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制专业建设方案-广西现代职院

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8.29KB
约12页
文档ID:256720748
机制专业建设方案-广西现代职院_第1页
1/12

机制专业建设方案-广西现代职院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申报中心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立 工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立方案 一、专业建立背景及根底 〔一〕专业建立背景 1、产业背景作为世界制造中心,机械制造业在我国工业中所处的地位非常突出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开展,机械制造行业正在由传统制造向现代制造转变,我国装备制造业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大型企业,机械制造类专业高素养应用性人才缺口很大,许多企业出现了用工荒调查显示,在众多的技术岗位中,机械制造类等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特别突出国家十大振兴行业之中,“汽车、船舶、装备制造”等三大行业都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亲密相关 2、区域背景广西区区域需求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2022年1月公布的《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确定》得悉,广西将优先重点开展十四个千亿元产业,其中,“汽车、有色金属、冶金、机械、造纸与木材加工、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6大产业干脆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相关,而其它行业也离不开机械类专业人才的支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化开展及“兴桂工程”战略的实施,广西地区乃至整个泛北部湾地区对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须要日趋紧迫。

河池企业须要河池市地处桂西北,属于“老少边穷地区”,也是水电之乡、有色金属富集区;近年来,河池的经济开展主要集中在矿山、桑蚕、水电以及生态旅游方面,其中矿山企业、桑蚕加工、水利电力都须要大量的机械制造人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是河池市唯一的立足于效劳地方经济的高职院校,因此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开展壮大非常必要〔二〕专业建立根底 1、师资队伍根底师资队伍构成◇根底课老师:担当文化课教学工作,由学院动态调配◇专业根底课老师:担当计算机、电工电子等专业根底课程,由相关系部动态调配 ◇专业课老师:担当专业课理论及局部实践教学,现有26人 ◇专职实习实训指导老师:担当实习实训课程,3人 ◇兼职实习实训指导老师:担当实习实训课程,8人机械专业专业课老师构造 ◆学历构造?本科学历:14人,53.8% ?探究生学历:12人,46.2% ◆职称构造 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以上比例65.4% ◆双师型老师:16人,61.5% 2、教学条件根底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分为6个模块,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衡量标准,实践教学“突出技能训练、强调实力拓展”,教学打算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根本为1:1.◆公共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单项实践实训课 ◆综合实践实训课 教材状况近几年,该专业老师共主编或参编教材10余部,自编校内实习管用教材5部。

在教材的运用方面,除了局部时间教材外,绝大多数专业理论课和实习实训课程都细心选择高职高专专用教材◆高职高专专用教材:90%以上 ◆自编实习实训教材:10% 3、实践教学根底〔1〕、校内实习实训条件机械实训基地现分为数控实训车间、机械实训车间两个场地,近期拟新建自动化限制实训车间现有设备:平凡车床、铣床、刨床30台;钳工工作台50个工位;焊接设备8台;数控车床18台;数控铣床、加工中心6台;电火花、线切割机床4台;各种软件齐全另外,学院电工电子实训基地还有电工电子实训台、PLC及单片机实训台,可供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实习所用目前,可为该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设备总价值接近1010万元,足以满意在校生校内实习实训的须要〔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河池市内:广西轴承厂、河池车辆有限公司、河池市玉动车辆有限公司、河池化工集团广西区内: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桂林福达集团、中钢集团八一铁合金有限公司 广西区外:广州德善数控有限公司、中山南特精细机械有限公司 4、人才造就模式根底造就体系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及将来开展,该专业采纳了“多证书造就体系”,即学生在毕业时除了可以获得大专毕业证书之外,还可以获得必须的职业技能证书。

◆ 根本技能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CAD绘图员证书◆ 职业技能证书:平凡车床操作等级证、数控车床操作等级证、数控铣床、加工中 心操作等级证、焊接上岗操作证等等近3年来,该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证书获证率达101%以上,每个学生平均获证3-4个 就业状况近三年来,该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两广地区由于,学院注意实力造就,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1次就业率均在96%以上,其中大局部高质量对口就业以2022届学生为例,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6%,就业单位根本上为机械加工行业,月收入大局部在2000元以上,个别到达4000元左右 二、建立目标与实施方案〔一〕.专业建立总体目标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建立为核心,以试验实训基地建立、师资队伍建立、人才造就模式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全面加强内涵建立,提高人才造就质量通过三年的建立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及专业群建成为装备制造企业,中小型制造企业及民营装备制造企业的设备改造、制造信息技术、生产工艺技术效劳供应高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并在深化教育教学、创新人才造就模式、提高社会效劳实力和创立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二).人才造就目标以效劳广西经济建立、促进广西“14+4”千亿元产业技术升级为主要目标,立足河池、效劳广西、面对周边,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开展,具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所须要的理论学问、专业技能,适应生产、建立、管理、效劳第一线须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三〕.教学质量目标及其监测指标 1.教学质量总目标:争取在3年内将专业建立成为在教学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人才造就模式、人才造就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优势专业2.教学质量分目标及其监测指标 序号 分目标名称 分目标及其监测指标 1 完善人才造就模式与人〔1〕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造就模式,以典型产品的生产过程改革现有课程体系,采纳认为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才造就质量 式并组织实施; 〔2〕毕业生双证率到达95%以上; 〔3〕毕业生就业率到达96%以上;其中对口就业到达95%以上; 〔4〕学生参与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荣获好成果 2 课程建立与教学资源建立 〔1〕完成校本急需专业的人才造就体系构建,形成“教、学、做”为一体的人才造就体系; 〔2〕完成全部专业课程标准的编制并予以实施; 〔3〕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将职业素养融入学生专业成果评价体系中,建立操作性强的课程评价体系; 〔4〕建立科学的课程监控体系,对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监控; 〔5〕完成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完成1-2门专业类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编写2-3本校本教材 〔1〕在现有校内实训车间的根底上进展改造,建立新的机械实训基地;投资160万元,建立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以满意自动化限制相关实习实践工程的须要; 〔2〕进一步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桂林福达集团就学生顶岗实习、订单造就达成长期协议。

〔1〕加强师资队伍建立,优化师资构造:力争3年内,具有探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占老师总数比例达60%以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在15%以上,具备“双师”素养的老师达专职老师总数的90%以上,专业学术带头人1-2人,校级优秀中青年骨干老师到达40% 3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 4 师资队伍建立 〔四〕.建立实施步骤与内容第一步:制定建立方案该专业是我院重点建立专业,同时业是自治区立项建立的急需专业,依据前期建立实际,邀请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共同针对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制定下一阶段建立方案其次步:夯实专业建立根底1、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造就方案,做好高技能人才造就本专业在企业专家的参加下制定了专业人才造就方案,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造就模式,基于岗位实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并组织在2022级进展实施针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照实践教学零散重复,课程间内容过多穿插,考核形式单一等问题,将邀请专业建立委员会专家深化进展探究,对课程进展进一步整合,合作编制课程标准,探究团队授课,多门课程整合考核等教学模式;对实践教学体系进展深化探究,力争形成模块化、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学生职业素养和认为素养培育,增加学生的可持续开展。

2、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立,为专业建立供应保障〔1〕加大引进力度,吸引省内外其它高校中高学历、高职称、高素养的优秀人才; 〔2〕吸引社会上有丰富工程实践经历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充溢老师队伍;〔3〕以专业教学团队为根底加强科研创新,组织教改、教研及科研课题小组,力争每人每年至少发表教研或科研论文1-2篇;每年聘请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3-5次;选送中青年骨干老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在职培训;采纳必须的鼓励措施促使符合副高职称条件的老师申报科研课题,争取每年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3篇〔4〕加强师资培训力度,选拔学科带头人或专业骨干老师到高等学府、科研机构或先进企业进一步深造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加强老师动手实力的造就3、制定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监控教改质量,为专业人才造就保驾护航 广泛进展以典型产品的生产过程改革现有课程体系,采纳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本专业将与行业专家共同设计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为提高教学质量供应科学依据4、扩大校企合作,为专业教学搭好实习实训平台本专业与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桂林福达集团合作,建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目前打算与广州德善数控有限公司、中山南特精细机械有限公司,进展校企合作。

第三步:全面实施专业人才造就改革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核心进展建立,带动机械制造类专业群中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和数控技术专业的提升,建立内容包括人才造就模式、课程体系建立、教学团队建立和实训基地建立等内容1、人才造就模式的改革本专业造就目标:造就能够在制造业的生产、建立、效劳和管理第一线工作 的,同时驾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高素养人才造就目标的领域定位为:一、机械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与机械加工工艺装备 设计制造;二、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维护、安装调试等踊跃推动工学结合,强化实践实力造就,改革人才造就模式:一、订单式人才造就,构建动态的柔性化课程体系,学校与企业合作制定与企业岗位标准相吻合的课程标准、考核标准;二、踊跃探究和推动 工学结合 人才造就新模式,三年分六个阶段,各阶段均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支配相应课程、教学内容,进展工学结合、交替的专业素养和技能造就第一阶段重点是专业根底学问的素养与职业技能造就: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进展,其目的是训练学生根本素养和敬业、严谨、负责任的工作看法,教学中采纳 任务驱动 式的融 教、学、做 合一的教学模式;其次、三、四阶段主要是职业技能造就:该阶段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在造就职业技能的教学中仍采纳 任务 作为驱动主线,表达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一体化的融“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第五阶段主要是职业综合素养和技能造就:支配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进展实际操作,即依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分别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完成机械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或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制造,机械自动化设备的修理维护、安装调试等工作;第六阶段主要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实力: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生产性 任务 实训,实现生产和学习的有机结合,并支配至少半年的顶岗实习。

以突出职业技能造就为特色,实行“双证书”教育 对企业岗位进展实力分析,明确专业领域核心实力,并围绕核心实力制定造就方案,造就方案表达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使学生毕业时具备相应的上岗实力学生毕业时,不仅要求取得毕业证,还要求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目前本专业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有:平凡机加工和数控操作工的中、高级证书等2、广泛开展产学研结合,以科研带动教改提倡老师人人参加科学探究、教改探究,邀请企业共同参加教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