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煤矿顶板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煤矿顶板事故反思心得 【摘 要】煤矿顶板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事故,此类事故有大有小,有重有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事故发生原因及改正措施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顶板事故;改进措施 0.引言 煤矿在掘进、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顶板事故,他在煤矿生产中一般都占事故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到五十,轻者至人伤残,重者至人死亡总结顶板事故,减少顶板伤亡是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任务 1.为什么会出现顶板事故 在原煤开采过程中,由于破坏了覆盖在原煤上层的压力,破坏了原有地层的平衡状态,使压力分布不均,这种分布不均的压力作用在巷道或回采的工作面及四周的煤岩体上,这种煤岩体的重力一旦超过巷道顶板的支撑面,轻者出现顶板沉降、片帮、支架回缩弯曲,重则会发生底鼓、冒顶、断梁析柱、巷道压夸等现象造成顶板事故与地压构造,顶板性质、支架支撑、推进速度、操作程度、事故预测、现场管理都有直接关系 2.顶板事故要总结,前因后果分析透 2.1认识不到位,管理没跟上 大部分顶板事故实践证明,由于对“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认识不足、抓得不力、麻痹大意,图省事,怕麻烦,碰运气、违章作业及工程质量差,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2.2构造不清楚,措施不得力 断层、褶曲、陷落柱等应力相对不稳定地带,因受采动影响,矿山压力相对集中如果对这些情况 不了解或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可能发生顶板事故 2.3预防性不足,推进速度慢 工作面不能保证正规循环,推进速度慢,打乱了自然顶板脱落步距和规律,顶板压力作用时间长,支架支撑不了顶板的压力,即发生顶板事故由于支柱支撑的时间长和压力大,给支柱的支设和放顶工作带来,容易发生顶板事故 2.4支护不及时,破碎易脱落 采掘工作面不及时或空顶作业,特别是在过破碎带,贯通等施工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放炮崩倒或碰倒支柱后,没及时进行支护等,都容易引起顶板事故 2.5支护质量差,锚固力不够 锚喷巷道厚度不够,锚杆深度不足,锚固力达不到要求采面如支柱迎山不够,支设不牢固,顶板留有枯煤,或支柱支设在浮煤矸上当顶板来压时,支柱摧倒或穿顶插底,起不到支撑作用,很容易发生顶板事故巷道修理使用材料不当,支护强度不够,操作程序不当,也易发生顶板事故 2.6未掌握规律,预防没跟上 老顶周期来压,工作面矿压显现强烈,尤其参支架的作用力要比平时急剧增加且猛烈未掌握周期来压规律,未能在来压之前加固工作面阻止顶板事故。
2.7编制不过硬,技术有漏洞 编制作业规程或安全措施时缺乏针对性,而是一般化、通用化、格式化,死搬硬套,对事故多发地点和多发工序不能有效地控制 2.8只求进度快,放炮有问题 生产过程中,一味追求产量和进尺,以及炮眼布置不合理,炮眼打得过深,装药量过多,崩倒支架而导致顶板事故发生 3.对顶板事故的改进措施 3.1认识要上去,管理要到位 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纠其主要原因,首先是生产管理者的认识有问题,如生产领导者真正把事故放在第一位,那么他在管理上、技术上都能到位,这样就会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3.2支护要及时,不空顶作业 坚持使用超前探梁,锚喷巷道放炮之后,进行初喷砼或打锚杆,做为临时支护,减少空顶时间,联合支护要保证质量,锚杆要穿透岩层,垂直打入,使锚固力达到设计要求对采煤工作面,空顶距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移溜后支柱要及时架设打好临时支柱、托棚或戗柱工作面的上、下安全出口及上下顺槽的超前支护要及时,回临时柱要先支后回发现支架有断梁坏柱要及时更换并运出顶、帮要背严、背实,对漏顶、片邦地段更应加强支护 3.3装药要合理,炮位要准确 放炮地点附近的支架要加强支护炮眼的布置方式深度、角度、位置合理,装药适当。
一次放炮数量和炮眼长度符合设计和作业规程要求,只有这样,放炮才不至于崩坏工作面设备和支架而引起顶板事故 3.4编制要过硬,措施要得力 制订安全措施要抓住重点,切实可行,并能根据现场情况变化及时修订、补充措施特别是顶板管理,措施部分要行之有效,既要有经验理论数据,又在有科学依据,达到既经济又合理的目的遇到工作面来压或地质变化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并迅速落实 3.5要正规作业,补救要及时 坚持正规循环作业是预防冒顶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工作面推进(掘进)速度缓慢,顶板裸露时间长,压力容易集中,支架受力大且不均匀,当顶板压力超过支架支撑力时,就会发生变形、下陷或压死,支撑作用迅速下降,造成片邦、顶板事故坚持正规循环作业,顶板裸露时间短,顶板压力小,支架不易变形、损坏,可以有效地控制顶板事故发生 4.落实规章制度 为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减少或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 4.1顶板情况分析制度 顶板情况分析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顶板情况分析会,总结推广管理好顶板经验,指出存在的不足地方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4.2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制度所有工种现场交接班,特别是本班遗留工程中注意事项及不安全因素一定要向下一班交代清楚。
4.3验收制度 验收制度每班由队长对当班工程质量、安全状况及落实安全措施情况进行验收、评估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限期整改 4.4敲帮问顶制度 敲帮问顶制度工作前和工作中坚持敲帮问顶,对地质变化地点及压力集中区次数要增多,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处理 4.5其它方面制度 其它方面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梁柱检查制度事故分析制度等等 5.掌握顶板活动规律,采取有效措施 大力 开展顶板观察工作,掌握顶板活动规律,做好顶板来压预报从一些顶板事故经验中以及实际现场观察,绝大部分顶板事故发生之前是有明显预兆的事实上,组织开展矿压监测管理工作,掌握片邦冒顶预兆的规律,进行顶板活动的预测预报,超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加强支护,以达到减少冒机事故和避免人身伤亡事故,并能减少因事故造成的损失 6.结论 总之提高矿工安全知识,掌握工程技术,掌握顶板活动规律,做好顶板管理是煤矿生产中的重中之重,必须引起矿工的调度重视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