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普外手术图谱.doc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MB
约52页
文档ID:544316888
普外手术图谱.doc_第1页
1/52

包皮环切术  [适应证]  1.包茎病儿因包皮囊口狭窄而妨碍排尿或反复感染者  2.成年人患包茎或患包皮过长反复感染者  儿童期的包皮过长是正常的,婴儿有包茎或儿童有包皮过长,如无并发症,不应施行包皮环切术因为3岁以下小儿的包茎多随年龄的增长而自行消失;另一部分儿童只要反复将包皮向上退缩,扩大包皮囊口,就会露出阴茎头,也不必手术切除  [术前准备]  1.手术前夜及手术当日,嘱病人清洗局部  2.并发包皮、阴茎头炎者,需选用药物和局部浸泡治疗,炎症消退后再行手术  [麻醉]⑴阴茎根部皮下及两侧阴茎海绵体麻醉⑵尿道海绵体麻醉图1 阴茎海绵体麻醉  局麻或阴茎海绵体麻醉;小儿可加基础麻醉[图1 ⑴ ⑵]  [手术步骤]  1.体位 平卧位  2.清洗消毒 用肥皂水和盐水清洗局部,用1∶1000新洁尔灭液消毒;包茎者以注射器接静脉切开针头将新洁尔灭液注入包皮囊内消毒⑴用止血钳夹起背侧包皮⑵用有槽探针剥离包皮粘连  3.分离粘连 有包皮口狭窄及包皮与阴茎头粘连者,先用止血钳扩大包皮口,再用两把止血钳夹起背侧缘正中部位(两钳相距0.2cm)[图2 ⑴]用有槽探针分离粘连,直至阴茎头与包皮完全分开[图2 ⑵]。

再用消毒生理盐水清洁包皮囊及阴茎头  4.设计切口 用一把止血钳夹住包皮系带处,以提起包皮以刀尖在包皮外板距冠状沟缘远端0.5cm处划一切痕,准备作为环切切口,要防止切除过多  5.背侧切开 用剪刀沿探针槽剪开包皮内、外板,包皮内板也应剪至距冠状沟缘约0.5cm处[图2 ⑶]⑶沿探针槽剪开包皮⑷离冠状沟0.5cm环切包皮  6.切除包皮 将包皮内、外板对齐,向外拉开夹在包皮背侧及系带处的止血钳,再复查包皮外板切痕作为环切切口是否适当如果适当,用弯剪沿距冠状沟约0.5cm的切痕处剪去右侧皮瓣[图2 ⑷],然后再剪左侧包皮系带处的内外板可以不剪去,或者多保留一些[图2 ⑸]  7.止血 将阴茎皮肤向上退缩,显露出血点后止血,应特别注意将阴茎背侧正中的阴茎背浅静脉结扎[图2 ⑹]⑸系带处包皮应多保留⑹结扎阴茎背浅静脉止血  8.缝合 用细丝线先在环形切口的背、腹、左、右处各缝合一针,结扎不要太紧,以免组织水肿时勒坏皮肤缝线不剪短,留作固定敷料用再用每两针缝线之间缝合1~2针,缝针应靠近切缘穿出[图2 ⑺]⑺缝合内外板⑻用缝线固定凡士林纱布图2 包皮环切术  9.包扎 将一条凡士林纱布(毛边叠在里面)环绕包皮切口处,用留长的缝线固定,然后用数层纱布包扎[图2 ⑻]。

  [术中注意事项]  1.包皮环切术中,内、外板间的血管断端往往向近侧退缩,必须找出,加以结扎,否则可以形成大血肿  2.包皮不可切得过多,以免引起痛性阴茎勃起一般包皮内板应剪至距冠状沟约0.5cm处系带部也不可留得过少  [术后处理]  1.术后3~4日内于睡前服镇静剂,以防阴茎勃起,引起疼痛和出血  2.告知病人排尿时勿弄湿纱布  手指外伤性截指修复术  手指外伤性截指有横行、斜行、关节平面截断等多种,常见的修复术如下:  [适应证]  手部软组织新鲜损伤  [术前准备]  1.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麻醉]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用下列麻醉  1.局麻  2.指根神经阻滞麻醉  3.臂丛神经或腕部神经阻滞麻醉  [手术步骤]  (一)手指末节横行截断修复术 常用的有V-Y形成形术(推进皮瓣修复)和旋转皮瓣修复术两种图1 手指末节横形截断V-Y形成形术  1.V-Y形成形术 清创后,去除部分指骨端,使其较周围软组织短0.3~0.5cm;再于指端两侧皮肤各作V形切开,并将两侧皮瓣向中线拉拢缝合,覆盖指端创面最后,将两侧残留的V形皮肤缺损作Y形缝合[图1]图2 手指末节横形截断旋转皮瓣修复术  2.旋转皮瓣修复术 用伤指背侧环形隆起处所形成的局部皮瓣旋转覆盖在指骨端上修复。

因环形隆起处的皮肤松动度大,供皮区遗留的创面,可用直接缝合法闭合[图2]图3 手指斜形截断修复术  (二)手指斜行截断修复术 清创后,咬除外露的指骨,锉平骨端,将指神经拉出0.5cm,用利刀切断然后,将周围皮下组织覆盖裸露的指骨端缝合后,利用掌侧较长皮瓣向背侧翻转,直接缝合,闭合创面[图3]图4 手指远侧指间关节平面截断修复术  (三)远侧指间关节平面截断修复术 清创后,将指神经拉出0.5cm后用利刀切断,将伸屈肌腱修剪整齐后与周围组织缝合固定,再将暴露的关节面软骨咬除、锉光,使末端呈椭圆形两侧皮肤作鱼口形切除后缝合亦可采用皮片(或皮瓣)移植来闭合创面[图4]  手指外伤性截指如受伤时间短,创面清洁、整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争取断指再植,最大程度地恢复手部功能特别是拇指和示指,更应争取再植  手指远端皮肤脱套状撕脱伤修复术  手指远端皮肤脱套状撕脱时,不宜用皮片移植修复游离植皮虽易成活,但以后关节会逐渐僵直,又因无皮下脂肪垫保护,难耐磨损,所以只能作为暂时闭合创面之用也不宜将撕脱皮肤的手指插入胸壁或腹壁皮下剥离袋内,因以后再将脱套的手指从胸壁或腹壁皮下袋中分离出来,作皮瓣移植术时困难很多;且伤肢与躯体间固定时间太久,容易残留难以恢复的关节酸痛或功能限制。

但这种方法较简单,在病人病情严重时,可临时采用以暂时闭合创面,待全身状况好转后再作进一步处理,如常用的远位皮瓣或远位皮管修复术等  [适应证]  手部软组织新鲜损伤  [术前准备]  1.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麻醉]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用下列麻醉  1.局麻  2.指根神经阻滞麻醉  3.臂丛神经或腕部神经阻滞麻醉  [手术步骤]图1 手指远段皮肤脱套状撕脱伤修复术  供皮区可选在对侧上臂、前臂或胸壁,皮瓣长宽之比为1.5∶1或1∶1伤指清创后予以修复、固定供皮区创面可根据取皮大小,作直接缝合或移植皮片闭合[图1]  [术后处理]  同手指皮肤缺损修复术  外伤性动静脉瘘闭塞性手术  (一)动、静脉结扎术  [适应证]  病情严重(尤其是心脏损害严重)以致不适宜其他手术时,或在伤后不久并发感染而有严重出血的危险时,才可考虑先将瘘口近端动脉和静脉分别结扎,以减少心脏的血流量等一般情况好转后,再行根治手术  当动静脉瘤粘连紧密,或因其他原因不能行根治手术时,可作四头结扎术  [术前准备]  侧支血运必须充足如果术前侧支血运尚不充足,应做好血管移植等修复性手术的准备。

当术中发现不能进行经静脉修复动脉时,即应改行其他修复性手术若无血管移植术的条件而不得不作闭塞性手术时,则应同时加作交感神经节切除术  其他方面的术前准备同外伤性动脉瘤手术  [麻醉]  根据病变部位作神经阻滞、硬膜外麻醉、腰麻或全麻  [手术步骤]⑴单纯四头结扎术⑵四头结扎加瘤囊折叠图1 动静脉瘘四头结扎术  显露动、静脉后,在其近端或两端分别分离,结扎近端或四头结扎近端和远端的动、静脉[图1 ⑴]由于通到瘤囊侧支血管的存在,结扎术只能暂时有效,以后还会复发四头结扎再加折叠以闭塞瘤囊的效果也不可靠[图1 ⑵]  [术中注意事项]  动、静脉必须同时结扎,切不可单纯结扎动脉的近端,否则,结扎后侧支动脉的血流仍将通过瘘孔,经静脉回入心脏,反使远端组织突然缺血而发生坏疽单纯结扎静脉的远心端后,大量动脉血经瘘孔流入静脉,将会增加心脏负担,势必导致心力衰竭,也不应该采用  [术后处理]  同动脉瘤内缝合术  (二)四头结扎和瘤囊切除术图2 动静脉瘘四头结扎和瘤囊切除术  当侧支血运充足时,结扎动、静脉并完全切除瘤囊是有效和较安全的手术[图2]手术后极少发生坏疽,但常造成慢性缺血而影响肢体的功能因此,这种手术最适宜于治疗较小而不重要的动静脉瘘或动静脉瘤。

 外伤性动静脉瘘修复性手术  (一)经静脉修复动脉术  [适应证]  这一手术是从静脉腔修复动脉裂口,以消灭动静脉瘘,并保持动脉管腔的通道方法比较简单,又不需分离瘤囊,可以避免损伤侧支血运,常可使动静脉瘘治愈,很少造成术后伤肢的慢性缺血征象,对于瘘孔不大而动脉壁健全者是很满意的方法  但如动脉壁不健全,存在变质或破坏等弱点而被忽略时,则术后可继发动脉瘤又如瘘孔较大,缝合后可使动脉管腔变窄,甚至导致动脉闭塞的危险此外,多发的瘘孔还可能被遗漏而引起复发,应予注意  [术前准备、麻醉]  同外伤性动脉瘤闭塞性手术  [手术步骤]  以股动静脉瘤为例  1.控制近端动脉 上止血带;如不能使用止血带,可在瘤的上方另作小切口,显露和分离动脉近端,并绕一纱布带⑴控制近端动脉⑵控制动静脉瘘近、远端的血流  2.切口、显露 以震颤最明显部位为中心,沿股动脉作一长切口[图1 ⑴],充分显露动静脉瘤及其动、静脉的近、远端沿血管摸到震颤最明显的部位,即动静脉瘘的所在处,分别分离动脉和静脉的近端和远端动脉通常安置血管夹;静脉则可绕纱布带或在纱布带上套一段胶皮管,拉紧后用止血钳夹住纱布带阻断血流[图1 ⑵]在可以使用止血带的部位,也可将在术前放好的止血带拉紧而不必分离和控制动、静脉的远、近端。

⑶切开静脉,显露瘘孔⑷修复动脉壁瘘孔  3.切开静脉 在动静脉瘘的所在部位纵行切开静脉,吸尽血液,即可发现动静脉瘘口[图1 ⑶]  4.缝闭动静脉瘘口  ⑴如果仅有一不很大的瘘孔,动脉管壁还健全,无明显变质或破坏时,可用细丝线作单纯连续或间断缝合,恢复动脉的通道[图1 ⑷],否则须改用其他手术方法⑸静脉壁健全时缝合静脉切口⑹结扎切断不健全的静脉,覆盖加固瘘口缝合图1 动静脉瘘经静脉修复动脉术  ⑵若股静脉壁尚健全,可作连续缝合静脉的切口以保留静脉[图1 ⑸]一般可将静脉远近端分别结扎后切断,再将粘连在动脉壁上的残余静脉壁的两缘覆盖缝合在修复后的瘘口上,以加强缝合[图1 ⑹]  (二)动静脉瘘切除和动脉修复术  [适应证]  一般动静脉瘘范围不大,切除后可行端端吻合若切除后动脉缺损较长,则须用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移植有时,动静脉瘤的瘤囊小,动脉管壁的损伤很少,也可将瘤囊作楔形切除后,直接横行缝合动脉  [手术步骤]  1.控制近端动脉、切口与显露 均同经静脉修复动脉术⑴结扎、切断瘤囊部动、静脉分支  2.分离瘤囊 分别分离动脉和静脉的近、远端,各绕一纱布带控制血流;或在动脉用血管夹控制仔细分离、结扎和切断瘤囊部静脉和动脉的分支[图2 ⑴]。

先部分阻断静脉的近端,几分钟后再完全阻断;以后再阻断静脉的远端和动脉的近、远端[图2 ⑵],以免突然增加心脏负担沿血管壁完全分离瘤囊⑵阻断动、静脉近、远端  3.切除瘤囊及吻合 ⑶切除瘤囊,结扎加缝扎静脉  ⑴紧靠瘘孔处切除瘤囊,尽量保留健全的动脉在切除后,动脉的缺损一般仅1~2cm长[图2 ⑶],可作直接端端吻合而无明显张力[图2 ⑷]⑷端端吻合动脉  ⑵静脉残端牢固结扎后再加缝扎⑸移植修复动脉图2 动静脉瘘切除、动脉修复术  ⑶在个别情况下,动脉损伤大,管壁破坏多,或近端过度扩张时,需较广泛切除切除后,如动脉的缺损过长,则需进行血管移植[图2 ⑸]  [术中注意事项]  动静脉瘘被闭塞后,由于循环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