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对人体伤害影响因素PPT课件123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97KB
约17页
文档ID:575588112
电对人体伤害影响因素PPT课件123_第1页
1/17

电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 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电流通过人体持续的时间电流的频率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作用于人体的电压人体的状况…… 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且各因素之间,特别是电流大小与作用的时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感觉越强烈,引起心室颤动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害就越大 感知电流引起人的感觉(如麻、刺、痛)的最小电流 摆脱电流当电流增达到一定程度,触电者将因肌肉收缩、发生痉挛而紧抓带电体,将不能自行摆脱电源,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致命电流 在较短时间内会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 感知电流概率曲线成年男性,mA,直流5mA;成年女性,mA,mA感知电流一般不会造成伤害对于10kHz高频电流,成年男子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2mA,成年女子约为8mA感知电流 摆脱电流与个体生理特征、电极形状、电极尺寸等有关系mA;摆脱电源的能力将随着触电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一旦触电后不能及时摆脱电源,后果将十分严重摆脱电流摆脱电流概率曲线(不能摆脱) 致命电流在心室颤动状态下,心脏每分钟颤动800-1000次以上,振幅很小,没有规则;一旦发生心室颤动,数分钟内就可能致命。

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大都是由于电流引起了心室颤动而造成的,因此,通常将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室颤电流电流通过人体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电流直接作用于心脏或者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均可能引起室颤电流 致命电流室颤电流的“Z”形曲线电击电流伤害阈值 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人体心脏搏动周期时,人体室颤电流约为50mA,当电流持续时间短于人体心脏搏动周期时,人体室颤电流约为几百毫安致命电流大小与电流作用于人体时间的长短有关,作用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心室颤动,危险性也就越大 致命电流不同电流对人体的影响电流((mA))交流电((50Hz))直流电0.6~~1.5开始有感觉,手指有麻感开始有感觉,手指有麻感无感觉无感觉2~~3手指强烈麻刺,颤抖手指强烈麻刺,颤抖无感觉无感觉5~~10手指痉挛,手部剧痛,勉强可以摆脱手指痉挛,手部剧痛,勉强可以摆脱带电体带电体 感觉痒、刺感觉痒、刺痛、灼热痛、灼热20~~25手迅速麻痹,不能摆脱带电体,剧痛,手迅速麻痹,不能摆脱带电体,剧痛,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手部轻微痉挛手部轻微痉挛50~~80呼吸麻痹,心室开始颤动呼吸麻痹,心室开始颤动手部痉挛,呼手部痉挛,呼吸困难吸困难90~~100呼吸麻痹,持续呼吸麻痹,持续3s3s或更长时间则心脏或更长时间则心脏麻痹,心室颤动麻痹,心室颤动呼吸麻痹呼吸麻痹 伤害程度与电流时间的关系电流作用时间越长,能量积累增加,室颤电流减小 当t>=1s时,I=50mA;当t<1s时,I=50/t mA作用时间,s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mA-5s范围内,室颤电流与作用时间的关系 作用的时间越长,与该特定相位重合的可能性越大,室颤的可能性越大,危险性越大。

若作用时间短促,只有在心搏动周期的特定相位上才可能引起室颤若作用时间越长,受电击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作用的时间越长,人体电阻就会因为皮肤角质层遭破坏或出汗等原因而降低,导致通过的电流进一步增大伤害程度与电流时间的关系 伤害程度与电流途径的关系致人死亡的情况绝大多数都是电流刺激人体心脏纤维性颤动致死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通过心脏的电流占通过人体总电流的比例(%)从一只手到另一只手从左手到脚从右手到脚从一只脚到另一只脚表1-1 不同途径下流经心脏电流的比例电流从手到脚以及从一只手到另一只手(其中尤以从左手到脚)时,触电的伤害最为严重,电流纵向通过人体,比横向通过时更易发生室颤,故危险性更大 频率(Hz)1025506080100 120 200 500 1000死亡率死亡率((%))21709691433431221411伤害程度与频率的关系表1-2 各种频率的死亡率频率在30-300Hz交流电最容易引起人体室颤在此范围外,频率越高或者越低,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发反而会相对小一些 同样电压的交流电,其危险性比直流电更大一些 伤害程度与电压的关系当人体电阻一定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

因为,随着电压的升高,人体电阻因皮肤受损破裂而下降,致使通过人体的电流迅速增加,从而对人体产生更加严重的伤害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并不与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成正比 伤害程度与电压的关系人体触电时,当触电电压一定,流过人体的电流由人体的电阻值决定,人体电阻越小,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危险也越大 固定不变,约为500-800欧姆 由角质层决定,角质层越厚电阻越大,一般为1000-1500欧人体电阻人体内部电阻皮肤电阻人体电阻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角质层有破损,则人体电阻将会减小一般为1500-2000欧姆,为保险起见,一般为800-1000欧姆 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皮肤厚薄;清洁,干燥的皮肤电阻值较高皮肤潮湿,多汗,有损伤会降低人体电阻;皮肤厚薄;触电电压高,会击穿角质层增加肌体电解,人体电阻会降低;人体电阻会随着电源频率的增大而降低触电面积大,电流作用时间长会增加发热出汗、从而降低人体电阻值; 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接触接触电压电压KV人体电阻(人体电阻(Ω))皮肤干燥皮肤干燥 皮肤潮湿皮肤潮湿 皮肤湿润皮肤湿润皮肤浸入水中皮肤浸入水中107000350012006002550002500100050050400020008754401003000150077037525015001000650325表1-3 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 人体允许电流通常把摆脱电流看作是人体允许电流。

这是因为,在摆脱电流范围内,人若被电击后一般能自主地摆脱带电体,从而解除生命危险 若发生人手碰触带电导线而触电时,常会出现紧握导线丢不开的现象,这是由于电流的刺激作用,使该部分肌体发生了痉挛而使肌肉收缩的缘故,使电流通过人手时所产生的生理作用引起的,增大了摆脱电源的困难 复习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什么是电击?什么是电伤?电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人体电阻和什么有关?什么是人体允许电流?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