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共管理主要理论工具要点概述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3.69KB
约11页
文档ID:560683906
公共管理主要理论工具要点概述_第1页
1/11

西方行政学说史论文姓 名:侯 占 梅班 级:2006 级行管二班学 号:065公共管理主要理论工具要点概述公共管理学,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 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群体系,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 同时更重视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在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定量分析 工具的运用公共管理的理论工具主要有很多,下面对几种主要和常见的作一下介绍一、混沌理论1、混沌理论的内容 混沌理论是系统从有序突然变为无序状态的一种演化理论,是对确定性系统中出现 的内在“随机过程”形成的途径、机制的研讨混沌理论是一种兼具质性思考与量化分 析的方法,用以探讨动态系统中(如:人口移动、化学反应、气象变化、社会行为等)无 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而必须用整体、连续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解释及预测之行为混沌一词原指宇宙未形成之前的混乱状态 ,我国及古希腊哲学家对于宇宙之源起即 持混沌论,主张宇宙是由混沌之初逐渐形成现今有条不紊的世界 .在井然有序的宇宙中, 西方自然科学家经过长期的探讨,逐一发现众多自然界中的规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地心 引力、杠杆原理、相对论等.这些自然规律都能用单一的数学公式加以描述,并可以依据 此公式准确预测物体的行径。

近半世纪以来,科学家发现许多自然现象即使可化为单纯 的数学公式,但是其行径却无法加以预测如气象学家 Edward Lorenz 发现,简单的热 对流现象居然能引起令人无法想象的气象变化,产生所谓的「蝴蝶效应」,亦即某地下大 雪,经追根究底却发现是受到几个月前远在异地的蝴蝶拍打翅膀产生气流所造成的一九六O年代,美国数学家Stephenmale发现,某些物体的行径经过某种规则性的 变化之后,随后的发展并无一定的轨迹可寻 ,呈现失序的混沌状态.混沌现象起因于物体 不断以某种规则复制前一阶段的运动状态,而产生无法预测的随机效果.所谓“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正是此一现象的最佳批注具体而言,混沌现象发生于易变动的物体或系统, 该物体在行动之初极为单纯,但经过一定规则的连续变动之后,却产生始料所未及的后 果,也就是混沌状态但是此种混沌状态不同于一般杂乱无章的混乱状况,此一混沌现象 经过长期及完整分析之后,可以从中理出某种规则出来始于 20 世纪70 年代初的混沌学研究,“将在确定论和概率论这两大科学体系之间架 起桥梁,它将改变人们的自然观,揭示一个形态和结构崭新的物质运动世界混沌理 论是现代非线性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混沌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不仅开创了自然科学 的新范式,而且其影响范围已经延伸到经济学、生态学、管理学等众多社会科学领域。

2、混沌理论在管理学中的运用 混沌这一科学领域中的革命又很快渗透到后现代管理学领域,成为一种新的世界观 和对现实管理世界的认知模式,成为人们认识组织及其管理的新框架,并大大地改变了 人们看待组织及其管理的方式,关于组织及其管理的图景也因此发生了转变严格地说, 混沌理论是从物理学中引入到管理学中来的一种组织理论混沌理论的基础是基于这样 的一种假设,即所有的组织都是在一个动态的、不可预测和混沌的环境中营运,为了应 付外部环境的混沌,应提倡刺激连续的内在混沌混沌理论的研究首先从根本上改变了偶然性与不确定的地位从管理学成为一门独 立的科学以来,偶然性与不确定性一直被认为是来自组织外部的扰动,应该避免或忽略 不计,即使是对它有所考虑,至多是“为必然性开辟道路"在现代管理学范式中,秩序的选择和对非秩序的摈弃占据流行地位,但在后现代管理 学的范式中,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1994 年 8 月在美国达拉斯市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管理 大会上,复杂性理论和混沌理论是大会的重要议题,大会的主题报告之一是“一个蝴蝶何 以搅乱一个行业”大会的一个专题性讨论的题目是“混沌与复杂性:关于管理学研究 中概念、理论和策略的对话”汤姆・J •彼德斯发现,我们花了几十年教导人们从混沌中 创造秩序,但是现在将不得不再花 10 年从秩序中创造混沌。

为了培养适应能力,我们 必须让系统接近无序状态这就要给予系统内各群体权力,让他们进行试验,与其他系统 产生联系;他们可以突然改变行径,偏离原来的行动轨道去探索新的东西,然后经过多次 尝试性的摸索之后,获得突破性创新带来的硕果为了增强系统的适应能力,系统必须 在计划性与非计划性行动之间实现平衡系统的灵活性、非计划性以及无序特征,足以 使系统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与适应能力;同时,系统又具有稳定而有序的计划性行为 , 这种有序状态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在变动中的适应.3、公共行政领域的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在公共行政学领域的应用 ,开辟了行政学研究的新视野在公共行政学领 域,除道格拉斯•基尔在将混沌理论应用于公共行政学研究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 性的贡献外,还有一些理论家也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基尔是将混沌理论应用于公共行政学研究最为成功的一位行政学家.他于 1994 年出 版的《政府管理中的无序和复杂性》一书,是将混沌理论应用于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典范 在他的书中,基尔寻求将混沌理论与公共行政学研究结合的具体途径他认为,混沌理论 确实为理解公共行政的很多方面,比如说组织的变化、公共预算、个人行为的变动提供了 新的角度,同时也为公共行政组织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为改进公共行政组织的绩效提 供了新的方法.在这本书中,他先是分析了目前改进政府机构绩效所存在的压力,并认为,传统的管 理思想不能有效地揭示目前政府机构和公共管理变化中存在的真实情况 ,而非线性力学 和混沌理论“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了解各种变化的可能性的新方法和观察组织的新视 野”,并认为非线性力学和混沌理论还能“告知管理者,他们每天生活于其中的无序状 态不仅是有用的,而且还是组织的一种独特形式”.另外,他还提出,非线性力学集中研 究变化、复杂性和过程,可以成为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学习和行动的指南。

基尔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非线性系统会发生变化 ,并认为时间是变化的测量仪, “因为时间是管理决策和行为的最终仲裁者”他认为,无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可以 导致多种可能性的出现,甚至于会导致一种新的组织产生,因为“无秩序对秩序的形成 至关重要”当然,尽管非线性力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政府行为,但要改进政府的绩效还 是不容易的所以,基尔分析了即使是改进简单的工作过程也会引起的种种困难,说明 了这种改变是如何引起不稳定的 ,并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困难往往会导致采取渐进式的改 变方法.他还根据对影响政府管理的节奏、周期、行为的几种不同类型的分析,提出了政 府组织的新视野问题,并要求管理者注意收集有关行为和绩效的资料,努力改变工作过 程,因为这是公共行政管理者理解他们组织无序特征的一种方法,也是通过识别组织行 为的无序变动来改进机构绩效的一个重要途径更为重要的是,基尔强调,组织的无序特征,并不意味着他主张管理者可以无所事 事因此,他试图分析组织工作中表面的无序所蕴含的“深层次的秩序”他主张,“看起 来无序的工作过程和组织的产出有时竟能创造新的结构和秩序"因此,要想改进组织工 作的绩效和质量,就要集中研究其深层次的变化。

在讨论对无序的组织进行管理的积极 作用的基础上,基尔提出在非线性系统中,传统的管理控制手段不能奏效因此,现代 管理理论和实践都必须超越于管理控制的理论 .另外,他还指出,工作中某些不可避免的 变动,可以成为非线性组织中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对于非线性组织的管理者 来说,不断地学习,可以拓宽他们不断改进组织绩效和质量的思路因此 ,基尔认为,在 非线性组织中,通过不断地学习来进行管理比通过控制来管理得多.从非线性力学的角度,基尔考察了已有的处理组织复杂性和改进组织绩效的几种方 法,比如塑造组织文化、取消等级制度和工作更新等,认为上述所有这些都是引起组织无 序的原因然而,对于基尔来说,它们并非全是破坏性的无序因素,相反,它们能够解 放个人和组织,使之能为改进组织绩效创造条件他说,“这些新的行政管理方法导致了 组织内部和外部的起伏不定,以此创造组织创新的机会"此后,基尔还讨论了创立“自 我组织的政府”的综合方法,并考察了在这个复杂而无序的世界里,要想建立一种新型的 能够适应这种无序变化的组织类型管理者所必需的品行基尔认为,这个方法,简而言之, 就是制造某种适度的不稳定和变动,并在组织中学习,以使组织能适应世界的变化。

基 尔还吸收了进化论中的自我组织理论,将其应用于公共行政组织研究中.根据他的解释, 自我组织“是指机构自我更新的能力,和促成组织的绩效和服务出现非连续性、跳跃性 变化时所具有的潜力”自我组织的优点在于它能保持“动态的不平衡",这种动态的不平 衡或者松散结合的不平衡正是现存的组织结构和相互作用形式适应环境变化要求的需 要.基尔强调,对于公共行政管理者来说,要对付复杂的和不可预测的环境,就要求有综 合的手段来引导政府组织因为,“只有一个中心的涉及组织各个部分,即涉及工作行 为的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手段,才能使得一个组织有能力自我更新和转变”[最后,基尔讨论了这种新的非线性范式为公共行政管理者们所提供的启示,并考察了 这种新的范式在公共行政管理领域所具有的某些伦理上或者道德上的含义在所有由非 线性力学所造成的工作伦理问题中,“核心的伦理问题是关于责任的概念”通过预测非 线性力学和公共行政管理的未来发展,基尔认为,公共行政管理者必须是关于非线性力 学和关于复杂性理论科学知识的创导者,非线性范式要求管理者强调行动重于理论总 之,基尔认为,他的著作的永远不变的主题是,“要想通过政府组织将服务措施维持在稳 定的水平上,就有赖于系统的不稳定性,这样他们就能够根据新环境而改变”。

因此, 他提出,公共行政管理是不稳定世界的一支稳定力量在基尔的书中,他成功地将混沌理论应用于公共行政管理,并用这一新的理论范式 解释了公共行政管理中的某些问题尽管混沌理论的基础是从更为令人费解的新的物理 学理论中的某些理论发展而来,但基尔的先期研究已经开辟了公共行政管理研究的一个 新的分支学科,新的“混沌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 "估计不久将会出现为了建立公共行 政管理的混沌理论,还有一些由基尔的著作所没有很好地解决的问题还需要认真加以思 考一个问题是非线性力学中的个人决策过程问题,一个是公共行政管理者如何在组织 动态的不可控与控制之间划定明确界限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赖以后的学者们在研究中 加以解决.二、街头官僚理论1、街头官僚理论的兴起与发展街头官僚理论的提出源于对官僚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以及他们拥有的自由裁量权的 关注当这种关注集中于探讨基层的官僚在一系列约束下,运用自由裁量权做出一组选 择时,此时的研究就是所谓的“街头官僚”理论一般理解,“街头官僚”是指处于基 层,同时也是最前线的政府工作人员,他们是政府雇员中直接和公民打交道的公务员, 典型的街头官僚包括警察、公立学校的教师、社会工作者、公共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 收税员等等。

这些工作人员不仅在政府雇员中占有较大比重,而且由于现代福利国家的建 立,他们还控制和管理着许多公共资金,他们的决策将会直接影响许多公民的生活福利 一言以蔽之,街头官僚直接决定着对于公民的惩罚(如警察的决定)和奖励(如福利机构 接受福利申请的决定),他们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就街头官僚理论的发展而言,“街头官僚”这一概念的出现比人们对街头官僚这一 现象的研究要晚在“街头官僚”一词正式出现之前,许多研究者已经在研究街头官僚 的行为或决策,这一概念是 1977 年由李普斯基在《建立一个街头官僚理论》一文中首 先提出的,由于他的的研究,才使低层官僚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公共行 政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此后的二十多年,一些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李普斯基的街头官僚理论进行了发展 与修正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