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课程类型:小学品德与社会 ◆◆教学材料:教学材料:《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 1212 课时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 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成为最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课时 1:学前教育:了解上课应遵守的纪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一组 我在成长 内容标准: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指导人各有所 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 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理解和体验做人要 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他人指导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了解安全常识,有初 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教学重点:了解成长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怎样面对成长中的自己 教学安排: 课时 2 介绍成长中的自己的变化 课时 3 了解成长中遇到的挫折,怎样面对 第二组 我与家庭 内容标准:指导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 成员间的亲情。
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情,孝敬父母长辈 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勤 俭节约 懂得与邻居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的环境 教学难点:观察父母体会他们的艰辛,怎样用平和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去处理与 长辈的矛盾 教学安排: 课时 4 与父母沟通,体会他们的艰辛 第三组 走进美丽的家乡 内容标准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 变化,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变化 教学难点: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安排: 课时 5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的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家乡发现家乡的美 课时 6 从地图上看家乡,学会看地图,并找出自己的家乡 第四组 家乡的故事 内容标准: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观察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尊重 并感谢他们 教学安排: 课时 7 展览室里故事多这一课的学习,搜集过去家乡的照片或者文物,了解与 现在生活的不同与变化2课时 8 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周边区域见到的平面图和路线图 课时 9 让你学生从家里搜集过去妈妈奶奶用过的东西,并通过这些东西了解家 乡的变化 课时 10 今非昔比的厨房,过去的炉灶与现在现代化厨房的区别 课时 11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家乡名称的来历的介绍学习 第五组家乡,我为你骄傲 内容标准:走进不同的家乡,了解历史与民俗,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与风土人 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
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与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安排: 课时 12 了解中华民族的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走进生活,深入了解 课时 13 扎根在家乡的传统 ,民间的乐器,戏曲音乐来深入家乡的乡风乡俗四)课外拓展性练习: 1、课堂拓展练习:主要通过观察、提问、交流、操作、考试等途径来实现 2、课后拓展练习:主要通过校本作业,谈话等途径实现 【课程评价】 (一)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一) 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评价方式: (1)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长档案袋的整理、成绩等构成1、学习态度包括:(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 (2)课堂学 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 合格、需努力 (2)测试成绩评价 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1)85 分以上为优秀;(2)70—84 为良好;(3)60—69 为及格(4)60 分以下为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