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2024/9/61陆学艺陆学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与与社会社会建设建设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一、对当前经济社会形势的分析一、对当前经济社会形势的分析二、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二、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三、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结构性分析三、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结构性分析四、中国进入社会建设的新阶段四、中国进入社会建设的新阶段五、新阶段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调整社会结构五、新阶段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调整社会结构提纲2024/9/62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一一、、对当前经济对当前经济社会形势的分析社会形势的分析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形势分析,可以概括为: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基本稳定,社会矛盾突显,文化繁而未荣。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GDP从3645亿元增长到300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经济总量增长了15倍,年均递增9.8%,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2倍,年均增长8.6%,综合国力极大提高,人民生活普遍改善–但是,在经济方面捷报频传的同时,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大量增加1978年,全国刑事犯罪55.7万件,2008年为488.5万件,增长8.77倍,1978年社会治安事件123.5万件,2008年为741.2万件,增长7.6倍,群体事件9万多起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社会冲突此起彼伏,消息也是频传2024/9/64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二二、、当前中国社会的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是许多人没有预料到的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种种负面的事实,也就是矛盾和问题,这也是许多人没有预料到的•怎么来认识和分析这种复杂而又相互矛盾的形式,并且找出解决的方略来?•毛泽东在《矛盾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居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不管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2024/9/66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搞清楚:•第一,这些矛盾和问题是什么?•第二,哪些是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第三,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和策略是什么?•对此,我们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2024/9/67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20022002年党的十六大年党的十六大•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提出“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003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实施五个方面统筹,强调要及时化解一系列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和工作有序进行。
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相互协调,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要通过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为加快社会发展提供体制保障2024/9/68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2004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讨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问题指出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20052005年春节后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年春节后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展开研讨•2006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2024/9/69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20072007年党的十七大年党的十七大•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由原来的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改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
•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单设一节,名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2024/9/610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从这些年的实践来总结,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应当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还是《矛盾论》说得对:“不能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待,必须把它们区别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着手于捉住主要的矛盾万千的学问家和实干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坠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2024/9/611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三、对经济社会三、对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平衡不协调的的结构性分析结构性分析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两个最为基本的结构,两者互为表里,相互支撑,互为基础•现阶段中国的经济结构,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推动下,经济结构已经达到了工业化社会中期阶段的水平,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省市已经达到了工业化社会的中后期的水平但是,中国现在的社会结构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2024/9/613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 (一一) )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结构同经济结构一样,是由若干个分子结构组成的。
其中主要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等•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变化的推动下,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2024/9/614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就业结构:就业结构:1978年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状况是一产占70.5%,二产占17.3%,三产占12.2%;2008年变化为一产占39.6%,二产占27.2%,三产占33.2%•城乡结构:城乡结构: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17.9%,200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45.7%,平均每年提高0.91个百分点•社会阶层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从“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转变为由国家的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科技专业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和失业半失业人员等十个阶层构成的社会阶层结构2024/9/615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二)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约为(二)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约为1515年年•据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还是工业社会的初级阶段的水平,而经济结构已经是工业社会的中期阶段。
我们经过对比和测算,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大约滞后经济结构15年•以就业结构为例:以就业结构为例:根据外国学者钱纳里等人的研究,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就业结构中,二三产业的职工应该占到总劳动力的84%以上,但2008年中国的二三产业就业的职工占总劳动力的60.4%,差了24个百分点以过去30年的情况看,非农劳动力平均每年增加1.03个百分点,需要23年才能持平•以城市化为例,以城市化为例,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率应该达到60%,但2008年中国城市化只有45.7%,差了14.3个百分点以过去30年的情况看,城市化率每年增加0.91个百分点,需要15.7年才能达到再次,以社会阶层结构而言,工业社会中期阶段,社会中中产阶层应该达到40%以上2008年中国只有23%以过去30年的情况看,如果每年中产阶层规模增加一个百分点,那么要17年后才能达到2024/9/616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总起来看,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也就是前面我们指出的: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经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结构,而社会结构还处在工业社会的初期阶段•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存在着的严重的结构差,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不协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畸形尴尬状况。
这是产生当今中国诸多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而且久解不决的结构性原因2024/9/617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三农问题为什么长期解决不好?三农问题为什么长期解决不好?•三农问题从本质上看是个结构性问题我们搞工业化,但不按社会发展规律搞城市化,用种种办法把农民封闭在农村里工业发展了,农业发展了,但农民从1952年的50319万,现在反而增加到95500万农业户籍人口,按现在统计常住人口72135万,经济结构调整了,社会结构没有相应的调整,由此产生诸多矛盾这是个典型案例•2008年,在GDP中,农业只占11.3%,但在就业结构中从事农业的劳力占39.6%,也就是说,在2008年占39.6%的劳力,只创造11.3%的财富,占54.3%农村常住人口分配这点财富这样的结构,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户口、就业、劳保等一系列体制形成的城乡结构,不改革这些社会体制,不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三农问题就解决不了2024/9/618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内需不足为何久解不决?内需不足为何久解不决?•1995年开始,我国就提出要扩大内需,十多年来了,内需还是扩不上去•扩大内需本来是经济问题,但光靠调整经济结构是解决不了的。
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把农民固化在农村,即使不干农活了,找到了二三产业的工作,但是户口不能动,进城了只能成为城市的非正式的常住人口现在中国的农业户籍人口还有95500万,占总人口的74.5%,有人计算过,三个农民只顶上一个城市人口的购买力,如果把现在已经进城来的务工经商的2亿多农民逐步转变为城市居民,就将增加数以万亿计的消费不改革这种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单用经济办法,内需能扩大吗?2024/9/619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四四、、中国进入社会建设的新阶段中国进入社会建设的新阶段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进入新时期以来,关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官民关系、劳资关系等社会阶层间的关系矛盾显化•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事业改制引发的社会不稳定问题增多,贪污腐败等大案要案频发;•各种群体性事件居高不下,近几年发生的瓮安事件、石首事件、吉林通纲事件接连发生,影响恶劣,使得经济社会稳定问题日益突出,•近来又发生虐杀儿童、富士康民工跳楼事件•面对这些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我们显然不能只用经济的理论和方法来应对,有一段有人提出“花钱买平安”来解决,这只能解决一时,不是治本的办法。
2024/9/621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我国已进入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时期的特征是经济建设已取得很大成功,工业化已达到工业国家的中期水平,但社会结构还相当滞后,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对照国外一些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经验看,我们已经从经济建设为主的阶段,进入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新阶段的任务,是要在继续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要进行社会体制的改革,重点进行社会建设,抓好社会管理•“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阶段性的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和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的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2024/9/622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这些判断和决定都是十分正确的,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了文件的决定和精神,效果也很明显,各地和谐社会,平安社会的建设也较普遍地展开,社会矛盾有所缓和,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刑事犯罪率下降了但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来,这当然要认真应对,但是在一些地区和一些部门,又转到抓GDP挂帅的路上,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放松了•有必要再重申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突出的位置,重点抓好社会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24/9/623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五、新阶段社会建设的核心五、新阶段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任务————调整调整社会结构社会结构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有两个重要的理论贡献,一是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二是提出了社会建设这个新概念、新理论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做了比较深入的研讨,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有了认识,真可以说做到了家喻户晓,而且还宣传到了全世界,得到了很好的反响比较而言,关于社会建设的研讨,要相对弱一些就两者的关系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要为之长期奋斗的宏大的战略目标,社会建设是战术部署,是手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社会建设等一系列的建设来实现2024/9/625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一)关于社会建设的内涵(一)关于社会建设的内涵•社会建设:适应国家由农业农村的传统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的转变,适应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并由此产生了各种社会问题要解决的需要,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各种有利于改善民生,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行动与过程。
社会建设的主体,主要是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社会建设的原则是以人为本,坚持公平和正义,社会建设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和社会进步2024/9/626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二)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二)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新中国建立之后,在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大规模地进行了社会建设只是那时没有用社会建设的概念去指称它,而把它分别归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或文化建设的名下•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又把社会领域的建设都称之为社会发展其实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是两个概念,有异有同•十四届四中全会把社会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明确提出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大变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是适应了中国进入新世纪以后经济社会发生了新变化,适应了全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2024/9/627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社会建设任务很重,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为十多亿人民提供良好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又要进行社会体制的改革,创新社会改革,完善社会管理•其核心任务是要构建一个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相协调的社会结构。
2024/9/628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1、民生事业、社会事业建设2、社会体制和社会规范建设3、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体制建设4、社会结构调整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六、关于推进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一)进一步提高对现阶段社会建设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 1、重申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 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新阶段新形势的任务是要重点推进推进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之后,要进行社会建设,要补好这一课,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 2、要开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建设的研讨 什么是社会建设?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建设?怎样进行社会建设?在全国全党的广大干部群众中取得共识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二)推进社会建设要有组织领导 1、历史的经验,凡是中央决定要做的战略任务一定要在组织上落实正反两反面的经验 计划生育;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体制改革,从农工部、农委、农村政策研究室、新农村建设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 2、北京、上海已经建了试点性的,成效已肯定的,但有一些问题要解决。
3、还是要中央来先建,这是关乎全国的问题 任务已明确了,要组织落实 4、新的社工委的第一件工作是调查研究母亲家底、制定一个2010—2030年的国家社会建设的中长期规划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三)社会建设要进行社会体制改革 形成社会建设的动力机制 社会建设要学经济建设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四)社会建设要有相应的人力、物力、能力的投入 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五)三点具体建议 1、召开一次全国性的社会工作会议 2、社会建设从总体布局中排第四,改为排第二 3、在每年的经济建设工作会议前后,也开一次社会建设工作会议,或两个会合并召开更名为经济、社会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