众可以边饮茶边赏戏三、中国京剧以及韩国盘搜里的作品分析“京剧”和“盘搜里”作为国家的传统文化,在剧作的意义上均有多层次的蕴涵。

通常是以简单的小故事,反映出生活中的大智慧,利用舞台的小天地映射出世间百态单从剧情故事看,可能反映的是忠、孝、烈、情,但这种寓教于乐的文化形式之后可能隐藏着深刻的教化之意或是对封建礼教的批评,或是对黑暗时代伦理道德、风俗习气的揭露等一)剧本构造及主题分析文艺作品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出作品的中心思想以京剧《霸王别姬》和盘搜里《春香歌》为例,对主题性内容做进一步比较与分析这两出剧目的相似之处在于,从故事情节来看都是以描述两人的爱情为主,但从异面性去看,通过故事带给人们更多情节以外的思考京剧《霸王别姬》原名《楚汉争》12,根据昆曲《千金记》和《史记项羽本纪》编写而成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汉高祖刘邦争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虞姬诳得项羽佩剑,立拼一死以断情丝项羽遂自刎焉,仍得与虞姬在地下结好合之缘也霸王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是以悲剧结局,英雄霸王的际遇让观众叹息突出在国家兴亡之际和夫妻离别之时的凄凉之感盘搜里《春香歌》,根据韩国著名的古典小说《烈女春香传》而演生成。

当时等级分明的封建社会不会允许贵族公子和艺妓之女成婚但是他们跨越了尊卑贵贱的界限,私定终身春香将自己的爱情献给当时的贵族子弟李梦龙春香的故事生动形像地描绘了当时韩国女人的心情,《春香传》被认为是最能够表现韩国人民族心理的一部作品13他受到喜欢有两个原因:一是春香能够从一而终的儒教行为引起观众的共鸣;二是故事跌宕起伏的悲情之后衍生出皆大欢喜的喜剧结局,满足了观众希望大团员的愿望这段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重彩塑造了一个忠贞妻子的形象,赞扬春香对爱情的坚守和对伦理道德的严守14情节背后却隐藏着朝鲜朝后期,身份地位的矛盾冲突二)人物形象京剧《霸王别姬》的虞姬,项羽军中战掳虞子期的妹妹不仅貌美,而且好武她十分爱慕年轻勇猛的项羽,后来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在连年的征战中,虞姬始终与项羽形影不离,两人感情甚好虞姬有着极为出色的心智头脑而且对于国家大事有着清醒的认识和远见因此,在大敌当前,败局已定的时候,面对着已然心灰意冷的霸王,她能够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镇静,强压内心的波澜,用歌舞、酒宴来安定项羽的情绪在生死关头,虞姬刚烈的性格又表现出了超人的决绝和果敢为让项羽尽早逃生,随侍在侧的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歌罢自刎,以断项羽后顾之私情,激项羽奋战之斗志,希冀胜利突围其情,惊天地!其义,泣鬼神!表现了虞姬的大义凛然和对爱情的忠贞盘搜里《春香歌》中春香,退妓月梅之女成春香自幼刚强有志,气量过人”端午节,与南原府使李翰林之子李梦龙在广寒楼相遇,她自由奔放的天性就突破十几年的教养之美表露无遗情节用细笔描画了春香的外形、情态、心理;更通过新任府使卞学道的酷刑审讯、坐监等场面,表现她追求平等、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内在思想和品质春香的人物塑造秉承对韩国女性精神本源的内涵把握,加之春香坚强的忍受力摆脱了苦难, 从贱民一跃而为两班贵族, 被封为“贞烈夫人”春香是封建暴政的受害者,但同时又是它的揭露者和抗议者人物是现实的,但又是理想的剧中春香公堂之上悲愤交集的控诉和抗议,正表达了当时朝鲜人民对封建制度久积的愤懑和仇恨她是朝鲜朝末年,争取爱情、婚姻自由以及追求真、善、美理想人格的妇女形象代表春香的女性意识觉醒主要体现在跟两班阶级、封建制度直接的、尖锐的矛盾与斗争这场冲突大大增强了春香形象的社会意义京剧《霸王别姬》的项羽是项燕的孙子,楚国的贵族,因被封于项地,所以以地为氏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

剧情发展到楚汉交战,项羽被困之下,四面楚歌、军心涣散,这让项羽这位战场英雄自叹不如,无奈之下对虞姬道出“据孤看来,今日是你我分别之日了”,顿时,凄凉之感弥漫舞台项羽这个人物,重在讲究气势凭着一把力气、一股锐气、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