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电炉筑炉(打结炉衬)方法及注意事项1、合理选择炉衬材料筑炉应选择相对最合适,膨胀系数小,受热稳定的优质炉衬材料炉衬材料有硅砂、镁砂、铬砂等,其企业型号为: TX-3耐火度﹥ 1800℃,适应高锰钢、 合金钢;TX-4耐火度﹥ 2000℃,适应不锈钢、镍铬合金钢;TX-5 耐火度﹥ 2000℃,适应铸钢、不锈钢及特殊钢;TX-6 耐火度﹥ 1800℃,适应铸钢、铸铁、灰铸铁、球墨铸铁2、坩埚打结厚度坩埚打结厚度要适当,坩埚炉衬厚度若不足,则散热严重,熱损增加,厚度过大则不利于磁场耦合,电效率及功率因数随之下降1.5 吨感应炉炉底厚度220mm 左右,炉壁 87—117mm左右3、 砂配比(酸性炉)1#砂—— 17% 2# 砂—— 23% 4#砂—— 30% 石英粉—— 30% 硼酸(或无水硼酐)——1.7%(炉口—— 3.5%) 清水适量烧结剂要准确称量,严防结块硼酸加入烧结剂使用得当能使烧结层、过渡层、松散层各约占炉衬厚度三分之一烧结剂用量过大,会形成较厚的烧结层,减薄松散层,增加电炉的热损失,降低炉衬材料的耐火度,影响使用可靠性;烧结剂用量过少,则形成的烧结层太薄,炉衬抵抗不了金属液的冲刷与侵蚀,炉龄大大缩短。
4、 安放坩埚模安放坩埚模应使模中心严格固定在感应器的中心轴线上,以保证坩埚壁厚尽可能均匀,一般可采用木楔固定为防止在打结炉衬时坩埚模松动,应在模内放一些铁块;为便于取出坩埚模,炉衬打结到一半时可先轻轻转动一下坩埚模,但千万注意不能碰伤刚打实的部分 5、打结坩埚炉衬炉衬捣打要坚实,打结工具钢叉、平锤、钢铲要保管好 打结炉衬时应将炉体外壳底部与地基之间垫平、垫实,以防外壳损坏打结时采用薄加料方式,分层打结法1)打结坩埚底通常坩埚底第一层铺料高度约80—100mm,以后每层40— 50mm,最后应高出炉底20—30mm,加料时尽量低位倾料,并且料分散均匀铺开,不要成堆,以免料的大小颗粒分开为避免分层,每次加料前应用划面叉划碎、划平刚打结的表面层打结要垂直施锤,不能左右摇摆,同时注意打结时不能将隔热绝缘层碰坏,打结时先轻后重,落点均匀,用力一致,以保证打结致密打结顺序是先边缘后中心,按次序逐排打结用平锤打完后再把多余部分铲掉,并注意保持炉底水平2)打结坩埚壁在坩埚底与坩埚壁交界处(即拐角处)是整个坩埚的薄弱环节,打结时要特别细心打结坩埚壁的操作与打结坩埚底的操作相同,仍是分层打结法,逐层打结紧实, 每层打结紧实高度为 50—60mm。
由于炉衬上部受到的机械应力较大,因此在熔池表面以上到坩埚口一般可以多加2%的硼酸,使其得到一个良好的区段无论是坩埚底还是坩埚壁,打结紧实均以感到手腕有反击力作用(震手)时为准,坩埚壁打结完毕后用平锤打平打实坩埚打结最好连续作业,不宜间断 3)修筑炉口由于炉口和炉嘴对炉衬使用寿命影响不大,因此可用水玻璃作结合剂快速成型其操作方法是:用少量硼酸水、1:1 水玻璃(清水)与炉衬材料加耐火泥拌成混合料(稠度以用手捏能成团即可) ,先在已筑好的炉口上涂适量水玻璃,然后填筑混合料,并用小锤打实通常炉口、 炉嘴应筑成内低外高的斜面,以防金属液外溢坩埚打结完毕应用压缩空气吹掉散落在感应器上的灰尘、砂料、杂物等特别注意:1)炉衬打结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坩埚模是否倾斜,打结层是否在一个平面上; 2)在整个打结过程中,要防止杂物(尤其是金属物)混入炉衬料中,如果已混入一定要设法取出;3)加料时不许有石棉板和云母片落入隔热绝缘层中;4)拔出坩埚模后应在坩埚内壁刷一层水玻璃,以防止炉衬在烘烤过程中炉衬颗粒散落;5)认真检查感应器间距,感应器不许有短路现象 6、 坩埚烘烤和烧结坩埚炉衬烘烤和烧结的目的在于充分排除炉衬中的水分,最后在高温下烧结成有高强度的致密层。
烘烤烧结要视炉子种类与大小及炉衬材料品种制定烘烤烧结制度,必须按制度进行总之要求低温缓慢烘烤,高温满炉烧结,要与第一炉金属液同时进行,中间不宜停顿炉子烘烤烧结时应事先在底部加入1 公斤左右的碎玻璃, 轻轻地放入清洁无锈的炉料或返回料,以小功率逐渐烘烤,其烘烤功率和时间如下表:功率( KW) 30—40 50— 60 70—80 90—100 时间(分) 120 120 120 90 烘烤 7— 8 小时后,逐渐把料加热至熔化,升温至烧结温度后,保持一定时间,然后连续熔炼 2—3 炉为避免炉衬渗碳或产生漏电现象,前几炉熔炼要用不含油污的干净料,在烘烤过程中前5—6 小时内,不要让炉料熔化,以便得到一个良好的炉衬釉面层注意:1)如果不立即开炉熔炼,炉衬捣打完后可令其自然干燥,暂不要烘烤烧结,要烘烤烧结就必须与熔炼第一炉金属液一起进行; 2)前几炉炉料不能有油污、油漆等;3)为延长炉龄次数和避免产生漏电麻人现象,熔炼中应避免外增碳操作工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筑炉操作,最大限度地延长感应炉炉龄,降低铸造综合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005 年 5 月 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