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榜眼府第柚花香 平和榜眼府 赏花多用眼观,但闭目玩味花之幽香,福建恐怕没有哪里能比得上平和平和作为柚子之乡,春季正是柚子花开的高峰期,成串的白色花朵,一山接过一山,阵阵的花香也从天接地迎面袭来,身心便被笼在了一片天然的“香熏”里,几可醉人 平和县的赏花地有许多,除了“小西天”生态观光园,锦溪、�溪蜜柚庄园等,还有一处地方颇为特别,那就是位于霞寨西部的钟腾村(原名铜陵村)在或浓烈或淡雅,缓缓流动的花香里,古建和土楼让人惊喜 故事要从公元1781年说起,那年黄氏后裔黄国梁进京参考,高中榜眼钦封“御前侍卫郎”,竭尽忠诚,功德昭彰乾隆帝为表其功,于庚戌年(1790年)拨银一万三千三百两,在其故里营建了榜眼府第府地占地广大,座东朝西,背靠溪平山,北面远眺是平和第二高山��双峰山,四周环境优美,气势雄伟,乾隆皇帝亲笔题字“榜眼及第”金匾高悬正中,而两侧悬挂十多面金匾左右石柱题写对联:“一门诗礼流长泽,千载香烟锁白云”府内雕梁画栋,巧夺天工;精美彩画,金碧辉煌;门楼景观、意蕴深远 其实,这“榜眼府”不是府第,而是祠堂,是榜眼黄国梁死后为供奉他的神位而建的黄国梁死后,灵柩奉旨返乡厚葬。
黄氏族人建了这座祠堂,供奉榜眼神位这座祠堂,民间称为榜眼府,约定俗成,就这样叫了下来而真正的榜眼府在距离祠堂约100米远的“朝阳楼” 朝阳楼为一座双重圆土楼,内楼3层、12间,楼门有石匾,刻有“朝阳楼”三个字外楼前有石旗杆3座,高3米许内楼和外楼的外墙,均用青砖镶嵌,建筑风俗与榜眼祠堂保留一致,肃穆庄严,古韵犹存 在钟腾,了解黄国梁的生平,民间传说很多最令人惋惜的莫过于乾隆皇帝“以籍贯取士”一事传说黄国梁在京城校场上,以一式“魁星踢斗”赢得满场喝彩殿试时,乾隆皇帝本意点他状元,但问知黄的家乡鸭母坑一无乞丐、二无轿夫,是个“小地头”之后,改变了主意,钦点黄国梁为武榜眼又传说,辛丑科主考官司是漳浦人蔡新蔡太师黄国梁不会说官话(北京话),他跟乾隆皇帝的对话是蔡太师翻译的民间传说,毕竟是传说,是否属实,史无记载,姑妄听之昔人已去矣!能和这位武榜眼攀上关系的也只还有平和县霞寨镇黄庄村大协关通天蜡烛山峡谷之间的石晶宫笔迹了 石晶宫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背靠峭岩,面对深谷,寺庙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左右两侧各有护屋,寺庙为抬梁式,小巧玲珑,风格独特,面积241平方米。
宫内中堂奉祀南海观音菩萨,配祀伽蓝王土地神,宫内至今还保存着当年的一个石香炉,为乾隆甲辰年物宫后山崖有一泉,泉水自石缝中涌出,此泉称“石晶水”被誉为“平和第一泉”泉上一石壁,刻有“石晶圣泉”,系榜眼黄国梁所题如今“石晶圣泉”还在熠熠生辉供后人观瞻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