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声雨花台》阅读答案及赏析《卖花声?雨花台》阅读答案及赏析卖花声·雨花台(清)朱彝尊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鱼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阑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1)雨花台,即今南京雨花台白门湾、大长干、小长干均在南京2)朱彝尊(1629-1709),清初词人8.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5 分)答案: (1)感情: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2 分) 【若只答“物是人非”(1 分) 】(2)分析:①昔盛——“歌板酒旗”繁华阜盛(1 分)②今衰——“衰柳”“空潮”“歌板酒旗零落尽”“秋草寒”“花雨空坛”“斜阳”;“无人”,剩有“鱼竿”“燕子”;金陵城寥落衰败、雨花台萧瑟冷清意象≥3 个,得 2 分,否则得 1 分)9.这首词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列举赏析 (6 分)答案: (1)借景抒情(1 分) :词人选取衰柳、潮水、秋草、斜阳等衰败、冷清的意象(1 分)来抒发家国兴亡之感(2)用典(1 分) :如“燕子斜阳”,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 ,“更无人处一凭栏”“如此江山”,出自李煜的《浪淘沙》 , (1 分)词人借此来写金陵城的昔盛今衰,表达一种感伤之情。
3)对比反衬(1 分) :将金陵城昔日的繁华阜盛与现在的寥落衰败、萧瑟冷清形成对比(1 分) ,突出强调盛衰之感[内容赏析]这首词描绘了清兵南侵之后南京萧条凄凉的景象,抒写了物是人非不胜感慨的吊古伤今之情上片写南京衰败凋零的景象开头两句写城西北方面的景象:“衰柳白门湾”,白门外的江湾,满眼都是衰败的杨柳起笔一个“衰”字,便奠定了全词的沉郁凄凉的感情基调潮打城还”则是化用了刘禹锡的《石头城》中“潮打空城寂寞回”的诗意,一下子把读者带人空寂萧条的意境中’接下来的三句是描写城南的景象:从前这里大街连小街,车水马龙,一派繁华,热闹非凡;而今却是“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到处是一片凄凉歌板”“酒旗”,不禁令人联想起十里秦淮的彩舟画舫,莺歌燕舞,植板笙箫;还有河边的“酒旗斜轰”,游人如织,熔玉销金多么的奢华,多么的繁盛然而,词人笔下突转,这些美好的事物都已零落殆尽,只“剩有渔竿”!现实与历史的鲜明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清兵南侵对这座千年古城的破坏下片吊古伤今,感情更加沉痛以“还”写潮,以“寒”写“秋草”,以“空”写坛,都见出作者用字力求精炼准确,而又能传达自己的情感作者以无人凭阑显示雨花台的空寂,以斜阳作燕子来又去的背景,语虽少却令人黯然伤神。
词中烘托手法的运用也很成功作者上片写白门湾,写大小长干,似与主题雨花台不相干,实际上在写雨花台之前,先着意渲染荒凉、空寂的氛围,以烘托雨花台在这种氛围烘托下,再写雨花台的空寂、荒凉,突出了词的主题,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全词以景写情,情寓景中词中的景物如柳、潮、草、坛,以及燕子、夕阳,无一不是衰败落寞而空寂,作者将自己的伤感通过景物含而不露地表达出来,比之直抒其情,自然醇雅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