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雕艺术元素在标志设计的应用 [摘要]徽雕作为徽州地区地域性与历史性特色并存的地标性艺术文化,其艺术元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经过传承与发展如何为人们所用仍有待研究在剖析徽雕艺术元素概念、题材的基础上,对如何将徽雕艺术元素与标志设计这一领域相结合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寓意、造型、色彩几方面具体分析,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领域相交织,丰富标志设计方法的同时使徽雕艺术得以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徽雕;艺术元素;标志设计 徽雕艺术经过岁月的变迁得以不断丰富,伴随着徽州人民成为当地历史发展不可或缺的见证它不仅体现了手工艺人高超的雕刻技术,还见证着徽商的起起落落,是徽州地域文化特色的代表 1徽雕艺术的内涵 1.1徽雕的概念 徽雕作为徽派艺术的代表,其木雕、石雕以及砖雕皆为人所知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是徽州地区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徽州地区,这三种雕刻形式无处不在,已作为一种当地文化与一砖一瓦融为一体徽州地区的雕刻技艺不仅是地方文化的代表,也象征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手工艺水平徽州砚雕大师胡震龙的作品《砚池春》由于体现出精湛的技巧,曾于1980年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时被赠予日本首相且传为佳话,可见此艺术的魅力之深 1.2徽雕艺术的题材 徽雕的图案丰富精美且有着多种主题特色,与其所处环境与具体载体息息相关。
图案的题材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2.1儒家思想在历史时期,徽州地区形成了勤劳且充满智慧的徽商群体,他们通过吃苦耐劳发家致富后对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功不可没徽商在扩建重修家园时不仅重视对建筑物精美的装饰,还十分重视宣传儒家思想,以弘扬家风家规例如儒家提倡“以孝治天下”,从徽州民居的雕刻纹样上可以看出,很多图案栩栩如生地重现了传达儒家思想的经典故事有些徽州民居上精细雕刻着《二十四孝图》:“卧冰求鲤”“卖身葬父”“百里负米”等等,经典的人物形象跃然于木板上,十分生动这些经典的故事通过雕刻艺术一笔一划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意在让后人时刻学习、保持自省1.2.2自然万物徽州三雕中也有一些较为单纯简单的图案画面,其中动植物居多,以模仿大自然的天然之美这种题材不仅为满足建筑主人的喜好,还饱含着吉祥寓意,传达了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祈求万事和顺当地人通过一些动植物名称的谐音与寓意相联:蝙蝠寓意“遍地是福”,鱼为“年年有余”,茂密的松针指“蒸蒸日上”,大象意指“太平有象、天下太平”,三只山羊指“三阳开泰”等等以“梅兰竹菊”为例,此四种植物寓意后人能拥有四君子傲、幽、坚、淡的清高品德,而兰花有花中君子的美誉,寓意高洁、贤德,很多文人墨客对其情有独钟。
思想家胡适的故居位于皖南绩溪县,其屋内装饰多与兰花纹样有关,木质的门窗采用平底浮雕刻满精致的兰花,以生动活泼的植物图案表达主人的品格1.2.3民间故事徽州三雕中亦有很多画面展示的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通过叙事的手法展现出来其中被当地人广为流传的一则故事名为“马上封侯”:一块较长的木雕板上刻着一位赶考的书生,其胯下骑着一匹马,迎面的桥上遇见一只猴子,寓意立马就要被封侯封官,暗示木雕主人的求仕心切[1]除此之外还有诸多民间故事如牛郎织女、苏武牧羊、太白醉酒、八仙过海等,皆栩栩如生地雕刻于木板上 2徽雕艺术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标志作为品牌形象的核心在平面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好的标志设计可以贴切地突出品牌定位,提升品牌形象徽雕艺术的视觉元素如今已融入到诸多徽州本土的设计中,下面对徽雕艺术元素进行具体的分析,分别从寓意、造型、色彩几方面探索其应用方法 2.1徽雕艺术寓意的应用 关于徽雕的一个著名说法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通过宅中雕刻的图案故事可体现住宅主人的品味与思想而徽商衣锦还乡后更是讲究门面排场,曾通过兴建宅邸以彰显其丰厚家底,乃至与皇室建筑媲美,在受到皇帝压制后转而关注房屋建筑外观及其内部的雕刻装饰。
徽雕艺术通过工匠高超的技艺赋予质朴的石头、木材等材料新的活力,使其蕴含美好的寓意徽雕图案展现所刻内容的同时还讲究深层含义,即暗喻某些思想以木雕的窗栏板为例,起初其目的是放置于窗下用以遮挡阳光,而在创作过程中常刻有一些鲜活的艺术形象,使普通物件艺术化,从而令观者欣赏雕塑作品的同时领悟某些思想、感受到祝福将徽州雕刻艺术的寓意应用于标志设计,艺术形象的选择相当讲究首先要贴合设计主题,其画面内容需满足设计意图,如提取可以展现徽州人家风家徳的艺术元素,将其具体化,用于一些“以孝为先”“尊老爱幼”等公益文化宣传标志的设计;其次,大多提取寓意吉祥、喜庆的图形元素,并结合企业文化形象进行设计,以表达对企业顺利发展的祝福;除此之外还要具有象征意义,多包含积极向上的思想,并能体现当下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带给人们正确的价值导向设计师设计某个标志时首先要考虑企业的主形象及客户的意愿在设计过程中,可提取徽雕艺术所传达的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经典故事形象,将其具像化并进行再设计徽雕作品中有诸多寓意美好的传统形象,包含经典人物形象、动植物、器皿等,通过栩栩如生的图案体现出当地居民的审美趣味与理想追求这些宝贵的资料可以为设计师所用,在标志的设计中提取贴近的形象元素进行再设计。
在众多人们熟知的标志中,与经典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结合的案例并不少,如由中国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设计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是一个大红色的凤凰形象凤凰为百鸟之王、祥瑞之鸟,传说能带给人们幸运,寓意该公司发展蓬勃、吉祥顺利[2] 2.2徽雕艺术造型的应用 经过长时间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徽雕作品展现出工匠精准且高超的技艺,朴素的线条、装饰性图案以及一些辅助图形之间巧妙得当的结合是其最直接的体现徽雕艺术以平面与立面空间二者为载体进行造型,为表现装饰性和传达思想,在制造过程并非单纯无意识的雕塑行为,而是“物必饰图,图必有意”,通过古人的智慧,创造体现美学思想的精美造型徽雕的造型应用于标志设计中,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可以产生新的视觉效果一方面,提取徽雕图案的造型规律,并将规律应用于标志设计众以体现审美特色,易于受众识别记忆徽州工匠追求“以心养技”,锻炼出纯熟的制作技巧,在造型时保持高度专注,通过深浅浮雕、透雕、圆雕等各种手法,精准地打磨出流畅细腻的线条、栩栩如生的动植物形象,毫厘之间皆有变化其线条在保留装饰性的同时也注重粗细之分、曲直对比,追求节奏感[3]徽州雕塑的构图布局往往错落有致,精准的表现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且画面比例恰到好处,整体风格细腻温暖却不平淡。
在标志设计中线的曲直、长短、粗细以及动势都对标志的造型特点与整体风格影响甚大,从中提取造型规律可以为主要元素及辅助图形的设计带来灵感另一方面,所选图案要寓意鲜明贴切主题,传达设计理念,易于受众理解徽雕图案多单纯具象,且富含寓意例如徽州木雕作品“宰相女儿床”,其图案精雕细琢且寓意吉祥美好:双凤指女性,花瓶寓意出嫁的女儿一生平安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该标志应呈现的效果,恰当地结合相关图形元素,传达标志的寓意 2.3徽雕艺术色彩的应用 在色彩方面,徽雕追求原本的天然质地,较少进行色彩装饰,保留朴素的美感以木雕为例,在制作时选用高品质的天然原料,并多采用清水雕,保留原本的木色,突出材料的质地纹理,与徽派建筑朴素大方的风格相统一;或少数涂有红、金、黑等颜色油漆,色彩简单,少有繁复而砖雕亦注重对材料的选择,用泥十分讲究,其材料的制作过程耗时耗力,令黄牛通过反复踩泥去除掉泥中的气泡,使得泥质细腻、无裂痕识别性是成功标志的关键要素,色彩应单纯醒目、搭配得当设计中可结合徽州雕刻所体现“道法自然”的美学观念,体现工匠独到的色彩见解徽州古民居多在屋内开有天井,阳光撒入室内,使门窗上的雕刻艺术产生多层次的色彩变化,展现浓烈的艺术效果。
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色彩的冷暖、色相、明度、纯度,以及各颜色之间的对比、融合,以选用合适的颜色在单纯色彩背景上刻画细腻生动的图案,可以令观者关注其本身刻画内容,符合现代设计的趋势例如提取徽雕色彩中金色与红色或金色与黑色的搭配方案,这里金色作为点睛之色,红色或黑色则作为辅助色位居其次,一浓一淡,主次分明,主色调与辅助色搭配得当,可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色彩与特色鲜明的设计风格,在如今众多眼花缭乱的设计风格中脱引而出除此之外,色彩的选择应迎合标志的寓意在标志设计中,所有设计元素都是为整体标志服务,色彩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恰当的颜色可以为设计加分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一些色彩有其暗含的寓意,如红色在中国古代道教哲学的“五行”中代表火,色彩属性中象征有活力、温暖;黄色为土,寓意平安和顺;黑色为水,主平稳清和色彩应用得当可以提高标志的识别度,并通过带给人们心理暗示达到设计的主要目的合理地将几种徽雕常用色彩应用于标志的设计中,可使设计形象鲜明化,更直观地表达主要设计意图,得到良好的设计反馈 3小结 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很多设计虽看似简单却能表达设计者最直接的设计意图,这除了肯定了设计师的设计能力之外还要归功于所选设计元素。
徽雕艺术作为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相统一的存在,其中包含了儒学思想、吉祥寓意,是中华民族保留下来的珍贵思想宝藏,除了对其保护以外更应加以传承[4]通过设计使寓意具象化,达到突出醒目且能使受众产生共鸣的效果,由此设计的标志在塑造企业形象的同时还展现了地方传统文化魅力将徽雕艺术的寓意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应用与标志设计中,通过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设计的历史性与文化性;而将徽雕造型中可用部分提取并加以设计,加强了标志的原创性与识别度,使受众更易辨别;通过对徽雕黑白灰等主色调的系统归纳,彰显地域特征,体现了设计的地域性[5]因此,将地域文化特色与现代社会文化元素相结合,通过标志设计的创新,可以丰富中国传统雕刻艺术发展的可能性,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设计的一个尝试 参考文献: [1]朱大发.从徽雕看徽文化的敛与放[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2(3):14-16. [2]朱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大众文艺.2018(10):90. [3]高山.论徽州古建筑雕刻艺术“图形遗产”的价值[J].江淮论坛.2009(3):175-178. [4]刘小秧.试论徽州雕刻艺术的身份认同[J].合肥学院学报.2019(6):83-87. [5]孙青.浅析徽州雕刻装饰图案在包装设计上的开发应用[J].戏剧之家.2018(9):154-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