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农村社会组织与组织创新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12KB
约39页
文档ID:610445929
第七章-农村社会组织与组织创新_第1页
1/39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七章 农村社会组织与组织创新,一、农村社会组织的含义和构成要素,(一),农村社会组织的概念,(,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将社会组织定义为:“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亦称次级社会群体”2,)王康主编,社会学词典,将社会组织定义为:有一定目的,依照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原则,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执行特定的社会职能,达到特定的社会目标的独立群体3,)郑杭生,社会学概念新修,认为,社会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狭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不包括初级社会群体,,,是比初级社会群体更复杂,、,更高级的社会组合方式,4,)王思斌,社会学概论,认为社会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家庭、家族、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学校等。

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农村社会组织的定义,(,1,)杨开道:农村的社会组织分为普通组织和特殊组织普通组织包括农村家庭、农村部落和农村社会;特殊组织包括阶级组织和事业组织2,)李守经:农村社会组织是农村中为了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执行特定的社会职能,并根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程序进行活动的人群共同体;是农村社会从无序到有序发展的一种状态和过程;是一定的农村社会成员所采取的某种社会活动形式这个定义显然受到王康的影响3,)朱启臻:,农村社会组织是指在农村社区中为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执行特定的社会职能,,,依据一定组织原则,、,形式组成,的,,并根据制定的规章制度、契约和程序进行活动的人群共同体,;,它是一种比农村初级社会群体更复杂,、,更高级的社会组合形式4,)钟涨宝:(同李守经的定义),(二),农村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1,、,一定数量的相对固定的社会成员,社会组织的成员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组织成员可以自由流动,2,、,特定具体而明确的社会目标,灵魂,既表明一个组织的性质与功能,,,也是该组织成员行为的指向,。

3,、,制度化的组织结构,躯壳,包括权力体系,、,部门设置,、,人员安排等,农村社会,组织,结构简单,非,科层制,4,、,普遍化的行为规范,组织活动的准绳,农村社会组织的规范兼有传统的习俗习惯和现代的管理规范,5,、,一定的物质设备,组织开展活动的物质条件,,,包括资金,、,技术设备、场所、各种工具、道具等三)农村社会组织的特征,第一,从组织的目的和宗旨来看:,发展农业生产和从事与农业相关的经营活动第二,从组织的成员来看:,以农民为主体第三,从组织与初级社会群体的关系来看:,农村社会组织常常是在初级社会群体的基础上经过强化与升华形成的,与初级社会群体合二为一第四,从组织结构来看:,同质性更强,形式和类型相对较少,结构比较简单,规模相对较小第五,从组织功能来看:,农村社会组织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综合性强第六,从组织的发展环境来看:,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环境比较简单稳定第七,从组织的发展过程来看:,农村社会组织在组织变革和创新上较为缓慢二、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组织分类方法:,一是美国的梅约等根据组织结构的严密程度,将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大类二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功能,将社会组织分为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四类,。

A,、政治组织,它是保证社会实现其整体的目标,主要是指政府机构B,、经济组织,即进行生产的组织,这类组织的典型是实业公司C,、整合组织,它涉及到调解冲突和达到社会的各部分彼此良好的配合,如法院等D,、模式维持组织,这类组织是指那些具有,“,文化,”,、,“,教育,”,功能的组织,如教会、学校三是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斯科特根据组织目标与受益者的关系,将社会组织分为互利组织、营利组织、服务组织和公益组织,A,、互惠组织:成员因共同的兴趣而结合在一起俱乐部,),B,、服务组织:以服务为主,主要是为组织的受惠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文教组织,),C,、公益组织:受益者是社会公众消防队,),D,、营利组织:,(,公司、工厂、商店,),四是美籍德裔社会学家,埃斯欧尼,根据形成组织的协作系统,将其分为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和规范性组织三类A,、规范型组织:其成员将组织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它是人们基于个人兴趣与志愿参加的,并可以随时退出,例如社交俱乐部、政党、职业协会、志愿者协会等B,、强制型组织:主要依赖实际的或潜在的物质性力量来强制成员服从其成员是被迫加入组织的,如监狱、军队、学校等C,、功利型组织:主要依靠金钱刺激来获取服从。

人们加入这类组织是为了从组织中受惠,如商业公司一)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第一,政治组织,政治组织是管理我国农村社会事务、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政策的主要承担者农村基层政治组织包括政党组织和政权组织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政社分开建立乡人民政府的通知,各地组建了乡镇人民政府乡镇党委、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大、乡镇政协、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当前农村政权组织运行存在的问题:,(,1,)党组织和行政组织职能模糊,职责分散,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正常发展2,)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影响了农村政权组织的发展3,)乡镇干部学历偏低,专业不强,整体水平较差,影响了组织功能正常发挥4,)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2015年全国,乡级行政区划单位,39787个,每个乡镇240人,解决措施:,(,1,)加快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精简机构,裁减人员;,(,2,)转变基层政权组织的职能,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淡化政府的经济职能;,(,3,)发展农村民间组织,承接党政机构在改革中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第二,事业组织,事业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科技等事业,其经费来源为国家、地方财政拨款或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的国家、集体或民间的组织。

农村基层事业组织包括:,教育事业组织,,如农村中小学、教育站、农民技术学校等;,文化事业组织,,如乡镇文化站、广播站、电视中转站、电影院等;,科技事业组织,,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子站、土肥站、植保站、畜牧兽医站等;,卫生事业组织,,如乡镇卫生院、卫生防疫站等;以及,体育事业组织,小资料:,目前乡镇政府内设站所,由乡镇财政发工资的有,15,个,被人们统称为,“,七站八所,”,它们包括:农业技术推广站、林业站、果树站、水利站、渔技站(在沿海乡镇设立)、农业机械管理站、经管站、财政所、司法所、计划生育服务站、文化站、广播站、残联、农村养老保险管理所、科委此外,上级政府部门在乡镇派出的工作机构,还有,16,个,即派出所、法庭、土地所、工商所、税务所、粮管所、食品站、公路站、交通管理站、农电站、供销社、物资站、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局、蚕茧站、畜牧兽医站第三,群团组织,群团组织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由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等的人民群众自愿组织形成的群众性组织,如共青团、工会、妇联、工商联、科协、台联、青联、学会、联合会、基金会、联谊会、促进会、商会等群团组织具有群众性、社会性、服务性、开放性等特征,因而有人把这些组织归入民间组织的范畴。

第四,村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015年,全国有58.1万个村民委员会,第五,经济组织,经济组织是人们在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组织农村经济组织主要有乡镇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供销社、信用社等第六,宗族组织,农村基层宗族组织大多具有隐蔽性、非正式性,主要是文化实体,不再集政治、经济、文化实体于一身第七,宗教组织,农村基层宗教组织中既有正式组织,也有非正式组织农村宗族组织的功能具有双重性二)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第一,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本纽带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逐步向以业缘关系为基础转化;,第二,由行政指令干预的农村被组织状态转变为自组织状态;,第三,由正式组织向非正式组织转变;,第四,由传统组织向现代组织转变三、村民自治组织,所谓“村民自治”,是指农村居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一),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村民自治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0,年,2,月,全国出现了第一个由农民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广西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民委员会1982,年修改,宪法,时,把“村民委员会”这一组织形式写进了,宪法,,确立了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

1987,年,1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为村民自治提供了法律保障,村民自治正式启动实施,1998,年,11,月,4,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标志,着,我国农村村民自治,走上法制化轨道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修订二)村民委员会的构成和职能,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3-7,人组成,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成员可以连选连任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报酬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村民委员会可以设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它们是村民委员会领导下的群众性组织,只接受上级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指导,但不是他们的派出机构村民委员会的职能,:,政治职能:,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社会职能:,办理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维护村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

经济职能:,依法管理本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的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三)村民自治组织的特征,第一,群众性按照,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既不是国家的政权组织,也不是乡镇政府的派出机构,而是一种群众性组织自治的主体是全体村民,而不局限于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成员,所有村民均享有自主管理本村公共事务的民主权利第二,自治性自治性是村民委员会的本质特征自治性表现在:村民委员会的领导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里的重大事务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策,对村级公共事务实行民主管理,对村集体经济收支账目进行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的自治是在党的领导下的自治,是在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治第三,地域性村民委员会是一种地域性社会组织自治的地域范围是村,即与农村居民生活联系紧密的农村社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八条:,“,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居住状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的原则设立,”,四)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