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四川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一单选题(共60题)1、2013年单项选择: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A.幼儿阶段B.青少年阶段C.成年阶段D.老年阶段【答案】 B2、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A.备课B.上课C.课外D.课外活动【答案】 B3、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一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答案】 B4、( )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有严重的焦虑感A.抑郁症B.恐怖症C.焦虑症D.强迫症【答案】 A5、2011年单项选择:儿童做事时能遵守规则,但同时有同情心、怜悯心这说明他的道德发展到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答案】 D6、()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A.演示法B.练习法C.参观法D.自学法【答案】 A7、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是( )。
A.功能因素B.定势C.原型启发D.负迁移【答案】 C8、小铭在填报志愿时对林老师说“我希望长大后能成为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连续性B.广延性C.创造性D.示范性【答案】 D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计划策略( )A.设置学习目标B.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C.考试时监控自己的速度和时间D.浏览阅读材料【答案】 C10、孔子的教育著作是(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答案】 B11、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指的是()A.班风B.班集体舆论C.班级规章制度D.班级目标【答案】 B12、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哪一特点体现了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 )A.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B.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D.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答案】 C13、能够在限定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观念,体现了发散思维的( )特点A.灵活性B.独创性C.发散性D.流畅性【答案】 D14、体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规律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量力性原则【答案】 B15、智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包括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其根本任务是()A.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各方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B.培养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C.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D.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答案】 D16、下列属于元认知监视策略的是( )A.设置学习目标B.浏览阅读材料C.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D.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答案】 C17、 经验丰富的李老师一边讲课,一边兼顾全班同学的活动谁认真听讲,谁玩,谁看课外书,她都一清二楚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心理品质?()A.思维品质B.注意品质C.意志品质D.个性品质【答案】 B18、中学生小博得知自己物理竞赛成绩名列年级第一,在家里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在学校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反映小博的情绪具有( )A.矛盾性B.激动性C.掩饰性D.短暂性【答案】 C19、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都是三角形的( )A.概括B.反例C.抽象D.变式【答案】 D20、学校作业越难,学习就越有效有了这样的训练,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无穷这体现的是()的基本观点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概括说D.奥苏伯尔的认知观【答案】 A21、在归因理论中,身心状况属于( )的因素。
A.不稳定、内在、不可控B.稳定、外在、可控C.不稳定、内在、可控D.稳定、外在、不可控【答案】 A2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知行统一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D.疏导原则【答案】 A23、汪娟最近有一个毛病,写作业时总觉得不整洁,擦了写,写了又擦,反反复复她明知这样做没有必要,就是控制不住她可能出现了( )A.抑郁症B.焦虑症C.强迫症D.恐怖症【答案】 C2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与修改D.教学评价【答案】 B25、主张以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形成了(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教育无目的论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答案】 C26、勤能补拙说的是( )相互促进的关系A.性格与能力B.气质与能力C.气质与性格D.能力与兴趣【答案】 A27、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了A.大B.多C.小D.增加【答案】 C28、(2021年上半年真题)“跳一跳,摘到桃”主要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其理论依据是A.最近发展区理论B.范例教学理论C.合作教育学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答案】 A29、学生考试时能够迅速正确的提取先前存储在头脑中的知识,这一过程体现了记忆的()A.敏捷性B.持久性C.准确性D.准备性【答案】 D30、我国明朝末期的东林书院强调“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所具有的( )A.政治功能B.人口功能C.经济功能D.文化功能【答案】 A31、苗苗看到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被隔壁班级的东东欺负.于是将东东暴打一顿此时苗苗的情绪状态是()A.愤恨B.心境C.应激D.激情【答案】 D32、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英国的洛克均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这种观点属于()A.内发论B.外铄论C.动因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答案】 B33、“狼孩”的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营养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答案】 D34、王老师在化学课上讲到元素周期表中的“镭”元素时,向同学们介绍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这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C.启发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答案】 B35、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
怎么区分他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B.讲授法C.演示法D.谈话法【答案】 C36、教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A.教学监控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教学认知能力D.教学反思能力【答案】 C37、自我遵循的原则是( )A.快乐原则B.现实原则C.道德原则D.利我原则【答案】 B38、新课程认为,教师是教材的( )A.开发者B.执行者C.引导者D.照搬者【答案】 A39、一位数学老师在讲授“圆形”的概念时,通过向学生描述“毛驴拉碾子”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概念这位老师所使用的直观手段属于(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表象直观【答案】 C40、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对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答案】 B41、一个实际身高为180厘米的人,距离观察者分别为3米、5米、15米时,观察者都觉得这个人的大小是不变的。
这是由于知觉具有(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 D42、2012年单项选择:王老师在讲“果实”这个概念时,列举了可食果实的例子,也列举了不可食果实的例子这种教育方法称为()A.变式B.范式C.原理D.演绎【答案】 A43、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属于教学法中的( )A.实验法B.演示法C.引导法D.参观法【答案】 B44、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创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分组教学B.导生制C.道尔顿制D.特朗普制【答案】 C45、教师不能满足“授之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强调教学应重视( )A.A传授知识B.B发展能力C.C培养个性D.形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