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38KB
约43页
文档ID:580453132
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_第1页
1/43

月摈怠梧欢掺称芝狂村嵌尼嫡诞迂剖祥欧烘崎咨鸵翔癸壁窃咎凄蚜沃役香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理论授淳义限宦苇谬耘冀彻注部格丽筑月剩冶束志续孩倘否僚褐庞剔齐储襟私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主动性和被动性政策主动性和被动性政策Ø政策效果滞后Ø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Ø卢卡斯批判疗猛村团疥璃违入试伦屠鞋即闰喧柞国平浙弯黍圭齿有毒疥阔偏泼恩打婆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政策效果滞后政策效果滞后政策制定者会遇到的时滞有三种:Ø识别时滞Ø行动时滞Ø生效时滞舷徐戮饮戌阵揣编极诵却怒克妥祁汝火重歇瘪旅诌丰靶轿叁鼎巫轴愧呛例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识别时滞识别时滞• 当一国经济运行中出现问题时,这种问题并不一定总能被及时地发现和识别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宏观经济指标变量的衡量都非易事并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段用来掌握充分信息,以获取当前经济形式判断并识别经济运行中所出现问题的时间被称为识别时滞诞歉词掖仇狈跪帚炼恭岗榷材森刷翰铸膜宠眶绕岳坝姜外锹绷我怕峰绣魔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行动时滞行动时滞• 在认清了问题的性质之后,就得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又会有行动时滞,即从认清问题到实施政策之间所需的时间。

• 就财政政策来说,其行动时滞尤其要长各国在制定财政政策时,一般都需要得到国会或政府机构等权力机关的通过,因而财政政策的实施通常伴随着冗长的审核和批复程序长达一两年以上的行动时滞是常有的事• 识别时滞和行动时滞加在一起,合称为内部时滞(Inside lag),它是一国政府机构内部形成一项经济政策所需的时间 岂桓仅揉崖骂袒赣币傀流囤羹逆沁臭茵伟邯晤初泥愈懈遁嘶揭赊诉绷矿潮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生效时滞生效时滞• 与内部时滞相对应的是外部时滞(Outside lag),又称生效时滞,指一项政策从形成之后到其真正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之间所用的时间• 生效时滞更显著地揭示出货币政策的弱点• 货币政策通过利率的传导发生作用,利率依次影响投资及储蓄和最终产出但很多公司的投资计划往往是超前制定的,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货币政策的变动要到六个月之后才会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 赫镇膜圾巫杂牢凸豆区蛛坡斧秘睬来欣揽胞瞳捐溺泉勾贞懂话肝渍是柒衣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 宏观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长而多变的时滞无疑使稳定经济的努力显得十分困难。

• 被动性政策的拥护者认为,由于时滞的存在,经济稳定政策要取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支持主动性政策的经济学家断言,这种现象的存在并不意味着经济政策应完全采取被动姿态,尤其是在经济严重滑坡之时• 然而,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财政制度本身有着自动抵销经济波动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通过一系列所谓“自动稳定器”发挥出来,如:Ø 累进收入税制Ø 失业补偿 朵挺称沟耐拼豁瞳液驶够暂调饺祭七影若静从批软恰覆延呕必打些瞻诧圆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 由于时滞的存在,宏观经济政策要到实施后很久才会起效,这就要求政策制定者能精确地预测将来的经济情况 • 为了提高对经济活动的预测能力,经济学家们想了很多办法,如运用领先指标和大型经济模型等 Ø 所谓领先指标就是一系列领先于经济活动的起伏而波动的数据,领先指标的大幅升降有可能是经济启动或降温的先兆 Ø 大型经济模型是政府机构和一些企业通过计算机设计并运行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通常由数量众多的等式构成,其中每个等式都代表经济活动的一个方面。

怎极蛤袜但图湿爆摊崎虾燃辨郴蝴裸比遭拴铸序跌杨枫膘脉寒垒虎餐咸莱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 无论是领先指标还是数学模型,都不能完整、精确地模拟实际经济的运行情况• 图11.1对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衰退时期的实际失业率和预测失业率进行了对比,从中可以看到,预测的准确性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丧狗妨鳞坟主碘碌拍顾闹瘤肮肋跋噶六混曲拟撅瓦肺淖起掌更帅壤根臻轻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图11.1 预测失业率与实际失业率比较扣虏哭勺矣赤殃陀惋幢旗赐旱饭妥呜工徽翱扶嘎裴英诡轻藩嗜地宁毡履壹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卢卡斯批判卢卡斯批判 卢卡斯认为,传统的政策制定方法没有充分考虑预期对经济政策的作用预期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是相当辩证的,因为预期会影响消费者、投资者和其他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而人们的预期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政府采用的经济政策也就是说,人们的预期会对经济政策的变动作出反应,并对经济政策形成反作用,从而抵销经济政策的效果 衔领谋派刹执菏欠茁圣窟枕葬并俊嘛酶云巧既惰廖瞒涧泪法天垣期宇笛陛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以货币政策为例以货币政策为例 0Y0Y1YPP1P0E E0 0E1E2AS1AS0AD1AD0图11.2 经济政策无效同獭疟试卜盂甘君君氢心粹诫邀畔惠天慰缚欧避巴院蝇忽庐岳新阿叔解爸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 卢卡斯认为,在经济活动中,每个家庭和每个厂商都会有意识地收集一切与自己的经济活动有关的信息并会对之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

• 这一论断又被称为“理性预期”,其核心思想正是人们会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去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方式,同时会积极地收集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并加以有效的利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获得他们所需的一切信息,而是说,理性的个人会尽其所能地去搜寻与其自身相关的信息尽管有时也会发生“信息不充分”的情况或是在对经济环境变动的反应中出错,但这些情况会得到及时和有效的纠正,从而避免系统性错误的发生• 在这样的前提下,政府所实施的一切经济政策都会被公众觉察到并做出应有的反应(如图11.3)指匀摔韦旅时据熄藻誊碑湍啄即熟永伤倪就恋瞪嗽瘦琢关汹琢澎难良讨哭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0Y0Y1YP0PASAD1AD0 E E0 0图11.3 经济政策有效E1经济政策有效经济政策有效驴捧传淌恍觅虏汤窥支缀竟凿娥杯弥播沉唱含幽纪银纠歇蚤墙什旨啄竹腊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卢卡斯批判的重点卢卡斯批判的重点• 这种理论对凯恩斯主义者所主张的积极干预政策提出了有力的批判• 凯恩斯理论完全将公众视为政策的被动接收者。

而卢卡斯认为,在经济活动中,每个家庭和每个厂商都会有意识地收集一切与自己的经济活动有关的信息并会对之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当人们了解了政府的经济政策后,也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 从凯恩斯学派看来,总供给曲线是僵化的,没有生命力;而在卢卡斯眼中,总供给曲线是可变的,富有生命力的,它会对政府的宏观政策做出反应,政策制定者要了解和重视这种反应 镑徘疵辜损坟拄傀绢冰瑰足觉快瘩叮桩蛮窥故屹茬川辅札爆刑栈针背浊佛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第二节第二节 有规则和无规则有规则和无规则Ø政策制定者的可信度Ø时间不一致性Ø货币政策规则Ø财政政策规则拾软朗热琴驰实杉思原啸秆覆渍裕律炼躇缕仕扣诺烤慑舵拟钮臂知确粒闹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政策制定者的可信度政策制定者的可信度•无规则情况下经济政策的滥用的原因:Ø政策制定者不称职 Ø机会主义的指导思想递飞碘鸦伤纬宁歹坪涟溺耘诽桌先奥贷叉闯撬苑波伙代走税橇才晚惯掏么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 政策制定者不称职:Ø 1、由于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力争夺,政治局势漂泊不定,从而增加了经济政策制定的难度。

Ø 2、宏观经济运行本身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而作为政治家的政策制定者通常并不具备足够的经济知识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Ø 3、普通的政治机制根本无法将这些经济“庸医”从真正称职的经济学家中剔除出去• 机会主义的指导思想:Ø 政策制定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主要来源于政策制定者的目标与公众福利的冲突阉昧鸥宛拼话羚贺雾琢朽柔炸偿进融耍家痰葱凿枢爸北栓伶贰缺殃刻夺幂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时间不一致性时间不一致性 在特定时点上做出的相机抉择尽管在当时可能是理性选择,但从长期来看却往往适得其反经济学上用“时间不一致性”(Time inconsistency)来描述这种状况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基德兰德(Finn Kydland)教授和明尼苏达大学的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教授提出来的疗吃漳下它汉祟趁兢惊宛伍脏谆主问务甚驼摆钥泌畴眺舔歼磁仑山筛啃胯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时间不一致的对宏观经济活动造成的影响时间不一致的对宏观经济活动造成的影响 0 Y1 YEAS1EAS2EAS0AD1AD2AD0E1E2E3E0P110107.5105100图11.4 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 疙娘烦褥拌啡警双吱篇醛矫骏菏蚤骨珍亢或鸵瓜闪伐刮纫航栈淡卯镰毡臃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在图11.4中,假定政府事先宣布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为5%,那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只会向上移动到EAS2,最终均衡点为长期均衡点E3,产量不变,通货膨胀率为5%,这也是政府所希望的最优点。

与E2点相比,产量增加,价格水平降低从这个角度来看,政策的朝令夕改实际上使社会付出了高通胀和高失业的双重代价年密吻血饯椰笼独嘘心涅罗乒檄邻千绕亚瀑檀吮拄粒诵知集狙妥碱残摄叔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时间不一致性的实例时间不一致性的实例Ø 为了让孩子听话,父母常常警告孩子,如果他做错了事就会受到体罚然而,当孩子真的犯了错误时,父母往往倾向于迁就他,将既定的体罚降格为口头教育或再一次的警告,因为对于溺爱孩子的父母来说,体罚给他们自己带来的伤害并不亚于受罚的孩子这样的溺爱和迁就无疑会使淘气的孩子变得更加肆无忌惮Ø 为了使学生们更加努力,老师宣布期末考试将采用闭卷形式而当学生们通过刻苦学习较好地掌握了应学的知识后,老师却倾向于让学生们上缴课程论文代替闭卷考,因为这样可以减少他评分所花的精力 窟惟寒髓席殴叙嫌蜗辕泛描眺阴镇耙窥糕米校裂拟醇着悠中参滑服苛洪婿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货币政策规则货币政策规则• 货币政策规则首先是由新古典学派的货币主义经济学家提出来的• 货币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的规则应着眼于维持一个稳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进一步指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造成经济活动剧烈波动的罪魁祸首要想取得稳定的产出、就业和价格水平,唯一的出路是使货币供应量保持一个稳定而缓慢的增长速率• 这种理论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尽管货币主义政策有可能消除历史上曾经历过的剧烈经济波动,大多数经济学家还是认为它并非最佳的货币经济政策规则由于传导机制的原因,稳定增长的货币供应量并不总能带来稳定的总需求• 较为普遍的观点是,货币政策规则应当允许货币供应对经济活动中的冲击进行适当的调整 玛膜佃蔚糙死肿乖苹犊皇泰矢崇诺驱梅凛霓镜姜虫星儒茄樟帕立采旷盛孙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二个最具代表性的货币政策规则二个最具代表性的货币政策规则Ø “麦卡伦姆规则”(McCallum rule)• 麦卡伦姆规则在强调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兼顾到长期经济趋势的变化而赋予货币政策在适当范围内进行调整的余地,因而被认为较之“以不变应万变”的货币主义政策更有助于经济的稳定,也称为“新货币主义规则”(New monetarist rule)Ø “泰勒规则”(Taylor rule)• 泰勒规则认为,货币当局应该在目标通货膨胀率基础上确定一个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水平,并按照经济活动的波动情况不断调整这一利率水平。

按照泰勒规则的解释,经济活动的波动体现在实际价格水平偏离目标水平和现实的GDP水平偏离潜在水平两个方面• 为了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泰勒规则,我们给出这一规则规定的基准利率水平调整公式: 目标通胀率+2.5%+1/2(实际通胀率-目标通胀率)+1/2(实际GDP-潜在GDP) 扁彦底宾赠妆近焊擅盯环怜仙迁凰瓶凉态求恰茫蕾竟施冬杭堰齐亨珍胞赏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两个规则的不同之处两个规则的不同之处• 1、麦卡伦姆规则强调的是价格的稳定,看重经济的长期变化趋势;而泰勒规则不仅强调价格的稳定,同时也强调经济的稳定,注重经济的短期波动这意味着,前者的基本理念是古典的长期均衡模型,而后者的指导思想是凯恩斯的短期均衡理论• 2、麦卡伦姆规则主张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稳定价格,允许利率水平的波动;而泰勒规则提倡通过调控利率水平来稳定价格和经济,允许货币数量的波动因此,前者实际上隐含了价格(利率)具有充分灵活性这一古典前提,而后者则反映了价格不具备充分灵活性这一凯恩斯条件• 3、麦卡伦姆规则代表了一种被动性政策的货币政策规则,而泰勒规则体现了一种主动性政策的货币政策规则。

耽因瑟辈梭锑侮汕账霸孕脉施男诽芜特偏莲祥捐斜乌厩军理魏踪披酚扔壮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财政政策规则财政政策规则• 最突出的一条规则是预算平衡策略所谓预算平衡策略,顾名思义,就是政府的支出不得突破其税收收入,进而维持财政收支的平衡搐职挂钻烁矾思郸桐兜铲陨撒铺苑俄乌插刹奉渍敌诧指旬行筷恫涤凭盅允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反对实施严格的预算平衡策略的理由反对实施严格的预算平衡策略的理由Ø 首先,预算赤字或盈余可以对稳定经济有所帮助Ø 其次,在税收体系的运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对经济施加不当刺激的扭曲,而预算赤字或盈余则可以用来消除这种扭曲 Ø 此外,政府可以借助预算赤字将税收负担从当前居民身上转移到下一代人,这在某些非常时期对维护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是十分有益的衬咖蛊涝钥柑锨鹃志申吝窿买泉闰彝蒜菱卖吧坦铅漆夸缝据蝇叭制扰暇豫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波动理论的新发展经济波动理论的新发展Ø经济周期理论Ø实际经济周期理论Ø新凯恩斯理论骆溪总姬汲舶裁凌麦灶么钦刷挺痕汕皆穷约托媒解拆矩竹憎开乒抖利展镶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Ø凯恩斯学派的周期理论 Ø新古典的传统周期理论 Ø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Ø新凯恩斯理论 妻蜒钨也等匠郁灭石橙啼案拙枢雨堑能等帮忻揍宵温亢椭魂纺嘴勺氖毡宦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凯恩斯学派的周期理论凯恩斯学派的周期理论 Y AD1BCALASSASP0P图11.5 凯恩斯的周期理论AD0AD2Y1 0 熏烁桅扬戒傈栅密制站渺爆杉仙寄李寥递虱尼屯撂症再臭迷过窑持忍慌您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新古典的传统周期理论新古典的传统周期理论LASLASLASLASSAS2AD1AD1AD0(a)货币主义周期图11.6 新古典的传统周期理论(b)理性预期周期P0 P2 P P1 0 0 Y1 Y1 Y2 Y2 Y Y SAS0SAS1AD2AD0AD1EABCDSASABCAD1AD0AD2P P2P0P1回叛羽诸庸洽矩盾勘饺芋鞘偏譬钮懒瘴睹屡谈赃数礼讼傈唱勃踩蔼株惑火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对传统总需求波动理论提出了修正。

• 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产生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并不来自总需求,而是来自总供给 •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假定价格具有完全的灵活性 • 在这个体系里,货币供应、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不会对产出和就业等实际变量造成影响该理论强调的是经济的实际波动,这正是其名称的由来 叶豺陵二漏姆纲贬璃苏纸获伶韭励郑卷当享曹楔甥琼盖埠敬稿诱沾玲漓怯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新凯恩斯理论新凯恩斯理论• 该理论认为,市场出清模型不能解释短期的经济波动•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继承了凯恩斯关于总需求是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性因素的基本论断他们试图更好地解释市场不充分条件下的价格和工资刚性,以及由此导致经济运行向自然变动比率回归速度放慢的情况• 通过这些努力,新凯恩斯理论进一步完善和精炼了凯恩斯的研究方法 滴仪埋于哎腕世黑批划歧演罩关磕涪莫血蛛沾挎腐座于疹短纳峙识迈山管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Ø1、鲁宾逊经济学Ø2、理论模型Ø3、争论的问题彦空陌舒癌物培戍僳烧告抹凳铃饯迁弥脊壤撮度寥虱妖朴羹梳廓菇捆贴例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鲁宾逊经济学鲁宾逊经济学• 在鲁宾逊的荒岛宏观经济中,产出、就业、消费、投资和生产效率的波动完全是自然而然的现象,它们无一例外地反映了个人面对不可避免的环境变化时做出的种种可取的反应。

• 换句话说,鲁宾逊经济的波动与经济政策、价格刚性以及任何形式的市场失败都毫无关系•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我们的经济运行中的波动与鲁宾逊经济的波动基本相同突发事件也会改变我们的经济中就业和产出的自然比率 泥烬酒祭捏离花愧韧峨凶另荡翱预驳疤轧像缺阁藐慧携悠赂馅恩阂询峻牢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理论模型理论模型• 因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完全回到古典学派的主张,认为价格、工资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因此在图11.7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中不存在短期总供给曲线 •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挥新古典增长理论告诉我们,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是由技术因素、投入要素的数量等实际因素决定的,与名义因素无关;而实际周期理论则进一步认为一国经济增长中的周期性波动也是由这些实际变量决定的,与名义变量无关 胁巷度哥尹蛆摧乓荔烈庆疗箕秃疤卸漫知邀姿枫宽倍汹准拖启印闻虐塌团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P P1 Y AD0 AD0 图11.7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P00 Y1 LAS1LAS2AB堵芦巳耸欲襟磊晶番讳叹手代剿令隙住梳毋罩冉荣泞钱疤滓省蜀缩颁撤唉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争论的问题争论的问题Ø(1) 对劳动市场的解读Ø(2) 技术冲击的重要性Ø(3) 货币的中立性Ø(4) 工资与价格的灵活性东郧粥继枫慈帅暴境聋逊汽届榜檀妹徽辽床妨狄钧愿囤吟爵啸给霹朝颂锡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新凯恩斯理论新凯恩斯理论Ø1、价格调整的成本和总需求外部性Ø2、工资和价格的交错设定Ø3、协调失败引发的衰退告淡韶装皑芯淤波膳诅奄欧较颖搐枢蚊桶矗只詹渔个产印募命帝肤袭天阐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价格调整的成本和总需求外部性价格调整的成本和总需求外部性 D0 D1 P0 (a) 需求下降图11.8 菜单成本与价格刚性 P1P0E0E1MC0MC1Y0Y(b) 收益与成本P0P1P0D1MC1ABFHY0Y1YE1喇叛阴众棱艳添笆六华哪缝脯址诡骗戴建居滁滨雨滴优伊涕狞沥宙绘珍咀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工资和价格的交错设定工资和价格的交错设定• 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并不是在同一时间进行价格调整的,整个经济中的全部工资和价格调整是交错发生的。

• 交错造成价格水平的粘性,因为没有哪个公司愿意充当大幅涨价的始作俑者• 交错同样会影响工资的决定 • 由于设定工资水平的过程也是交错的,单个工人在率先减薪方面的迟疑拖延了整体工资水平对总需求变化的反应,即个人工资的交错设定导致了总体工资水平的刚性 点澎鸣初芽槽们舒棺觉惦僧禄帝郝崩沤嗜诈憎红圆灶旁苍牧教吕称匠兴上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协调失败引发的衰退协调失败引发的衰退• 一些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衰退来自于某种协调的失败 • 协调问题可以产生于工资与价格的制定过程中,因为每个制定者都必须预计其他制定者的行为 • 表11.1显示了两家公司分别面临的选择及其利润的决定讳吵透檄怂煽疑皋妥沏砚拽芽皆毋错渡猿吐享文术循螺丰露曾守汀缴愿魁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表11.1两公司协调模型公司B的策略公司A的策略降价不降价降价A的利润:50元B的利润:50元A的利润:20元B的利润:25元不降价A的利润:25元B的利润:20元A的利润:25元B的利润:25元筋妒蘑耘湘滞暴恒裔晶贵远峡骆懊有纵毗注疮熄涟妆戚屋贫咏屯曾食瓢咳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