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内环境(internalenvironment):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稳态(homeostasis):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体液调节(humoralregulation):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旁分泌(paracrine):有些细胞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不经血液运输,而是在组织液中扩散,作用于邻旁细胞,这种方式称为旁分泌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负反馈(negative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正反馈(positive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前馈(feed-forwardcontrol):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到达前以收到纠正信息(前馈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这种自动控制形式称为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单纯扩散(simplediffusion):指物质从质膜的高浓度一侧通过纸质分子间隙向低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扩散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在膜蛋白的帮助(或介导)下,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带电离子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称为易化扩散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某些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细胞代谢供能而进行的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称为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activetransport):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activetransport):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出胞(exocytosis):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入胞(endocytosis):指细胞外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如细菌、死亡的细胞和细胞碎片等被细胞膜包裹后以囊泡的形式进入细胞的过程,也称内化信号转导(signaltransduction):指生物学信息(兴奋或抑制)在细胞间或细胞内转换和传递,并产生生物效应的过程。
G蛋白耦联受体(Gprotein-linkedreceptor):指激活后作用于与之耦联的G蛋白,然后引发一系列以信号蛋白为主的级联反应而完成跨膜信号转导的一类受体第二信使(secondmessenger):指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细胞外信号分子(第一信使)作用于膜受体后产生的细胞内信号分子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RP):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外正内负且相对平稳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电化学驱动力(electrochemicaldrivingforce):某种离子在膜两侧的电位差和浓度差两个驱动力的代数和,称为该离子的电-化学驱动力极化(polarization):通常将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处于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去极化(depolarization):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或状态复极化(repolarization):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或状态反极化(reversepolarization):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若进一步变为正值,使膜两侧电位的极性与原来的极化状态相反,称为反极化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AP):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接受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迅速的可向远处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阈值(thresholdintensity):能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阈刺激(Thresholdstimulus):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阈电位(thresholdpotential,TP):只有当某些刺激引起膜内正电荷增加,即负电位减小(去极化)并减小到一个临界值时,细胞膜中的那通道才大量开放而触发动作电位,这个能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称为阈电位兴奋性(excitability):指机体的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它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兴奋(excitation):当机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功能活动由弱变强或由相对静止转变为比较活跃的反应形式称为兴奋局部电位localpotential(localexcitation):由少量钠通道激活而产生的去极化膜电位波动属于局部电位终板电位(endplatepotential,EPP):钠离子的净内流使终板膜发生去极化,这一电位改变称为终板电位微终板电位(miniatureendplatepotential,MEPP):在安静状态下,因囊泡的随机运动也会发生单个囊泡的自发释放,并引起终板膜电位的微小去极化,即微终板电位。
横桥周期(cross-bridgecycling):指肌球蛋白的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扭动、复位的过程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coupling):将横纹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电兴奋过程与肌丝滑行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或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不完全强直收缩(incompletetetanus):若后一次收缩过程叠加在前一次收缩过程的舒张期,所产生的收缩总和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completetetanus):若后一次收缩过程叠加在前一次收缩过程的收缩期,所产生的收缩总和称为完全强直收缩前负荷(preload):指肌肉在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后负荷(afterload):指肌肉在收缩后所承受的负荷第三章•血液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造血微环境(hemopoieticmicroenvironment):指造血干细胞定居、存活、增殖、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可塑变形性(plasticdeformation):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的能力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stability):红细胞能相对稳定的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通常以红细胞在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渗透脆性(osmoticfragility):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血小板黏附(plateletadhesion):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黏着称为血小板粘附血小板释放(plateletrelease):血小板受刺激后将储存在致密体、a—颗粒或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血小板聚集(plateletaggregation):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粘着称为血小板聚集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bloodcoagulation):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凝血因子(coagulationfactor):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pathway):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接触而启动的过程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pathway):由来自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的凝血过程。
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lysis):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第四章•血液循环血液循环(bloodcirculation):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心脏不停的跳动,推动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称为血液循环心动周期(cardiaccycle):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的周期,称为心动周期每搏输出量(strokevolume):一侧心室一次心脏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minutevolume/cardiacvolume):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分输出量,也称心输出量心指数(cardiacindex):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每搏功(strokework):心室一次收缩射血所做的外功,即心室完成一次心搏所做的机械功心泵功能储备/心力储备(cardiacreserve):心输出量可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心室顺应性(ventricularcompliance,Cy):是指心室壁受外力作用时能发生变形的难易程度有效不应期(effectiverefractoryperiod,ERP):包括绝对不应期和局部反应期,此期心肌细胞兴奋性的暂时缺失或极度下降是由于那通道完全失活或仅有少量复活的缘故。
代偿间歇(compensatorypause):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会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房-室延搁(atrioventriculardelay):由于房室结的传导速度缓慢,且房室结是兴奋由心房传向心室的唯一通道,因此兴奋经过此处将出现一个时间延搁,称为房-室延搁自动节律性(autorhythmicity):简称自律性,是指心肌在无外来刺激条件下能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或特性抢先占领(capture):由于窦房结的自律性高于其他潜在起搏点,因此潜在起搏点在其自身4期自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前,由窦房结传来的兴奋已将其激活而产生动作电位,从而控制心脏的节律性超速驱动压抑(overdrivesuppression):在外来的超速驱动刺激停止后,自律细胞不能立即呈现出其固有的自律性活动,需要一段静止期后才逐渐恢复其自身的自律性活动,这种现象称为超速驱动压抑血流量(bloodflow):指在单位时间内流经血管某一横截面的血流量血压(bloodpressure):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侧壁的压强,即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称为血压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指心室收缩中期达到最高值时的血压。
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指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达最低值时的血压脉搏压(pulsepressure):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简称脉压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膜腔内大静脉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跨壁压(transmuralpressure):指血液对管壁的压力与血管外组织对管壁的压力之差具有一定的跨壁压是保持血管充盈扩张的必要条件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迂回通路(circuitouschannel):指血液从微动脉流经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进入真毛细血管网,最后汇入微静脉的微循环通路血管舒缩活动(vasomotion):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不断发生每分钟约5~10次的交替性、间接性的收缩和舒张活动,称为血管舒缩活动第五章•呼吸外呼吸(externalrespiration):毛细血管血液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两个过程内呼吸(internalrespiration):也称组织换气,是指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胸膜腔内压(intrapleuralpressure):胸膜腔内的压力称为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