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课件(新课标版)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99KB
约37页
文档ID:3785891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课件(新课标版)_第1页
1/37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关于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还原反应,价降低,得电子,(氧化性),(还原性),氧化反应,价升高,失电子,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剂,氧化产物,,,相等,相等,四组概念,一个守恒,1、 四组概念,复 习,氧化还原反应和基本反应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电子的得失与偏移,氧化剂与还原剂,1.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⑵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⑶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比较判断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看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Ba Ca Na Mg Al Mn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减弱相对应的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看非金属活动性顺序 F2> Cl2 >O2 >Br2 >I2 >S,⑷根据反应条件:是否加热,温度高低,有无催化剂等例如 由H2SO3+O2=2H2SO4(快),2NaSO3+O2=2Na2SO4(慢),2SO2+O2 2SO3可知还原性:H2SO3>Na2SO3>SO2,,,催化剂,(5)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如Cu与浓HNO3反应剧烈,与稀HNO3反应微弱,则氧化性浓HNO3 >稀HNO3,(6)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7)根据电化学原理 ①原电池: 负极>正极 ②电解池: 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8)溶液的酸碱性影响 如KMnO4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在酸性溶液中Mg的还原性强于Al,而在碱性溶液中Al的还原性强于Mg.在酸性溶液中NO3—表现出强氧化性,在中性溶液中则不表现强氧化性。

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3.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规律,(一)基本规律:,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本身作还原剂,反应中被氧化剂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本身作氧化剂,反应中被还原剂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例1、把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A.SO2 B.Cl - C.Fe3+ D.NO3 -,D,例 2、相等物质的量的KClO3分别发生下述反应:①有MnO2催化剂存在时,受热分解得到氧气;②若不使用催化剂,加热至470℃左右,得到KClO4和KCl下列关于①和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相同 C. 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相同 D. 生成KCl的物质的量不同,C,对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除高温、电解条件等),总是强氧化性物质和强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弱氧化性物质和弱还原性物质。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二)、强弱规律,1、前强后弱规律,I-> Fe2+ > Br-,例4: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具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Cl-

①氯气不足时:,2Fe2++Cl2=2Fe3++2Cl-,②氯气过量时:,2Fe2++4Br-+3Cl2=2Fe3++2Br2+6Cl-,,时,2Fe2++2Br-+2Cl2=2Fe3++Br2+4Cl-,,,(三)价态归中规律,“价态归中”是指同种元素不同价态原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总是从高价态与低价态反应后生成中间价态的物质例:2H2S+SO2=3S+2H2O,例:NaH+H2O=NaOH+H2↑,高价+低价→相同中间价,“只靠拢,不交叉,可重叠”,思考: SO2气体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为什么制取SO2要用Na2SO3和浓硫酸反应?为什么SO2可以用浓硫酸干燥?,硫元素的+4价和+6价之间没有中间价,所以不具备归中反应发生的条件,例7:Fe+2Fe3+=3Fe2+,例8: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是多少?,(四)歧化规律,同种物质中同种价态的同种元素一部分被氧化、一部分被还原的反应称为歧化反应(这里的“三同”缺一不可),例9、 Cl2+2NaOH=NaCl+NaClO+H2O,例10、3Cl2+6NaOH(浓)=5NaCl+NaClO3+3H2O,例11、 3NO2+H2O=2HNO3+NO,C,例12. 在11P+15CuSO4+24H2O= 5Cu3P+6H3PO4+15H2SO4的反应中,P元素发生的变化是 A、被氧化. B、被还原 C、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例13、w、x、y、z、G均为含氯的化合物,尽管不了解它们的分子式(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关系:①G→w+NaCl ②w+H2O→X+H2 ③y+NaOH→G+w+H2O ④z+NaOH→w+x+H2O 则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

G<Y<W<Z<X,(五)“价态相邻和互不交叉”规律,若反应后生成多种中间价态的产物,则遵从邻近变价,互不交叉的原则六)价态与性质规律,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浓度、酸度、温度对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影响,⑴增大浓度,氧化性、还原性增强,⑵增强酸度,氧化性、还原性增强,⑶升高温度,氧化性、还原性增强,Cu和浓H2SO4,MnO2和浓HCl,S2-+SO32-+H+,NO3-+H+,浓硫酸加热有明显的氧化性,例如:,KMnO4在酸性介质中,还原成Mn2+,KMnO4在中性介质中,还原成MnO2,(无色),(棕黑色),KMnO4在碱性介质中,还原MnO42-,(绿色),例14、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H2O2→H2O IO3-→I2 MnO4-→Mn2+ HNO2→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A H2O2 B IO3- C MnO4- D HNO2,B,(七)守恒规律,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升降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的表示方法为:,等于,失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例15.ClO2是一种广谱性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连们的要求, 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自来水的消毒剂。

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 和Na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的,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 2:1 C 1:2 D 2:3,B,例16、硝酸铵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其产物为HNO3、N2和H2O,则反应中被氧化的氮原子和被还原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解1、配平方程式法:,5NH4NO3=2HNO3+4N2↑+9H2O,∴ n(被氧化N):n(被还原N)=5:3,解2、得失电子守恒法:,∴ n(被氧化N)×1×[0-(-3)] ×NA=,n(被还原N)×1×(5-0)NA,∴ n(被氧化N):n(被还原N)=5:3,例17:24mL浓度为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A、+6 B、+3 C、+2 D、0,B,例 18、某单质能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放出NO2气体,若参加反应的单质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a,则该元素在反应中所显示的化合价是A:+a/4 B:+a/2 C:+a D:+2a,BC,C+4HNO3(浓)=CO2↑+4NO2↑+2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例19、锌和某浓度的硝酸反应时,参加反应的锌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则硝酸的还原产物是A:N2O B:N2 C:NO D:NH4NO3,AD,例20、往VmLFeBr2溶液中缓缓通入amolCl2,使之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中有1/3的溴离子被氧化为溴单质,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解1、设溶液中FeBr2物质的量为X,2Fe2++Cl2=2Fe3++2Cl-X 0.5X,2Br-+Cl2=Br2+2Cl-2X/3 X/3,∴0.5X+X/3=a,,X=6a/5(mol),,,解2、得失电子守恒,解3、电荷守恒:溶液显电中性,例21.在P+CuSO4+H2O— Cu3P+H2SO4+H3PO4(未配平)的反应中,5molCuSO4能氧化 gP,5×1×(2-1)×NA = x×1×(5-0)×NA,X=1(mol),m(P)=31(g),例22(2007福建卷)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A、10mol B、11mol C、12mol D、13mol,B,。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