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选出下面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朗润(rùn) 酝酿(niàng) 宛转(wǎn) 欣然(xīn)B.轻悄悄(qiāo) 软绵绵(miǎn) 赶趟儿(tàng) 嘹亮(liáo)C.舒适(shū) 黄晕(yūn) 烘托(hōng) 抖擞(sǒu)D.应和(hè) 发酵(xiào) 蓑衣(suō) 鸟巢(cháo)2、下列句子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的响着。
B.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C.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象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D.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珠江之畔,魅力海珠,这里有水网交织、花枝招展的湿地公园,让人陶醉其中B.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C.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龙山上的雾凇景观美不胜收D.学习文言文,务求字字落实,句句明了,万不可马虎了事,不求甚解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B.据统计,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大约12.7%左右C.《金色花》描绘了儿童嬉戏的画面,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对母亲的感情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论语〉十二章》(1)文中阐述了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看法,即要按时温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
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正如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可见兴趣的培养多么重要!(4)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论语〉十二章》中阐明只要善于学习,人生处处有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古文中有许多充满辩证思维的名句,例如《论语·为政》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阐述“学”与“思”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狼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聊斋志异》)【乙】熊与坎中人有人入山射鹿,忽堕一坎①内,见熊子数头须臾,有大熊入,以为必害己良久,大熊出果分与诸子末后作一份与此人此人馁②久,冒死啖①之熊似甚怜之每旦,熊母觅食还,辄分果与之,此人赖以支命④后熊子稍大,其母一一负⑤而出子既出尽,此人自分⑥(fèn)必死坎中,而熊母复还,入坐人边人解其意,便抱熊足,熊即跃出,遂⑦不得死鸣呼,人言禽兽无义,然顾此熊,安得言无情哉根据《搜神后记》编写)【注释】①坎:坑②馁:饿③啖:吃④支命:活命⑤负:背⑥分:估计,大约⑦遂:于是、就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B.目似瞑,意暇甚 人解其意C.盖以诱敌 静以修身D.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温故而知新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屠户面临险境,转危为安,他有哪些过人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4.人与动物真是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文人笔下动物们的形象也是各不相同请结合两篇文言文的具体内容,谈一谈“狼”和“熊”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江南柳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②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水滋养柳,柳妆点水,水柳一家亲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皲裂的树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③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树无言,风有语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清人李渔说:“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乌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鸣蝉此起彼伏,嚷嚷着,一刻也不消停④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
农人折枝,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更多柳来,随手取用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缠绕,是江南春柳衍生出的思恋之情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古时送别,凄清水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⑤“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一城春色一城絮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白绒的絮是柳的种子,离树飞散去,将生命洒落在远近各处转生,尽是如此浪漫而快乐的旅行⑥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蚯蚓那百变金刚之身,断一截,不是生命终结,反而新生一命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树精,灵魂里潜藏着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断裂与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复苏⑦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那年冬天,从扶河边过,但见枝繁的密柳,齐刷刷被锯伐掉繁密的枝丫,光秃秃一截主干,让人心生疼惜孰料,来年春天,一无所有的“枯干”,竟抽枝发芽,又生猛地垂成娇娆的绿姑娘了⑧抒发再生的奇迹,吟咏不灭的魂灵,这不正是江南柳吗?由此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雅士,如谢道韫、陶渊明、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左宗棠、蒲松龄、李渔和丰子恺等,为何会那般钟情于它了。
柳之于他们,有不可企及的人生寄托,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⑨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1.文章主要从哪三个方面来写江南柳?2.文段④画线句子说“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柳之妙”体现在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3.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1)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2)品析下面句子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4.阅读下面材料,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材料中的“柳”包含着怎样的情思材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选自《诗经·采薇》)【注释】往:离开故乡思:语气助词5.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文段①中“一颗不灭的灵魂”含义的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词》前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让人耳目一新B.“排”是排开、推开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鹤一飞冲天的无畏气势。
C.《天净沙·秋思》精选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D.两首诗歌采用议论、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既有抒情色彩,又饱含哲理意义2.同是写秋,两位作者各抒发了什么情感?请简要概括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请根据下面的对话,拟写一则失物招领启事,以初一(1)班的名义去学校广播室播报只写正文,不超过90字)肖琳:老师,我拾到一只黄色环保袋,交给你老师:啥时候在什么地方捡到的?肖琳:今天下午社团活动课时在操场主席台台阶上老师:包里面有些什么?肖琳:内有饭卡一张;粉色钱包一个,钱包内有人民币50元,其中20元面额两张、10元面额一张;校本教材一本;彩纸一叠老师:好的物品你留着,我让班长去校广播室播一条失物招领启事七、作文(共40分)写作请以“那一刻,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突出中心;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