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区混凝土桥面铺装技术设计指导书3. 原材料技术要求3.1 水 泥3.1.1 特重、重交通路面宜采用旋窑道路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旋窑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 盐水泥;中、轻交通的路面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低温天施工或有快通要求的路段可采用 R 型水泥,此外宜采用普通型水泥各交通等级路面水泥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应符合表 3.1.1 的规定表 3.1.1 各交通等级路面水泥各龄期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交通等级特重交通重交通中、轻交通龄期(d)328328328抗压强度,(Mpa)三25.557.522.052.516.042.5抗折强度,(Mpa)三4.57.54.07.03.56.53.1.2 水泥进场时每批量应附有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指标合格的检验证明各交通等级路 面所使用水泥的化学成份、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要求应符合表 3.1.2 的规定表 3.1.2 各交通等级路面用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指标水泥性能特重、重交通路面中、轻交通路面铝酸三钙不宜>7.0%不宜>9.0%铁铝酸四钙不宜<15.0%不宜<12.0%游离氧化钙不得>1.0%不得>1.5%氧化镁不得>5.0%不得>6.0%三氧化硫不得>3.5%不得>4.0%碱含量Na O+0.658KOW0 .6%2 2怀疑有碱活性集料时,W0 .6% 无碱活性集料时,W1.0%混合材种类不得掺窑灰、煤矸石、火山灰和粘土,有抗盐 冻要求不得掺石灰石粉不得掺窑灰、煤矸石、火山灰和粘土,有抗盐 冻要求不得掺石灰石粉出磨时安定性雷氏夹或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标准稠度需水量不宜〉28%不宜>30%烧失量不得>3.0%不得>5.0%比表面积宜在 300〜450 (m2/kg)宜在 300〜450 (m2/kg)细度(80 “m)筛余量不得>10%筛余量不得>10%初凝时间 终凝时间不早于1.5 h不迟于10 h不早于1.5 h不迟于10 h28d干缩率*不得>0.09%不得〉0.10%耐磨性*不得〉3.6 (kg/m2)不得 >3.6 (kg/m2)3.1.3 选用水泥时,除满足表 3.1.1、3.1.2 的各项规定外,还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根 据其配制弯拉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优选适宜的水泥品种、强度等级。
3.1.4采用机械化铺筑时,宜选用散装水泥散装水泥的夏季出厂温度:南方不宜高于 65°C,北方不宜高于55°C;混凝土搅拌时的水泥温度:南方不宜高于60°C,北方不宜高于 50°C且不宜低于10°C3.1.5 当贫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用作基层时,可使用各种硅酸盐类水泥不掺用粉煤灰时, 宜使用强度等级 32.5 级以下的水泥掺用粉煤灰时,只能使用道路水泥、硅酸盐水泥、普 通水泥水泥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必须检验合格3.2 粉煤灰及其他掺合料3.2.1混凝土路面在掺用粉煤灰时,应掺用质量指标符合表3.2.1规定的电收尘1、11级干 排或磨细粉煤灰,不得使用III级粉煤灰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基层或复合式路面下面层应 掺用符合表3.2.1规定的III级以上或III级粉煤灰,不得使用等外粉煤灰表 3.2.1 粉煤灰分级和质量指标粉煤灰 等级细度①(45p m气流 筛,筛余量)(%)烧失量(%)需水量比 (%)含水量(%)Cl-(%)SO (%)混合砂浆]活性指数②7d28dIIIIII<12<20<45<5<8<15<95<105<115<1.0<1.0<1.5<0.02<0.02/A /A /A3 3 3三75三70三85(75)$80(62)注:①45p m气流筛的筛余量换算为80p m水泥筛的筛余量换算系数约2.4;②混合砂浆的活性指数为掺粉煤灰的砂浆与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比的百分数,适用于所配制混凝土标号$C40的混 凝土;当配制的混凝土标号<C40,混合砂浆的活性指数要求满足28d括号中的数值;3.2.2 粉煤灰宜采用散装灰,进货应有等级检验报告。
应确切了解所用水泥中已经加入的掺合料种类和数量3.2.3 路面和桥面混凝土中可使用硅灰或磨细矿渣,使用前应经过试配检验,确保路面和桥 面混凝土弯拉强度、工作性、抗磨性、抗冻性等技术指标合格3.3 粗集料3.3.1 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并应符合表 3.3.1 的规 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粗 集料级别应不低于II级,无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及贫混凝 土基层可使用III级粗集料有抗(盐)冻要求时,1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1.0%;11级集 料吸水率不应大于 2.0%表 3.3.1 碎石、碎卵石和卵石技术指标项 目技术要求I级II级III级碎石压碎指标(%)<10<15<20①卵石压碎指标(%)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12<14<16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5<8<12含泥量(按质量计%)泥块含量(按质量计%)<5<15<20②有机物含量(比色法)<0.5<1.0<1.5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质量计%)3<0<0.2<0.5合格合格合格<0.5<1.0<1.0岩石抗压强度火成岩不应小于10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80Mpa;水成岩不应小于60Mpa表观密度>2500 kg/m松散堆积密度>1350 kg/m空隙率<47%碱集料反应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
注:①III级碎石的压碎指标,用作路面时,应<20% ;用作下面层或基层时,可<25%;② I级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用作路面时,应< 20% ;用作下面层或基层时,可< 25%;3.3.2 用作路面和桥面混凝土的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 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表3.3.2合成级配的要求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 大于19.0mm;碎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6.5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 贫混凝土基层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 ;钢纤维混凝土与碾压混凝土粗集料最 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9.0mm碎卵石或碎石中粒径小于75“m的石粉含量不宜大于1%表 3.3.2 粗 集 料 级 配 范 围粒径 型\配 、方亍筛孔尺寸(mm)2.364.759.5016.019.0 26.531.537.5累计筛余(以质量计)(%)合成级配4.75 〜1695 〜10085 〜10040 〜600〜104.75 〜1995 〜10085 〜9560 〜7530 〜450〜5004.75 〜26.595 〜10090 〜10070 〜9050 〜7025 〜400〜504.75 〜31.595 〜10090 〜10075 〜9060 〜7540 〜6020 〜350〜50粒 级4.75 〜9.595 〜10080 〜1000〜1509.5 〜1695 〜10080 〜1000〜1509.5 〜1995 〜10085 〜10040 〜600〜15016 〜26.595 〜10055 〜7025 〜400〜10016 〜31.595 〜10085 〜10055 〜7025 〜400〜1003.4 细集料3.4.1 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并应符合表 3.4.1 的规定。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使用 的砂类别应不低于II级,无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及贫混凝 土基层可使用III级砂特重、重交通混凝土路面宜使用河砂,砂的硅质含量不应低于25%表 3.4.1 细 集 料 技 术 指标项 目技术要求I级II级III级机制砂单粒级最大压碎指标(%)<20<25<30氯化物(氯离子质量计%)<0.01<0.02<0.06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6<8<10云母(按质量计%)<1.0<2.0<2.0天然砂、机制砂含泥量(按质量计%)<1.0<2.0<3.0 ②天然砂、机制砂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1.0<2.0机制砂MB值<1.4或合格石粉含量①(按质量计%)<3.0<5.0<7.0机制砂MB值三1.4或不合格石粉含量(按质量计%)<1.0<3.0<5.0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合格合格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质量计%)<0.5<0.5<0.5轻物质(按质量计%)<1.0<1.0<1.0机制砂母岩抗压强度火成岩不应小于10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80Mpa;水成表观密度 松散堆积密度 空隙率 碱集料反应岩不应小于60Mpa。
>2500 kg/m>1350 kg/m<47%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配制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注:① 亚甲蓝试验MB试验方法见附录B;②天然III级砂用作路面时,含泥量应<3% ;用作贫混凝土基层时,可<5%3.4.2 砂的级配要求应符合表 3.4.2 的规定,路面和桥面用天然砂宜为中砂,也可使用细度模数在2.0〜3.5之间的砂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否则,应分 别堆放,并调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后使用表 3.4.2 细 集 料 级 配 范 围砂分级方筛孔尺寸(mm)0.150.30 0.601.182.364.75累计筛余(以质量计)(%)粗砂90 〜10080 〜9571 〜8535 〜655〜350〜10中砂90 〜10070 〜9241 〜7010 〜500〜250〜10细砂90 〜10055 〜8516 〜400〜250〜150〜103.4.3 路面和桥面混凝土所使用的机制砂除应符合表3.4.1和表3.4.2规定外,还应检验砂浆 磨光值,其值宜大于 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泥岩、页岩、板岩等水成岩类母岩品种生 产机制砂。
配制机制砂混凝土应同时掺引气高效减水剂3.4.4 在河砂资源紧缺的沿海地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混凝土路面和基层可使用淡化海 砂,缩缝设传力杆混凝土路面不宜使用淡化海砂;钢筋混凝土及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和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