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剑桥大学校训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05KB
约4页
文档ID:421731881
剑桥大学校训_第1页
1/4

剑桥大学校训英国剑桥大学:剑桥——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成立于1209年,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殴 斗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师生建立的亨利三世国王在1231年授予剑桥教学 垄断权剑桥大学所处的剑桥(Cambridge)是一个拥有10万居民的英格兰小镇,距英国首 都伦敦不到100公里,这个小镇有一条河流穿过,叫做“剑河”(River Cam, 也译作“康河”)早在公元前 43年,古罗马士兵就驻扎在剑河边,后来还在 剑河上建起了一座大桥,这样,河名和桥加住一起,就构成了剑桥这一地名绝 大多数的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和实验室都在这个镇上,此外还有20多所教堂剑桥大学有 35 个学院,有三个女子学院,两个专门的研究生院,各学院历 史背景不同,实行独特的学院制,风格各异的 35 所学院经济上自负盈亏剑桥 大学负责生源规划和教学工作,各学院内部录取步骤各异,每个学院在某种程度 上就像一个微型大学,有自己的校规校纪剑桥大学的第一所学院彼得学院于 1284年建立,其他的学院在 14和15世纪陆续建立剑桥大学的拉丁文校训是:“Hine lucem et pocula sacra."英译为“Here light and sacred draughts."或“ From here we receive light and sacred draughts. ”)。

汉 译为:“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或“此地乃启蒙之所,智慧之源剑桥大学 还有一个拉丁文校训,引用的是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 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齐名为英国的两所最优秀的大学, 被合称为“ Oxbridge”剑桥大学是世界十大学府之一,更是盛产世界一流科学 家的地方,到目前为止,仅诺贝尔奖就拿了 73个,比哈佛、耶鲁两校加起来多 一倍以上在剑桥的三十多个学院中,最负盛名的可能是三一学院,因为在这个 学院里不仅先后走出了28个诺贝尔奖得主和6位英国首相,而且和一位影响世 界的名字——牛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牛顿, 1642年12月25日生于英国林肯郡伍尔索普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12岁进 入格兰撒姆的公立学校读书,中途因家境贫困辍学 1661 年,牛顿进入剑桥大 学的三一学院学习 1669 年,年仅27 岁的牛顿就担任了剑桥的数学教授 1672 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703 年,牛顿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直到去世牛顿作为一名科学家,是近代科学的象征,他生前就成为科学界的权威和主宰 他不仅连续 24年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而且是法国科学院至尊的外国院士, 还兼任英国造币局局长和国会议员,并前所未有地被封为贵族,获得爵士称号。

他死后作为自然科学家第一个获得国葬,长眠于威斯敏斯特教堂,这是历代帝王 和第一流名人的墓地所以牛顿被尊称为“伊萨克•牛顿爵士”( Sir Isaac Newton FRS)牛顿是个天才,但并不是天生的幸运儿牛顿出生时的家境很平凡甚至很苦,他 出生前几个月父亲就死于肺炎3岁时母亲改嫁,牛顿由外祖母抚养11 岁时继 父去世,母亲又带着牛顿的 3个弟妹回家务农在不幸的家庭生活中,牛顿小学 时成绩较差,“除设计机械外没显出其它方面的才华”牛顿从小热爱大自然, 喜欢动脑动手8 岁时积攒零钱买了锤、锯来做手工,他特别喜欢刻制日晷,利 用圆盘上小棍的投影显示时刻传说他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都有他刻划的日晷, 他还做了一个日晷放在村中央,被人称为“牛顿钟”,一直用到牛顿死后好几年 他还做过带踏板的自行车;用小木桶做过滴漏水钟;放过自做的带小灯笼的风筝; 用小老鼠当动力做了一架磨坊的模型等等牛顿曾因家贫停学务农,在这段时间里,他利用一切时间自学甚至放羊时也在 看书,所以当羊吃了别人的庄稼,他也不知道他舅父是一个神父,有一次他发 现牛顿看的是数学书,便支持他继续上学牛顿不仅为力学和运动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其它方面也有巨大贡献。

在数学 方面,他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创立了微积分学;在光学方面,进行了太阳光的色 散实验,证明了白光是由单色光复合而成的,并研究了颜色的理论,还发明了反 射望远镜关于牛顿的成就,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概括得最为完整: “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 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 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鉴于牛顿的成就和给世界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影响,美国当代科普作家伊萨克•阿 西莫夫在他的一本著作中写道:“如果有人问我谁是古往今来世界上排名第二的 科学家,我可能答不上来,因为有很多科学家可以排名世界第二但如果你要我 回答谁是排名第一的科学家,那我可以脱口而出:牛顿因为即使用现在的标准 来衡量,牛顿至少可以四次获得诺贝尔奖尽管在二十世纪初,阿尔伯特•爱 因斯坦对牛顿的理论作了改进和修正,但直到 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在进行了 一场“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民意调查后发现,牛顿仍被认为是比爱 因斯坦更具影响力的科学家剑桥培育了牛顿,而牛顿又使得剑桥的光环更加亮丽,也许牛顿命中注定离不开 剑桥,而剑桥也因为有了牛顿更加绚丽夺目,尤其是在三一学院,至今仍可以感 受到牛顿无处不在,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苹果树的故事”:传说 1666 年秋天的一个下午,牛顿长时间埋头工作以后有些疲倦,就到后院去 散步。

他信步走到苹果树下,坐在长凳上一边观赏田野的秋色,一边思考着他的 科学问题突然,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并砸中了他的脑袋熟了的苹果为什 么会往下掉?是地球的引力吗?对,是地球的引力!苹果熟了向下掉,扔到空中 的石头也要向下掉,这都是因为地球在吸引它们地面上的东西都要受到地球的 吸引,月亮之所以会绕着地球转,也是因为地球在吸引着它,世界上任何两个物 体之间都存在引力!据说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被牛顿发现的灵感之所在如今,在三一学院的门口就有一棵很小的苹果树,早春的季节里,树叶刚刚吐芽, 隐隐地泛着绿色,和整个剑桥的无限春光相比,实在是不起眼但是在剑桥大学 读书的人,都会把朋友带到这里来,并指着它郑重地介绍说:就是这颗小苹果树 的老祖宗,在某一个秋天把果实砸在了牛顿的脑袋上,并砸出了一个改变世界的 “万有引力定律”故事永远是故事也许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真的有这么一个故事,也许是牛顿在 “开普勒定律”的基础上得出了万有引力的公式以后,为了更形象的向人们解释 这一定律,亲自编出了这么一个故事,也许是三一学院的师生们为了宣传牛顿及 “万有引力定律”共同编造了这个故事人们之所以愿意相信这个故事,一是因 为这个故事太浪漫、太富有哲理、太富有诗意,所以一传十、十传百,成了一个 地球人都知道的故事,二是因为人们喜欢牛顿、崇敬牛顿、怀念牛顿,把他当成 了先哲和圣人,所以人们以故事作为载体把牛顿当作一个凡人来纪念,并向人们 说明一个道理:灵感来自于勤奋。

牛顿的成功绝对不是因为“苹果砸中了脑袋”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物理学 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的奠基人,是与他的刻苦和勤奋分不开的他 的助手曾经说过:“他很少在夜里两、三点以前睡觉,有时一直工作到凌晨五、 六点春天和秋天经常五、六个星期住在实验室,直到完成实验而牛顿本人 在回答人们关于他洞察事物有何诀窍时说:“不断地沉思”牛顿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也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但是他的谦虚并不是他个人 的谦虚,而是由于他的睿智而代表人类的一种谦虚他说:“我不知道在别人看 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象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 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 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他还说:“如 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的这两句话 都值得我们深思同样值得我们深思的还有牛顿的研究历程从史料记载来看,牛顿在 30岁以前 已经完成了他的基本构想,无论是光学、力学、数学还是运动学,都是他理论和 生命的黄金期,说明人在 30 岁以前的思维最活跃牛顿在 40 岁以前完成了他的 大部分工作,说明人在 40 岁左右的精力最充沛。

他在 50岁以前完成了他的大部 分著作,说明人在 50 岁左右最成熟而他到了 60 岁以后,在科学研究方面几乎 没有任何新的发明和发现,甚至被他自己的发现所困扰,其中最著名的一个问题 是:地球为什么会绕着太阳转?它的“第一推力”从哪里来?他苦思弥想了很多 年,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上帝给了“第一推力”使地球围绕太阳转动所以,牛 顿在 60 岁以后只做了一件事:证明上帝的存在,并为此写了几百万字的“著 作”当然,现在人们记住的都是他 60 岁以前的工作,很少有人提及他 60 岁以 后的“成果”这是科学界的一个悲剧,值得后人的警醒和反思牛顿生长在 17世纪的英国,当时的英国几乎人人都是基督徒,牛顿的外祖母更 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基督徒,她给牛顿的早期教育就是:信奉上帝和基督教,从此 奠定了牛顿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当他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 想到了上帝但牛顿不愧为一个举世无双的科学家,他不是盲目地相信上帝的存 在,而是要在科学上“证明上帝的存在”他的这种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 我们不能认同他的世界观,否则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同时从牛顿的经历可 以看出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世界观对一个人将带来多么巨大的影响。

所以说教育 的首要问题不是策略和方法,而是思想和理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