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听课与评课(观课与议课)1一、师范生、实习生见习听课之角色定位角色定位:准教师 观摩者、学习者、思考者常见误区:(1)无所事者不记录,不思考,无所关注(2)中学生听知识点,关注自己是否听得懂听课记录与中学生的笔记一样不知道要关注什么,要记什么,不知道如何思考2二、见习听课之基本要求1、要有比较明确的目的 为什么要听课,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在见习和实习中听指导老师的课,目的主要是学习和观摩,但要学习哪些个方面之前要有思考如:①教师的教学理念(观念):②教学过程:有几个教学环节,都是如何设计的③教学技能:语言技能,板书技能,教态等等④课堂组织与管理:组织学生活动,调动学生,处理偶发事件32、事先了解教材(学校、师资)做预设方案 在听课之前要先了解教材,课标对本节内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本节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意识的关注教师是如何达到教学要求、完成教学目标,如何突出了重点,破解了难点最好我们自己也给出一个设计,通过对比上课教师的处理,进行有效地反思4§3、处理好听课者与被听课者的关系§ 抱着谦虚的心理、学习的态度听课前尽量与老师有沟通,听课过程中要认真听、仔细看,勤记录、多思考,不能漫不经心,甚至干扰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调到震动状态)5§4、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结合§听什么?怎样听?(1)教师如何(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2)教师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何将知识点落到实处的;(3)语言的停顿、抑扬顿挫;(4)如何过渡的§看什么,怎样看?(1)教师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的。
如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板书是否规范合理,教具运用是否熟练,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2)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参与教学过程,学生积极性是否得到调动,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否得到培养6§记什么,怎样记?一记教学过程,二记教学点评(思考)§思考什么,怎样思考?(1)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2)教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能否有其它的设计(3)思考教师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4)听课者受启发而闪现出来的灵感§(5)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7§5、认真做好听课记录§(1)听、记要分清主次,以听为主,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和思考上2)记录要有重点详略得当,文字精练一记教学过程,记下主要的教学环节(简明扼要);二记自己的思考可以采用速记,记一些关键词,课后补充完整,也可采用图表记录,流程图表示等8三、评课的内容与要求(一)评课程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是否正确把握了课程的理念(具体指出);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是否面向全体,突出个性,体现差异性;是否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角色作用;是否体现了以生为本的人文关怀;是否有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是否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否体现数学文化价值的渗透;是否注重对学生应用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否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9(二)评教学目标§这节课是否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这节课是否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了层次性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了层次性?§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可行性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可行性?10(三)评教学内容 教师所讲的知识是否具有科学性、教育性;教学内容的深浅度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分量是否适中;是否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例题、习题、作业的选配是否合理;内容安排上是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学信息反馈是否及时;是否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组织教学内容;是否点拨认识误区,是否提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是否根据课堂实际进行灵活调整;课堂小结是否做到画龙点睛11(四)评教学程序 首先是教学思路:层次、脉络是否清晰;是否符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的实际;整体上是否既注重双基夯实,又重能力培养其次是课堂结构安排:新课导入是否有趣,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教学过程的安排是否符合认知规律;各教学环节的安排是否依据知识和思维线索自然过渡;教学难度、密度的安排是否科学;学生是否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学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
12(五)评教学方法§这节课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是否与教学目标这节课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是否与教学目标和谐和谐?是否与教学内容匹配是否与教学内容匹配?是否与学生实是否与学生实际相符?际相符?§ 是否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否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否启是否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否求知欲?是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否有规范的示范板书?有规范的示范板书?§ 课堂上师生双方的活动情况如何课堂上师生双方的活动情况如何?学生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学习效果如何?13(六)评教师素养(1)教师是否有较强的教学应变能力,是否有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2)课堂语言是否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和幽默感,语速是否快慢适中,语调是否有抑扬顿挫;专业术语的应用是否准确;过渡是否自然,无废话和口误(3)板书是否布局合理,规范,条理是否清晰,办画是否准确4)教态是否亲切自然、精神饱满,表情、肢体语言是否生动和有感染力,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和有目光的交流14(七)评学生活动和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教学效果: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15四、评课的原则与注意事项(一)科学性原则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环节紧密结合。
联系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分析评议忌泛泛而谈或笼统,说好要指出好在什么地方,说不好也要指出什么地方不好,做到夹叙夹议16一位特级教师点评“求作抛物线的切线“本节课真实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建构性和人文性,本课从求抛物线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出发,到抛物线 上任一点 的切线方程,再到求一般曲线 上任一点 处的切线方程,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逐步探索求曲线切线方程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易于主动建构极限发展到导数的知识体系课堂小结阶段简单介绍微积分的发展历史,渗透了数学文化教育”17(二)客观性原则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人为拔高,也不随意贬低三)针对性原则 有针对性,要突出重点,忌面面俱到,平均用力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结合实际教学过程进行点评四)激励性原则 18从听课评课走向观课议课“观课议课”本质上是一种研修活动:“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议”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是对话和反思,议课谋求的是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议课也是交流和探讨的平台 19“评”与“议”主要过程参与者关注点做课取向标准“评”做判断,下结论主、客体全面信息展示性做课统一规范“议”发表意见,进行商议 平等主体集中焦点发展性做课多样选择20二、对课堂教学的评价§1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5个维度§2 学生学习行为评价的5个维度(以学论教)211 教师教学行为的5个维度§((1 1)组织能力)组织能力::§1)组织教材 §A 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 ;§B 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 ;§C 教学目标全面、明确、落实好 ;对比因素:照本宣科、缺乏创新;重难点处理不妥当;教学目标不符合要求,脱离学生实际,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脱节22§2)组织教学活动 §A 教学程序安排科学合理,衔接自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节奏科学协调 ;§B 课内活动新颖实用,形式多样,重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C 教法及教学手段运用自如,教学有特色;§D 多媒体运用恰当、注重实效 §对比因素:教学过程设计不合理,时间安排不恰当;内容空、难度过大或过小、节奏不协调;课内活动单调或只追求表现形式,学生不能积极展开思维、无实效23§3)组织语言§A 教态亲切和蔼,语言清晰生动,文明规范 §B 能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感变化调整语调、语速,语言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
§对比因素:教态严肃、呆板,语调平缓、缺乏激情,不能感染和吸引学生;语言逻辑混乱、口齿不清 24§((2))注意中心注意中心 §1)关注学生 ——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在在参与学习中的思维与心智发展情况 §2)及时反馈 ——及时反馈与调节学生活动 §对比因素: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教案或自己的思路上,只顾自己唱主角,让学生为配合自己服务25((3 3)教学态度)教学态度 §1)尊重信任 ——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以热情和宽容的态度善待学生 §2)激励评价 ——注意扑捉合适的时机激励评价学生,有足够的热心和耐心帮助学困生 对比因素:对学生冷漠、不耐烦,摆权威架子,经常用指责的方式管理学生26((4 4)教学机智)教学机智 §灵活调整 ——敏锐的扑捉各种信息,根据学生的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保证主要目标完成 §恰当处理 ——恰当处理偶发事件,把学生的注意力重新转移回来,恢复正常课堂教学程序§对比因素:反应迟钝、应变能力差,不善于采取恰当的方式处理偶发事件,不善于调整教学思路27(5)教学境界 §面向全体 ——把握教学目标,正确处理基础和发展的关系;因材施教,使各层次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保证学生参与学习的时空,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机会和时间。
§全面发展 ——知识、技能、原理的阐述准确恰当,有利于形成科学素养;注意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积极体验,主动参与学习 28§自主发展 ——教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发展以及创造力(如是否提出开放性问题?提供几种解答,怎样处理学生的解答§对比因素: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只注意面向少数学生,把认知性任务当成课堂教学中心或唯一目的;不重视创造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重视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292 学生学习活动的5个维度 §(1)参与状态 §A 参与形式 ——参与活动的形式多样、恰当(如师生谈话、合作交流、实践、自主探索等 §B 投入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C 展开 —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都能积极参与 §D 深入 —学生在参与中,师生、生生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交流,即能进行实质性参与 §E 拓展—学生不仅参与学,还参与教;不仅课内,而且延伸到课外 30§对比因素:学生无精打采或只有少数学生在按老师要求学习,只重视练习阶段学生的参与,学生参与方式单一§((2 2)情绪状态)情绪状态§A 气氛活跃 —学生是否具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 §B 及时反馈 —学生能否善于自我控制,调节学习情绪,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对比因素: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绪低落,学生注意力分散,课堂秩序混乱。
31(3)交往状态 §A 交流充分 —能否构建师生、生生及媒体之间信息交流的立体结构,信息交流充分 §B 有效合作 ——合作交流内容是否有思考性,有价值;是否分工明确,合作交流的时空是否足够 §对比因素:师生配合不够,缺少民主,师生或生生之间套利的内容属于浅层次、低水平或没有经过个体思考就匆匆展开讨论,或讨论不充分,一开锣就收场,只有表面形式而无实效32§((4)思维状态)思维状态§主动积极参与思考 —能否引发大多数学生积极思考,展现出问题解决的强烈愿望,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敢于提出问题,发表不同见解 §思维得到深层发展 —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见解具有挑战性与独创性,学生学生能经过探索,发现结论,并进一步发现、提出问题 §对比因素:学生举手答题效率低,学生少有发表见解的机会,或对学生的质疑缺乏及时、深入探讨,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少33((5 5)生成状态)生成状态 §成就感 —学生是否都能各尽所能,感到塌实和满足;学生是否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对学习更有信心和兴趣 §严谨感 —学生能否调空自己学习的校级心理,调整不利于积极思维的思维定势,惰性、畏惧、自卑、闭锁等不良心理 §对比因素:学生学习态度被动,紧张;缺乏上进心、自信心;不积极参与思考、分析问题思路狭窄、不灵活。
34本章作业本章作业1.到中学数学课堂听课,整理听课记录,撰写评课意见,小组交流评价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