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诗词《莎衣》原文翻译及赏析

碎****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41KB
约6页
文档ID:252054678
古诗词《莎衣》原文翻译及赏析_第1页
1/6

古诗词《莎衣》原文翻译及赏析 《莎衣》 宋代:杨朴 软绿柔蓝着胜衣,倚船吟钓正适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翻译】 无论穿着什么样的衣裳,都比不上松软绿草织成的蓑衣,它跟斜倚篷船吟诗垂钓的生活,实在是最最适宜 夏日在凉爽的芦苇影中,和衣睡在迷离的暮烟里,又在幽雅的荷花香气中,绵绵细雨下披着我的蓑衣 春天在酒家痛饮,狂醉后才将蓑衣脱下去,当黄昏雨过天晴,就把它任凭堆放在渔舍里 尽管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极其尊贵,我也不愿轻易拿蓑衣去换取 【解释】 莎衣:即蓑衣,以蓑草编织成的御雨衣披 软绿柔蓝:绿色松软的胜衣:即蓑衣 正适宜:适宜,非常自然 蒹葭(jiānjiā):芦苇 菡萏(hàndàn):荷花 狂脱:狂醉 乱堆:任凭堆放晚晴:黄昏雨后初晴。

饶:任凭紫绶(shòu)金章: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指高级官员的服饰绶,系印环的丝带 博换:交换伊:第三人称,指莎衣,亦即指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除尾联两句抒情言志以外,其余六句都是咏蓑衣的首联写渔人爱蓑衣颔联写渔人披蓑衣颈联写渔人脱蓑衣 蓑衣虽然是用草和绳子编缀而成的,但是在渔人的眼里,它是颜色鲜亮、质地轻柔的,穿着它是赛过衣服的穿上它,倚在船上钓鱼是特别适宜满意的吟诗是诗人的事,钓鱼是渔人的事,既钓鱼又吟诗,就不是一般的渔翁,而是闲居江湖的高雅之士的行为了诗人爱蓑衣,正是他宠爱浪迹江湖,不与污浊庸俗的官场往来的思想情感的流露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表现了淡泊清高的情韵 颔联叙渔人披蓑衣这两句意思是:在那芦苇的婆娑影子里,在那浮动的水气中,披着蓑衣卧在渔船之上;在那如盖的莲叶影里,在那清幽的荷香中间,披着蓑衣御着雨这一联写得有意境,波光潋滟,烟霭迷漫,苇影参差,莲叶滴翠,荷花吐香,加上雨洒做面,如溅珠进玉,此间一叶扁舟,舟上卧着披了蓑衣的渔人,这景象布满了诗情画意诗人描绘这么一幅渔人乐趣图,是对渔人无优无虑生活的赞颂,也是对“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的憧憬。

诗人之所以要叙写渔人披蓑衣的情景,就在于借此表现一个桃花源式的抱负天地因此这里的景愈美,也就显得人愈雅,从而比照了现实社会中官场的混浊,披上蓑衣,就能超然尘外,就可归返自然,诗人对蓑衣是特别宠爱的 颈联写醉后和晴时脱蓑衣,在两种状况下脱下蓑衣:一是在好客的酒家开怀畅饮、醉意模糊之后,狂放拘束,抛开了蓑衣;一是在晚霞满天,收棹拢岸之后,把蓑衣脱下来,顺手堆放在渔舍里这明显是对无拘无束、怡然自乐的渔人生活的讴歌 以上三联都集中笔墨于写蓑衣首联系总起,二三两联分写,一写“披”,一写“脱”披妙时风景如画,“脱”时神情活现写“披”,景是动,人是静;写“脱”,景是静,人是动一“披”一“脱”,两相对比,把诗人对这种渔人生活的由衷深爱披沥无遗 尾联画龙点睛,提醒主旨:任凭你紫绶金章有多名贵,我是不会轻易把我的蓑衣换你的官场礼服的莎衣”也就有了象征意义富贵非吾愿”,衣锦而招摇过市那是沐猴而冠穿上莎衣“遁世以保真”,“渔歌入浦深”;“白云依静渚”,“万事不关怀”诗人面对宋太宗而拒绝受官,正和他不愿将蓑衣换官服的思想行为是相全都的,由此可见其思想情操这就说明,这首《莎衣》,不是一般的咏物诗,而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视官爵如敝屣的思想,由于要和“紫缓金章妙对举,因而诗人转变了自楚辞《渔父》以来一贯咏渔翁的写法,不着力于“人”而专意于“衣”,从而构成“换”的关系,构思新巧在前三联极写蓑衣的根底上,笔锋一转,泻出正题,是点峭传神之笔,足有千钧万解之力 扩展阅读:人物生平 世居新郑东里(郑韩故城内),好学,善诗,天性恬淡孤僻,不愿作官,终生隐居农村常单独骑牛游赏,往来于县境东里、郭店间见到草茂林密幽僻的地方,就卧伏草中冥思苦想,每得妙辞佳句,马上挥笔成诗曾单独带上手杖进入嵩山险绝处,构思成文100多篇当时的士人学子多传阅诵读他的诗文 少年时与毕士安、韩丕同学友好后来,毕士安官居相位,举荐杨朴于太宗,太宗爱其才,想授官任用,朴坚辞不受,作《归耕赋》以明志太宗赠给束帛使他还乡真宗西行朝拜先帝诸陵道经郑州,特遣使赠朴茶、帛,并命其子从妙为官 朴所作诗俊逸潇洒,语言质朴精炼,多描写自然风光和农村隐居生活类唐诗人贾岛、李涉78岁去世,葬县城北20公里处袁堡村东宋翰林学士李淑撰墓表,立石墓前诗人黄庭坚过其墓拜谒,曾作诗悼念 扩展阅读:杨朴轶事典故 宋真宗在位时,想要在林泉之间访求真正的大儒。

有人就向宋真宗推举了隐居在郑州的杨朴,宋真宗就下诏,让杨朴出来做官杨朴实在不情愿做官,但是,皇宫侍卫非要他到京城亲自给皇帝说,于是,杨朴就在侍卫的陪伴下启程前往京师,晋见宋真宗在皇宫里,宋真宗问杨朴:“我听说你会做诗?”杨朴安静地答复道:“臣不会他想掩饰自己的才学,他是最不愿做官的宋真宗又问:“朋友们送你时,赠给你几首诗没有?”杨朴答复说:“没有只有拙荆(妻子)写了一首宋真宗奇怪地又问:“是什么诗,可以告知我吗?”于是,杨朴把临行时妻子写的一首诗念了出来:“更休落魄贪酒杯,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这个故事被大文豪苏东坡写在了自己的笔记里,一次,苏东坡的夫人由于生气而哭泣,苏东坡就把杨朴的这个故事讲给她听,苏夫人听到这首诗,不禁破涕为笑,一腔怨气烟消云散不过,这次被宋真宗召见后,杨朴写了《归耕赋》,来说明自己归隐乡野的志向无奈,宋真宗只好放他走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