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传统到新变从幽婉到豪放.docx

caoka****i34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0.98KB
约8页
文档ID:131065826
从传统到新变从幽婉到豪放.docx_第1页
1/8

从传统到新变,从幽婉到豪放摘 要:晚清民国湖湘女词人的创作与时代风会、个人成长经历息息相关随着晚清进入民国,她们在创作上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转变:晚清湖湘女词人抒写传统的闺音闺情至民国跳出闺闱而抒爱国激情,故词风亦由幽婉而豪放这种历史性转变反映了晚清民国女词人在特定环境中的蜕变,亦可从中窥探晚清民国女性文化心态 关键词:晚清民国;湖湘女词人;闺情词;爱国词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古典词体继两宋以来的再次繁荣时期晚清时期的浙西词派余绪或新兴起的常州词派交织并存,民国时期的旧体词人巧妙地将重声律与比兴寄托结合在一起,在创作上既弥补了常州词派只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纠正了浙派末期叫嚣的偏颇在此过程当中,沈善宝、顾太清、秋瑾、陈家庆等女性词人大胆走出深闺,相伴结社,尝试突破传统的闺愁闺怨的抒写,为晚清民国女性文学的繁荣做出了贡献晚清民国湖湘女词人众多,据不完全统计,有二十余人,占晚清民国湖湘词人的五分之一,涌现出周翼纯、左又宜、黄婉?W、杨延年、杨庄、张默君、王?J、戴珊、陈家庆、周诒蘩等颇有影响的女词人本文试图从历史发展的眼光分析晚清民国湖湘女词人及其创作,并深入探讨这种转变背后的原因一、晚清湖湘女词人创作晚清湖湘女词人与同时代女性词人一样,在浙西词派余绪与新兴常州词派的交织选择过程中,她们在创作理路方面更容易接受浙西词派以姜夔、张炎为宗的醇雅清空词风,词作以咏物、怀古等形式抒传统女性的内心:或叹时光流逝,或抒思亲思乡,或自伤自怜等等。

一)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自怜叹时光流逝、自伤自怜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主题之一中国古代女性多生活在封闭狭隘的空间,受封建男权思想的束缚而养成温顺、自卑、依赖的性格乔以钢称:“正是由于现实生活对女子的压迫及其渗透于社会意识和妇女教育之中的伦理性、宗法性的严格规范,使女性与男作家在从事创作的文化背景方面显示了某种差异[1]72-75因此,能够接触到文学创作的古代女性多写身边之情之境,感叹韶华易逝,对自我的感伤怜爱而作为表达最细腻情感的词体,中国古代女词人更倾向于词中抒一己之幽思晚清湖湘女词人黄琬?W、唐琬珠、左又宜等词作主题多如是黄婉?W(1803―1830),字葆仪,黄本骐女,浏阳欧阳道济继室,宁乡人自幼聪慧,随其叔黄本骥、沈素生学琴后英年早逝,其叔黄本骥将所藏古琴悉数为之陪葬有《茶香阁词》,计三十九首,见道光《三长物斋丛书》三十八卷《红雪词钞附录二》何绍基题其词,曰:“诗心不在字,琴理不在弦斯人抱灵根,自其未生前……我持不可读,出门看秋天欲题风中叶,问彼云上仙[2]其词集题词者众多,有何绍基、陈本钦、临桂龙启瑞、湘阴李星沅、上元王锡畴、湘潭张家榘不惟有男性文人题词,黄婉?W在湖湘女性文人中亦产生一定的影响,题词者中不乏女性文人,如善化罗金淑(湘阴邹子香之配)、湘潭郭润玉(湘阴李石吾之配)等。

女性文人独特的敏感,自伤自怜在黄琬?W词作中,尤显突出如《忆江南》云:闲庭悄,小步晚凉生雨过桐阴天欲霁,偶来花下听流莺,入耳便关情闲阶悄,更转漏声澜瑞脑香销金鸭冷,阑干倚遍静无言,云破露婵娟前者以“晚秋”、“秋雨”为意象,后者以“漏声”、“淡云”、“冷月”为意象,以闲庭、闲阶的悄寂无声烘托出词人的孤单凄寂春去秋来,花谢花开,韶华易逝,由此引发词人无法排遣的愁情与痛苦,亦常常流露于笔端如《调笑令》云:春去,春去,无计可留春住飞来飞去晴霞,千树万树落花花落,花落,天涯数声残角从该词可见其对韶光流逝的无奈唐婉珠,?c黄琬?W是表亲关系,常相唱酬其词附《茶香阁遗草》其词多学黄琬?W咏物词,清新柔婉,抒写闺秀愁怀如《清平乐?红莲》、《忆江南?秋夜》、《梦江南?秋夜雨》等或咏物,或怀人,以写词人在时光悄然流逝时的感伤自怜左又宜体弱多病,其《菩萨蛮?自题小影》云:“年时憔悴常扶病,开?V怯见菱花影相对是耶非,端相还自疑 带宽衣自旧,天遣愁人瘦更欲画侬愁,谁为顾虎头左氏于词中感叹自己体弱多病,憔悴消瘦而不敢照镜子甚至看到镜中的自己会产生疑惑这种自伤自怜情怀跃然字里行间,令人不忍卒读二)思亲思乡,琴瑟相和中国历代女性文人中不乏与夫琴瑟相和者,如李清照与赵明诚、董小宛与冒辟疆、柳如是与钱谦益、许广平与鲁迅、丁玲与胡也频、萧珊与巴金等皆流芳千古,为后世文人所钦羡。

在晚清湖湘词坛,亦有着部分女词人与夫君琴瑟相和,抒思亲思乡之情刘鉴与曾纪官、左又宜与夏敬观、王?J与夏恒、杨延年与左念康、何桂珍与俞维藩等为晚清湖湘词坛谱写了佳话左又宜(1875―1912),字鹿孙,左宗棠孙女,夏敬观室,湘阴人左又宜是左宗棠孙辈当中的佼佼者,有《缀芬阁词》一卷,民国二年巾箱刊本朱祖谋题其封面,陈三立有《夏君继室左淑人墓志铭》,绍兴诸宗元序其词左又宜与夫君夏敬观琴瑟之和,成一时佳话,如左又宜有《虞美人?寄?赦中熘莸郎稀贰?《浪淘沙?寄?赦纸鹆辍贰?《菩萨蛮?和?赦执貉?》、《渔家傲?戏投?赦帧返鹊却首鳌F浯恃ё谙蚴芟木垂塾跋欤?以南宋为宗,尤以白石为甚,如《暗香?除夕庭梅开,置酒花下,以风琴谱白石暗香疏影词,声韵幽美,因与?赦指骱椭?》钱仲联《近百年词坛点将录》将左又宜比作地壮星母夜叉孙二娘,并称:“左夫人挺秀湘西,……慢词声韵幽美,能得白石、草窗神理[3]709王?J,字湘梅,嘉庆道光年间湘潭人攸县贫士夏恒室夏恒与湘中名士沈道宽、邓显鹤交工吟咏,与姊王佩、湘潭郭润玉、郭佩兰等唱和有《印月楼诗词稿》显鹤《沅湘耆旧集》收其诗二十七首王氏词幽情单绪,婉约闺怨之情流露字里行间。

夏恒赴京赶考,王?J有《暮春》词寄之,其中“怨东君不许花开久”句尤为出色《蝶恋花?残冬即事》、《虞美人?残冬即事》等词喜宕开一笔,时而眼前,时而天涯;时而现在,时而去年今日,将词人思亲之情跃然纸上又如《金缕曲?和一卿夫子见寄原韵》: 触目关心事听秋风、别时私语,窗前频记独坐心飞千里地,传到音书迢递似缄得两人离思幽意闲情难料理,谢檀郎、好语殷勤寄深夜月、君看未 清宵不寐知愁味听小楼、滴残微雨,蕉心同碎愿不坠芸窗苦志,莫道儒冠非计抟九万扶摇将至妾有残书堆旧筠,愧无才、香阁吟秋意拈韵懒,墨花滞一卿夫子,即其夫夏恒这是词人难得的一首慢词,和其夫夏恒词韵,将词人思亲内心的曲折叙写无遗杨延年(1880―1915),女,字玉晖,左念康室,湘乡人有《椿荫庐词存》一卷,与同名诗存合刊,民国七年铅印本,前有曾刘鉴、况周颐作序《椿荫庐词存》共四十八首,词作多写夫妻离别怀念之情,如《减字木兰花?怀夫子》、《虞美人?和夫子》、《念奴娇?和夫子题照即次原韵》《摸鱼儿?和夫子京寓寄忆即次原韵》等如《菩萨蛮?怀夫子京师》云:“闲庭飞尽杨花雪,春归杜宇犹啼血独倚小阑干,露浓花气寒 碧云劳盼望,红豆添惆怅昨夜梦京华,彩毫新著花。

《忆秦娥?离情》云:“风潇潇,旗亭珍重驻兰桡驻兰桡,芦花如雪,征雁鸣皋 别离忽,忽怨秋宵蛾眉敛翠思无聊思无聊,水天一色,海汐江潮曾刘鉴序称:“诗则清新俊逸,深得庾鲍之神,词则美丽闲婉,颇叶凤豹之律[4]何桂珍,同光间人,字梅因,上虞俞维藩室,善化人有《枸橼轩诗词钞》,与同名诗合刊一册,存词十五阕,多咏秋景、秋物之作,如《眼儿媚?秋思》、《踏莎行?秋月》、《清平乐?秋蝶》、《疏影?秋蝉》、《暗香?秋菊》等等其词多表现对丈夫的思念,如《长相思?送绍初夫子游粤》曰:“雨潇潇,风潇潇,强把闲愁付酒浇,眉尖愁未消 千山遥,千水遥,衰草连天魂梦劳,梦中魂欲消上阙写相送离别情景,下阙写别后思念之苦三)女性意识的苏醒嘉道年间,女性文人生活环境虽没有跳出深闺大院,但在创作交游上有了很大突破她们勇敢地从闺内吟咏到家族唱和,再到闺外结社,如袁枚女弟子诗人群等已突破封建礼教,为现代女性主义的觉醒打下良好的基础晚清湖湘女词人创作的女性意识苏醒,主要表现在对历史奇女子的反思以及忧时伤乱湘潭周诒蘩,字茹馨,湘潭人,元氏县知县张玉夫人,出身于书香文化世家《静一斋诗草》存诗近四百余首,《静一斋诗馀》存词一百二十八首周诒蘩词作题材较为特殊,常将笔触及历史上的奇女子,以此寄托复杂的情怀。

如《满江红?虞姬》云:痛隐千秋,分争处、谁为故国?论往事,残民背约,入关先失玉斗谋成隆准志,楚歌声尽重瞳力最堪怜,天意屈英雄,真无术 江东地,难栖息樽前舞,徒凄恻记当年神勇,只今空惜铁甲寒沾豪杰泪,吴钩利送倾城色叹从容一死纵酬恩,悲何极词人对历史女性虞姬为报恩以死殉夫殉情、何等悲凄的反思,流露出对女性生存空间的思考和人文关怀《闺秀词话》评曰:“诸作均开阖动荡,绝不粘滞,足见功力之深[5]1445陈书良称曰:“其词风与诗风相近,清旷高远而很少脂粉气,但抒情写景比较细腻婉曲[6]646然而,由于时空的局限,周诒蘩不可能彻底摆脱封建男权思想的影响,故其词作中流露出女性意识苏醒后的空幻感如《踏莎行?斗蟋蟀》云:乐土初安,雄心顿起,银盆鼓通夸千里阵云红处彩旗开,阶前蛙鼓声如此 露冷雕栏,风侵玉砌,生涯应忆平章第半闲堂外暮烟迷,输赢谁下兴亡泪?词中蟋蟀相斗的热闹与露冷风寒凄凉、短暂的输赢与历史兴亡相对,词人对人生、历史产生空幻感正如其词《十六字令》云:“空,花映清池月在中繁华梦,今古一轮同晚清湖湘女词人的女性意识苏醒不仅表现在对历史女性的反思,还跳出?|闱关注社会,抒发词人的人文现实关怀黄琬?W词作中尚有苍劲雄健之作,宛如李清照之《渔家傲》鹤立鸡群,让人耳目一新。

《满庭芳?江楼远眺》云:云拥遥青,山拖残碧,暝色飞上层楼柳丝摇梦,分绿挂帘钩何处书传锦字,南来雁,声断苹洲萧疏甚,烟栖岸树,苍染半江秋天渺渺,帆摇楚尾,心远吴头算多少征魂,空载扁舟怕听湘骚写怨,销不尽,香草风流苍茫里,愁痕界破,飞起一汀鸥是词与其他词采用意象不同上片用青山、残碧、归雁等意象营造萧疏、空旷之境;下片则以抒情为主,叙写在吴楚大地,因战乱而掩埋多少征魂,从而抒发爱国愁情是词颇为苍劲雄健,乍读之下几乎难以相信其出于一柔弱女子之手[7]466刘鉴词作抒忧国伤乱之情,表现出浓厚的现实主义情怀如《满江红?庚子感事》:风鹤惊心,家书梗,梦魂飞越深愤憾、顽民悍族,祸延君国蚕食鲸吞东道尽,狼奔?X突神京兀最堪伤,宫府半凋残,金瓯缺 求言诏,几微澈,匡时略,条陈切叹饷储匮乏,莫舒筹策革旧维新期后效,卧薪尝胆尊前辙待从容,再复富强初,恢宏业光绪二十六年,中国封建社会因不堪外强凌辱而爆发声势壮大的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最后八国联军攻下北京城当时著名词人王鹏运、朱祖谋等皆有词记之刘鉴是词即以此为背景,以写时事抒报国豪情,有东坡、稼轩之风二、民国湖湘女词人创作民国时期,女性文人已摆脱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束缚,与男性在各类话语权上能争一席之位。

施议对《当代词综》、刘梦芙《二十世纪中华词选》、杨子才《民国五百家词钞》等对民国女词人词作皆有著录邓红梅、曹辛华等稍有关注,曹辛华认为:“民国女词人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学词方式的‘多样化’、切磋词学途径的‘多样化’、词作传播方式的‘多样化’等三个方面与民国男性词人相比较而言,民国女词人在词学见解与创作主张方面基本上处于‘失声’状态,而其创作主旨方面则也有其独特的一面[8]390-409具体到民国湖湘女词人创作尚无专论民国湖湘文坛群星并起,不乏优秀的女性词人,她们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词体创作:她们大胆走出闺内吟咏至闺外结社,甚而参与革命活动,故词作主题多以爱国情怀为主,在词风上推崇苏辛杨庄、张默君、陈家庆乃民国湖湘女词人的佼佼者,颇具代表性 (一)杨庄词:刚柔并济,婉转中见苍凉民国女性词人的身份以学生、教师和学者居多,她们有机会接触到以往闺秀未接触的更为广阔的社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