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教材

luobi****88888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87.50KB
约191页
文档ID:93596236
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教材_第1页
1/191

《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2010,1 总 则,1.0.1 为统一各类墙体材料工程应用的基本要求及相应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确保墙体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1、当前我国墙体材料品种繁多,应用技术标准往往滞后于材料标准; 2、标准“政出多门”(如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建设部、国家建材局等部门均曾发布过轻质隔墙板的标准),各标准的指标要求不尽一致; 3、有几种性能不同的产品共同执行同一个产品标准(如高性能的蒸压粉煤灰和低档次的‘双免砖’共同执行《粉煤灰砖》(JC239)标准),使非蒸压粉煤灰砖在标准的幌子下得以泛滥,2004-2005两年全国上马已经“死灰复燃”的免烧砖生产线近万条,年总产量折标砖40-50亿块这些砖将对建筑物的安全及耐久性构成隐患;,,4、同一种产品由两个水平相差悬殊的标准来评价如同是一种尺寸的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就有《普通混凝土小砌块》(GB8239-1997)、《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JC862-2000)和《轻集料混凝土小砌块》(GB/T15229-2002)使得材料质量差距较大,墙体渗、裂、漏严重,危及了建筑物质量,影响了墙体材料的科学发展及应用与推广。

5、目前我国的墙体材料大致可划分为淘汰型、过渡型和发展型产品,其划分的原则是依据产品的技术性、政策性、经济性三大要素 6、淘汰型产品:不符合三大要素中任何一项均应视为淘汰型产品,如技术不成熟、国家政策不允许或造价昂贵缺少市场竞争力的产品7、过渡型产品:不完全符合三大要素中某一要素的某项要求,如一些地区仍在使用的黏土空心砖、混凝土实心砖等 8、发展型产品:符合或基本符合三大要素的墙材是应当倡导的发展型产品,设计中应积极采用 9、当前我国墙体材料发展趋势不容乐观,经调查分析表明淘汰型、过渡型、发展型墙材产品的比例为2.28:1.00:0.95这就说明淘汰型产品被大量、广泛地应用着而所谓发展型墙材0.95的份额中,不满足建筑应用的材料仍占有一定比例 10、由于应用技术标准滞后于材料生产,材料标准指标就低不就高,应用技术不统一、不配套 (无标准、企业标准、参照地方标准),影响了墙体材料的合理应用且为建筑质量带来隐患 11、为使墙体材料合理地推广和应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有必要将墙体材料应用技术进行整合,为墙体材料的工程应用设置必要的统一门槛建设部于2006年5月以建设部建标[2006]77号文的形式下达了本标准的编制计划,要求对墙体材料的选择、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及试验方法等提出统一技术规定。

1.0.2 本规范适用于墙体材料的建筑工程应用 1、本规范所指的墙体材料为:块体材料、板材、砂浆、灌孔混凝土及保温、连接及其他材料 2、本规范的原则与规定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应用的墙体材料,应作为各类墙体材料产品标准和工程应用技术标准编制的统一准则,,3、由于体制的影响,产品标准与工程应用技术标准存在着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俗称材料生产与工程应用的“两层皮”) 有的材料标准仅着眼于材料自身的特点而忽略了其建筑应用的适应性,虽满足产品标准却不满足工程应用 一些地方标准由于各地的材料状况、应用条件、编制标准的投入不尽相同,使得标准的内容与水平差别较大,既使同一种材料的标准也不尽统一,这些都影响了墙材的发展和工程应用 为此有必要提出统一准则,以指导各类墙体材料及应用技术标准的编制1.0.3 墙体材料的工程应用,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墙体材料的工程应用涉及到材料质量、设计、施工、质检、维护等相关领域,还涉及到建材、建筑、结构、施工等相关专业各相关领域及相关专业的标准已有相应的规定内容除必要的重申外,本规范不再重复 2、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主要有: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011、《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83、《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住宅设计规范》GB 50009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 129、《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JGJ 101。

近年来一些地区研制开发出适用于当地应用的墙体材料,而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又尚未包括,为鼓励墙材制品创新并总结应用经验,各地可在系统试验研究和试点工程应用的基础上,组织编制相应的地方标准,待其成熟后再纳入国家(行业)标准 阜阳市墙改办和质监局受省墙改办委托正在编写安徽省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图集和规程,2 术语及符号,2.1 术语 2.1.1 承重墙体 loadbearing wall 承担各种作用并可兼做围护结构的墙体 2.1.2 自承重墙体 non load bearing wall 承担自身重力作用并可兼做围护结构的墙体 2.1.3 块体材料 masonry unit 由烧结或非烧结生产工艺制成的实(空)心或多孔正六面体块材2.1.4 墙板 wallboard 用于围护结构的各类外墙板及分割室内空间的各类隔墙板 2.1.5 预拌砂浆 ready-mixed mortar 由胶凝材料、细集料、矿物掺和料及外加剂等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由专业厂生产的湿拌砂浆和干混砂浆2.1.6 专用砌筑砂浆 special mortar 用于提高某种块体材料砌体强度及改善砌筑质量的砂浆 2.1.7 灌孔混凝土 grout 用于浇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芯柱或其他需要填实部位孔洞的混凝土。

2.1.8 抗折强度 bending strength 按标准试验方法确定的块体材料抗折强度算术平均值2.1.9 折压比 块体材料抗折强度与其抗压强度等级之比 2.1.10 薄灰缝 砌筑灰缝厚度不大于5mm的灰缝2.1.11 传热系数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 2.1.12 平均传热系数 考虑梁、柱(芯柱)等影响后的外墙传热系数平均值2.1.13 蓄热系数 材料层一侧受到谐波热作用时,通过表面的热流波幅与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 2.1.14 热惰性指标 表征围护结构反抗温度波动和热流波动的无量纲指标单一材料的热惰性指标等于材料层热阻与蓄热系数的乘积多层材料的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等于各种材料层热惰性指标之和2.1.15 露点温度 在一定的空气压力下,逐渐降低空气的温度,当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开始凝结形成水滴时的温度叫做该空气在空气压力下的露点温度2.1.16 控制缝 control joint 设置在墙体应力比较集中或与墙的垂直灰缝相一致的部位,为允许墙自由变形和对外力有足够抵抗能力的构造缝 2.1.17 窗肚墙 belly wall of window 外墙窗台至楼面(或室内地面)的墙段。

2.1.18 防水透气性 加强建筑的气密性、水密性,同时又可使围护结构及室内潮气得以排出的性能,,2.2 主要符号 2.2.1 材料及墙体性能 MU——块体强度等级; A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 M——砂浆强度等级; Ma——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砌筑砂浆强度等级; Mb——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专用砌筑砂浆强度等级; Ms——蒸压砖专用砌筑砂浆强度等级; Cb——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灌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3 墙体材料,3.1 一般规定 3.1.1 非烧结墙体材料所用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 第一部分:轻集料》GB/T409、《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粉煤灰》JC/T409、《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生石灰》JC/T621和《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JC/T622的有关规定目前多数非烧结墙体材料均已有各自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标准中对墙体材料所采用的原材料都有严格要求 这些要求正是保证墙体材料质量的关键 调查中发现出现问题的墙材大都未严格按标准选用原材料及控制其配合比。

3.1.2 砌筑蒸压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石膏砌块墙体时,宜采用专用砌筑砂浆 非烧结的块体材料(如:蒸压粉煤灰砖、蒸压灰砂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石膏砌块等)由于其具有与传统烧结粘土砖不同的特性,故宜采用与之相适应、改善砌筑质量能提高砌体力学性能的配套砂浆——专用砂浆3.1.3 有机材料制成的墙体材料产品说明书中应标注其使用年限 含有机物的墙体材料(如EPS、XPS等保温材料及有机材料连接件等)的设计使用年限关系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故对该类墙体材料提出此要求,这既可使生产厂家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也可为墙体的后期更换提供依据3.1.4 墙体不应采用非蒸压硅酸盐砖(砌块)、非蒸压的泡沫混凝土制品强制性条文) 工程实践证明,由于非蒸压硅酸盐砖(砌块)生产线工艺及机械装备均较简陋,且制品的最终水化生成物耐久性差与蒸压制品相差较大,是导致建筑墙体劣化、影响建筑物耐久性的主要原因,甚至危及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拆楼事件时有发生非蒸压的泡沫混凝土制品由于缺少必要的养护工艺,制品的最终生成物耐久性差,将会给墙体应用带来隐患故对此类产品要谨慎3.1.5 应用氯氧镁墙体材料制品时 应进行吸潮返卤、翘曲变形及耐水性试验,并应在其试验指标满足使用要求后用于工程。

强制性条文) 原材料氯化镁(卤水)中往往含杂质(主要为MgCl、KCl、CaCl2等),遇湿极易解潮,使板材返卤,吸潮返卤表面出现水珠或变湿;翘曲变形引起墙体开裂,影响装饰质量和使用效果,降低强度,缩短寿命全国目前的氯氧镁材料及其制品生产企业约有5000多家,从业人员约有10多万人,仅氧化镁水泥板(玻镁板)(用于天花板、装饰板、墙裙板、人造大理石等)产量约有6亿平方米各地的氯化镁产品质量差别相当大,而一般生产企业又缺少根据原材料的差异随时调整配比的能力,致使板材应用时质量问题接连不断 吸潮返卤检测方法均为肉眼观察、定性检测企业无检测装置;试块养护15天对配方调整指导滞后;检测标准不统一需尽快出台定量检测方法3.2.1 块体材料的外型尺寸除应符合建筑模数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非烧结含孔块材的孔洞率、壁及肋厚度等应符合表3.2.1的要求;(强制性条文) 2、承重烧结多孔砖孔洞率不应大于35%; 表3.2.1 含孔块材的孔洞率、壁及肋厚度要求,,,注: 1 承重墙体的混凝土多孔砖的空洞应垂直于铺浆面当孔的长度与宽度比不小于2时,外壁厚度不应小于18mm;当孔的长度与宽度比小于2时,厚度不应小于15mm。

2 承重含孔块材,沿长度方向中部不得设孔;中肋厚度不宜小于20mm.,,含孔砖(砌块)的孔洞布置及孔洞率(空心率)是影响块材物理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试验表明孔洞布置不合理的砖将导致砌体开裂荷载降低,尤其当多孔砖的中部开有孔洞时,砖的抗折强度大幅度降低,降低砌体的承载能力并造成墙体过早开裂 一些设备制作企业不了解块材孔型对砖应用的影响,对块材模具随意开孔,生产企业只注重块材的外观尺寸,对制品的肋(壁)宽度要求、孔型的重要性一无所知,对此必须予以高度关注试验表明多孔砖的孔洞布置不合理或孔洞率大于35%时,砖的肋及孔壁相对较窄或孔壁较柔(孔的长度与宽度比大于2 ),在荷载作用下易发生脆性破坏或外壁崩晰(长沙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及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均证明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