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南昌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复习题及部分答案 单项选择题: 第1章 原子布局与键合 1. 高分子材料中的C-H化学键属于 (A)氢键 (B)离子键 (C)共价键 2. 属于物理键的是 (A)共价键 (B)范德华力 (C)离子键 3. 化学键中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是 (A)共价键 (B)离子键 (C)金属键 第2章 固体布局 4. 以下不具有多晶型性的金属是 (A)铜 (B)锰 (C)铁 5. fcc、bcc、hcp三种单晶材料中,形变时各向异性行为最显著的是 (A)fcc (B)bcc (C)hcp 6. 与过渡金属最轻易形成间隙化合物的元素是 (A)氮 (B)碳 (C)硼 7. 面心立方晶体的孪晶面是 (A){112} (B){110} (C){111} 8. 以下属于正常价化合物的是 。
(A)Mg2Pb (B)Cu5Sn (C)Fe3C 第3章 晶体缺陷 9. 在晶体中形成空位的同时又产生间隙原子,这样的缺陷称为 (A)肖特基缺陷 (B)弗仑克尔缺陷 (C)线缺陷 10. 原子迁移到间隙中形成空位-间隙对的点缺陷称为 (A)肖脱基缺陷 (B)Frank缺陷 (C)堆垛层错 11. 刃型位错的滑移方向与位错线之间的几何关系是? (A)垂直 (B)平行 (C)交错 12. 能举行攀移的位错必然是 (A)刃型位错 (B)螺型位错 (C)混合位错 13. 以下材料中既存在晶界、又存在相界的是 (A)孪晶铜 (B)中碳钢 (C)亚共晶铝硅合金 14. 大角度晶界具有____________个自由度 (A)3 (B)4 (C)5 第4章 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 15. 菲克第确定律描述了稳态分散的特征,即浓度不随 变化 (A)距离 (B)时间 (C)温度 16. 在置换型固溶体中,原子分散的方式一般为 。
(A)原子互换机制 (B)间隙机制 (C)空位机制 17. 固体中原子和分子迁移运动的各种机制中,得到测验充分验证的是 (A)间隙机制 (B)空位机制 (C)交换机制 18. 原子分散的驱动力是 (4.2非授课内容) (A)组元的浓度梯度 (B)组元的化学势梯度 (C)温度梯度 19. A和A-B合金焊合后发生柯肯达尔效应,测得界面向A试样方向移动, 那么 (A)A组元的分散速率大于B组元 (B)B组元的分散速率大于A组元 (C)A、B两组元的分散速率一致 20. 下述有关自分散的描述中正确的为 (A)自分散系数由浓度梯度引起 (B)自分散又称为化学分散 (C)自分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第5章 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 21. 在弹性极限?e范围内,应变滞后于外加应力,并和时间有关的现象称为 (A)包申格效应 (B)弹性后效 (C)弹性滞后 22. 塑性变形产生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是 (A)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面和原子间距最短方向 (B)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面和原子间距最长方向 (C)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小的面和原子间距最短方向 23. bcc、fcc、hcp三种典型晶体布局中,_________具有最少的滑移系,因此具有这种晶体 布局的材料塑性最差。
(A)bcc (B)fcc (C)hcp 24. ,位错滑移的派-纳力越小 (A)位错宽度越大 (B)滑移方向上的原子间距越大 (C)相邻位错的距离越大 25. Cottrell气团理论对应变时效现象的解释是: (A)溶质原子再分散到位错周边 (B)位错增殖的结果 (C) 位错密度降低的结果 26. 已知Cu的Tm=1083?C,那么Cu的最低再结晶温度约为 (A)200?C (B)270?C (C)350?C 27. 已知Fe的Tm=1538?C,那么Fe的最低再结晶温度约为 (A)350?C (B)450?C (C)550?C 28. 位错缠结的多边化发生在形变合金加热的______________阶段 (A)回复 (B)再结晶 (C)晶粒长大 29. 形变后的材料再升温时发生回复与再结晶现象,那么点缺陷浓度下降明显发生 在 (A)回复阶段 (B)再结晶阶段 (C)晶粒长大阶段 30. 形变后的材料在低温回复阶段时其内部组织发生显著变化的是 。
(A)点缺陷的明显下降 (B)形成亚晶界 (C)位错重新运动和分布 31. 由于晶核产生于高畸变能区域,再结晶在___________部位不易形核 (A)大角度晶界和孪晶界 (B)相界面 (C)外外观 32. 纯金属材料的再结晶过程中,最有可能在以下位置首先发生再结晶形核 (A)小角度晶界 (B)孪晶界 (C)外外观 33. 对于变形程度较小的金属,其再结晶形核机制为 (A)晶界合并 (B)晶界迁移 (C)晶界弓出 34. 再结晶晶粒长大的过程中,晶粒界面的不同曲率是造成晶界迁移的直接理由,晶界总是 向着_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 (A)曲率中心 (B)曲率中心相反 (C)曲率中心垂直 35. 开头发生再结晶的标志是: (A)产生多变化 (B)新的无畸变等轴小晶粒代替变形组织 (C)晶粒尺寸显著增大 36. 在纯铜基体中添加微细氧化铝颗粒属于 (A)复合强化 (B)析出强化 (C)固溶强化 37. 在纯铜基体中添加铝或锡、镍等微量合金元素属于 。
(A)复合强化 (B)析出强化 (C)固溶强化 38. 在纯铝的凝固过程中添加Al-Ti-B细化剂属于 (A)复合强化 (B)晶粒细化 (C)固溶强化 第6章 单组元相图及纯晶体的凝固 39. 凝固时在形核阶段,只有核胚半径等于或大于临界尺寸时才能成为结晶的核心,当形成 的核胚半径等于临界半径时,体系的自由能变化 (A)大于零 (B)等于零 (C)小于零 40. 以下材料中,结晶过程中以非小平面方式生长的是 (A)金属锗 (B)通明环己烷 (C)氧化硅 41. 以下材料中,结晶过程中以小平面方式生长的是 (A)金属锗 (B)铜镍合金 (C)金属铅 42. 形成临界晶核时体积自由能的裁减只能补偿外观能的 (A)1/3 (B)2/3 (C)1/4 43. 铸锭凝固时如大片面结晶潜热可通过液相散失时,那么固态显微组织主要 为 。
(A)树枝晶 (B)柱状晶 (C)胞状晶 44. 凝固时不能有效降低晶粒尺寸的是以下哪种方法? (A)参与形核剂 (B)减小液相过冷度 (C)对液相实施搅拌 第7章 二元系相图及其合金的凝固 45. 对离异共晶和伪共晶的形成理由,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离异共晶只能经非平衡凝固获得 (B)伪共晶只能经非平衡凝固获得 (C)形成离异共晶的原始液相成分接近共晶成分 46. 在二元系合金相图中,计算两相相对量的杠杆法那么用于 (A)单相区中 (B)两相区中 (C)三相平衡水平线上 47. 二元系合金中两组元片面互溶时,不成能发生 (A)共晶转变 (B)匀晶转变 (C)包晶转变 48. 任一合金的有序布局形成温度 无序布局形成温度 (A)低于 (B)高于 (C)可能低于或高于 多项选择题: 第1章 1. 以下同时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结合键的是 (A)共价键 (B)离子键 (C)氢键 (D)金属键 (E)范德华力 第2章 2. 晶体识别于其它固体布局的根本特征有 。
(A)原子呈周期性重复排列 (B)长程有序 (C)具有固定的熔点(D)各向同性 (E)各向异性 3. 具有一致配位数和致密度的晶体布局是 (A)面心立方 (B)体心立方 (C)简朴立方 (D)底心立方 (E)密排六方 4. 以下具有多晶型性的金属是 (A)铜 (B)铁 (C)锰 (D)钛 (E)钴 5. 以下 等金属元素在常温下具有密排六方晶体布局 (A)镁 (B)锌 (C)镉 (D)铬 (E)铍 6. 铁具有多晶型性,在不同温度下会形成 等晶体布局 (A)面心立方 (B)体心立方 (C)简朴立方 (D)底心立方 (E)密排六方 第3章 晶体缺陷 7. 晶体中点缺陷的形成理由有 (A) (B) (C) (D) (E) 温度起伏, 高温淬火、冷变形加工、高能粒子辐照 8. 晶体缺陷中属于面缺陷的有 (A)层错 (B)外外观 (C)孪晶界 (D)相界 (E)空位 第4章 固体中原子及分子运动 9. 影响分散的主要因素有 。
(A)温度 (B)固溶体类型 (C)晶体布局 (D)晶体缺陷 (E)化学成分 第6章 10. 关于平匀形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自由能的变化只能补偿形成临界晶核外观所需能量的三分之二 (B)非平匀形核比平匀形核难度更大 (C)布局起伏是促成平匀形核的必要因素 (D)能量起伏是促成平匀形核的必要因素 (E)过冷度△T越大,那么临界半径越大 11. 以下说法中, 说领略非平匀形核与平匀形核之间的差异 (A)非平匀形核所需过冷度更小 (B)平匀形核比非平匀形核难度更大 (C)一旦得志形核条件,平匀形核的形核率比非平匀形核更大 (D)平匀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