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月亮意象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8KB
约10页
文档ID:42990078
浅谈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月亮意象_第1页
1/10

1 -浅谈张爱玲小说浅谈张爱玲小说《《金锁记金锁记》》中月亮意象中月亮意象朱 政内容提要内容提要:中国文人在做诗作词作文中很注重意象的设计和运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她的小说创作中,频繁地运用了意象艺术,可以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她是较早也较成功地运用这一小说技巧的作家,在扩大意象的表现范围和内涵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本文就针对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出现的月亮意象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月亮意象与人物的命运关系文章以三十年前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为开头,最后又以月亮为结尾,使文章开头与结尾以月亮形成照应,很明显月亮意象在本文中的运用是极为丰富的,文中多处提到月亮,并成功的将月亮与人物的命运形成对应关系,使月亮与人物的悲剧命运紧密相连,从而使这篇小说在月亮意象的运用上达到了极致 关键词:张爱玲关键词:张爱玲 月亮月亮 意象意象 曹七巧曹七巧 人物命运人物命运 今天我翻开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仔细阅读,发现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一种苍凉的情调这位奇女子以她独特的社会阅历和对生活独特的理解,把三四十年代上海的万千风貌写成文字留给后人品味与感悟,不由的使人肃然起敬。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这是她对生命的理解她的小说从语言句式、韵味、意象,都明显带着中国传统小说的影响,同时又吸取现代小说的一些技法深入描写人物心理恐惧茫然,悲天悯人是她的心理定势张爱玲在她的小说创作过程中,以她独特的理性思维,独特的心理感知运用独特的物象来丰富小说内涵虽然这些意象很常见,但是她却能将- 2 -意象运用的极为独特,并超越了意义文本的意义内涵,把小说的题旨传达的更为含蓄、隽永,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探索和思考得空间《金锁记》是张爱玲前期的成功之作,也是 40 年代影响较大的一部中篇小说,傅雷先生誉为“文坛最美的收获”,夏志清教授则称之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读完《金锁记》,并和张爱玲的其它小说比较,我感觉这篇小说是她写的最好的一部小说,无论从技巧上还是思想上,都能体现张爱玲的天赋所在,寻常人是无法比的 月亮意象: 在我国,有着写月的文学传统,早在诗经《月出》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诗句,把月亮和美人联系在一起,两相映衬,使月亮更皎洁,而美人更妩媚在这里,美人在月光的笼罩下,不仅具有了朦胧之美,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在中国,月亮是一个阴柔的字眼,富有灵性的月亮往往能与人的感情命运形成某种对应的关系。

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九处提到月亮,可以说在这篇小说是最成功运用月亮意象的典范,也是把月亮意象运用到了极致小说开头是这样描写的:“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象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这段文字写了两种人对月亮的感觉和态度,年轻人觉得三十年前的月亮是陈旧而迷糊的月亮是陈旧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铜钱,这里月亮有了时间距离的象征意义;月亮是迷糊的,月亮是一个红黄湿晕,湿晕又是一个模糊的喻体,而张爱玲在这里把这模糊的湿晕具体化为云轩信笺上的一滴泪珠,一提到泪珠,人们马上会想到的是泪的苦涩 ,这样就从一种模糊的视觉感受达到了一种苦涩的味觉感受,张爱玲的这种细腻的描写,更能引起读者疑- 3 -问,年轻人为什么会觉得三十年前的月亮是陈旧而模糊的呢?三十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苦涩的事情呢?老年人回忆中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但隔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还是不免凄凉,这又是为什么呢?既然是欢愉的那又为什么凄凉呢?全文以这样的开头不仅给读者以悬念,而且创造了一种凄凉冷艳的基调。

那么这段文中的年轻人指哪些人,老年人又指谁呢?这样写月亮又有何暗示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再看下面的故事一开始,小说的主要人物并没有说话,而是让一个叙事者慢慢的叙说,谈话的中心是一个与月亮有关的人,这个人便是曹七巧据小双说二奶奶家里是开麻油店的,这种出身,用凤箫的话说,就是低三下四的人家了,在姜公馆是一种错置,门不当户不对所以如此,只因二爷是个残废(骨痨),有身份的人家不肯嫁,老太太想给置一房姨太太,所以降格以求,接受了曹七巧,又为了让她死心塌地服侍二爷,只好娶来做正头奶奶实际上是娶了一个高级丫头这个可怜的高级丫头,没有人瞧得起就连丫头们也看不起再看:“天就快亮了,那扁扁的一弯下弦月,低一点,低一点,大一点,像赤金的脸盆,沉了下去”下弦月是指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只能看到月亮东边的半圆,这种月相叫“下弦”,这时的月亮人们称为“下弦月”那么就说明这下弦月是残月,这样的残月在慢慢的沉下,而这即将沉下去的残月,就像赤金的脸盆,赤金代表钱财,脸盆那么大的一块赤金可想而知是多么的昂贵,这里张爱玲似乎赋予月一种强烈的金钱欲,而七巧正好有这种强烈的金钱欲望,如:在丈夫死后,为了分得一份家产打发丫鬟去看大哥大嫂的动静,明明自己着急了,却说:“免得去的早了,显得性急,被人笑话”等等。

那么也就是说这里的月是七巧的象征,下沉之月也就预示了七巧的不幸命运关于七巧的名字,小双说:是七月里生的,就叫“七巧”七月里有七夕节,七巧即七夕乞巧七夕是牛郎织女的佳期,也是旧时妇女的节日 宋人吴自牧《梦梁录》卷四记载:“七月七日,谓之七夕节……于广庭中设香- 4 -案及酒果,逐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载:“七夕,人家盛设花果酒肴,于庭心或楼台之上,谈牛郎织女渡河事妇女对月穿针,谓之乞巧”七巧,这个与月亮有关的人在故事的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出悲剧,她虽嫁到了富贵人家,可是处处因自己的出身受到歧视;她结婚五年了,有了一对弱小的儿女,可是从未享受过婚姻的幸福;她自以为是的爱上了丈夫的弟弟——三少爷姜季泽,可是平日走马章台的三少爷对她却严叔嫂之防张爱玲的小说里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只“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 (《自己的文章》,张爱玲)人活着,必须有各种欲望的支撑,对曹七巧而言,所有的欲望都不如金钱重要,确切地说她只有唯一的金钱欲爱情和金钱相比,是可以舍弃不要的,人生的其余内容也是如此当所有的欲望都遭到破产,只剩下黄金的枷锁时,七巧就成了一出彻底的悲剧十年之后,曹七巧的丈夫和婆婆都死了,苦难也熬到了头,她分到了家产,搬出姜府自立门户。

过去冷淡七巧的姜季泽在上门来向她表示爱情时,精明的七巧在心旌摇荡之余发现所谓的爱情是假的,大怒之余把姜季泽赶出了家门她觉得不论是真爱假爱她都不能接受,黄金锁住了她的爱情,也锁住了她爱情的幻影消失了,淌着眼泪的七巧奔到窗前:“玻璃窗的上角隐隐约约反映出弄堂里一个巡警的缩小的影子,晃着膀子踱过去,一辆黄包车静静地在巡警身上辗过小孩把袍子掖在裤腰里,一路踢着球,奔出玻璃的边缘,绿色的邮差骑着自行车,复印在巡警身上,一溜烟掠过都是些鬼,多年前的鬼,多年后的没投胎的鬼……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玻璃是现实的镜子,反映变了形的现实这其中有安静的人生,有压抑的人生,也有幼稚的人生奇异的人生中,活人都变成了鬼,孩子则是多年后的没投胎的鬼,现实与鬼域的刻意模糊使两者得到了奇异的沟通,七巧的现实如同地狱般阴郁,鬼气森森,什么都没有,只有金钱,并且金钱也险些因“爱情”而失去七巧的大怒是因为自己的钱被算计了,这是她卖掉一生换来的,谁也不能动七巧和现- 5 -实失去了接触,她是恐惧的,恐惧金钱的失去,因为这是她与人生唯一亲近的联系了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她有自己坚信的答案:什么都是假的,包括爱情,只有金钱才是真的。

这是曹七巧的清醒,也是她的悲哀在七巧的现实中,什么都是抓不住的,只有金钱可以抓在手里,实实在在的为自己所有,所以说她是清醒的然而金钱本来就是人生的点缀,终是身外物,现在成了七巧生存的唯一支撑和目标,又不能不说她是悲哀的一出彻底的悲剧造就了一个彻底疯狂得人曹七巧揭穿姜季泽的感情骗局时,她还有强烈的情感,她还能大怒金钱的枷锁扭曲了她的灵魂,下半部中的曹七巧完全成了一个疯子,她自己的情欲未能满足,便吞食子女的幸福来补偿,将亲生子女当作自己的殉葬品长安是她的第一个牺牲品表哥曹春熹是长安很好的玩伴,因为偶然的疏忽被七巧骂出门去,表哥走后,七巧没有责打她,只是数落了一番,但她告诫十三岁的长安:“天下的男人都是一样混帐,你自己要晓得当心,谁不想你的钱?”怕长安听不进这些话,七巧又给她裹脚,一年后才渐渐放松,长安的脚不能完全恢复原状,成了畸形,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承受了极大的痛苦长白不思进取,不肯读书,长安争取到了上学的机会,脱离了曹七巧那鬼域般的世界,换上了蓝爱国布的校服,不到半年时间,长安的脸色也红润了,胳膊腿腕也粗了一圈,校园生活似乎预示着长安的悲剧结束了,可是曹七巧不能就此罢休她不甘心长安有健康快乐的生活,一再的羞辱她,使她没脸去见师长同学。

终于,长安无奈地辍学了,又回到了那阴森森、无光的世界中去,继续她那悲剧命运退学前的那一夜,长安爬下床来,半蹲半坐在地上,从枕边摸出一只口琴偷偷摸摸地吹起来,竭力的按捺着吹,她接不上气来,歇了半晌这时候窗子外面月亮出来了:“窗格子里,月亮从云里出来了,墨灰的天,几点疏星,模糊的缺月,像石印的图画,下面白云蒸腾,树顶上透出街灯淡淡的圆光 ”这又是一轮模糊的残月,这轮残月如石印的图画从云里出来挂在墨黑的天上,只- 6 -有几点星相伴,缺乏动感,并且又显的孤寂又模糊,即就是都透出街灯淡淡的圆光那也被那蒸腾的云雾遮去了光,这就是长安眼中的月亮,长安眼中的月亮与她即将的遭遇有着相似的地方,女儿大了始终要嫁人的,有人来替她做媒,如是家境推扳一点的,七巧总觉得人家是贪她的钱,如是那有钱有势的,对方却不十分热心,长安长的很一般,七巧又出身低,而且还有个不贤惠的名声,所以人家就觉得她女儿没有家教,就这样一年一年的搁了下去一搁就是好几年,长安成了个老姑娘,堂妹长馨在她过生日的晚上介绍童世舫给长安认识,两人见面之后,都比较满意,随后在准备结婚时,七巧破口大骂长安,使长安的婶子觉得难堪,从而再也不去管长安的婚事。

经七巧这么又吵又哭的一闹,长安与童世舫的婚事就这样夭折了,就连长安与童世舫做朋友,也被曹七巧从中作梗而使两人永远的再见了长安的命运是有一破三折的,长安争取到上学的机会,当生命中有了曙光的时候,不堪七巧的羞辱而放弃上学,又回到曹七巧的家;长安与童世舫交往快要结婚的时候,又被七巧这样的母亲破坏了,于是长安的那弯残月就那么永远残了下去长安觉的自己的牺牲“是一个美丽的、苍凉的手势, ”其实这种手势只是她唯一的自卫武器,衬着墨灰的天和几点疏星,再美丽、再苍凉的手势也变的模糊了,成为一种徒劳,街灯淡淡的圆光是人世生活的一部分,可是永远是那么的不可及,更何况有蒸腾的白云拦在缺月与圆光之间儿子长白和儿媳芝寿也是七巧的牺牲品长白是个弱者,他的精神如同他父亲的肉体,患了骨痨病,整天躺着,难得坐起来时脊梁骨直溜下去,死活也坐不住长白没有好好上过学,很早就有打小牌、跑票房的少爷恶习一年一年,他在外面赌钱,捧女戏子,跟着三叔季泽逛窑子,七巧这时给他娶了一房媳妇给长白娶亲七巧是出于无奈,所以从新媳妇进门初始,七巧就一再地讽刺和挖苦她,从她的厚嘴唇到她见了丈夫就去上马桶,从她的容貌缺陷到她的婚姻生活,七巧精神百倍地一一给予打击,有时夸大- 7 -事实,有时多次刺探,有时无中生有,使尽了种种手段,曹七巧不容许身边的人享受正常的婚姻生活,因为她自己从未得到过婚姻的快乐。

曹七巧妒忌儿子、妒忌儿媳芝寿,达到了疯狂的程度一次,她让长白给自己烧一夜鸦片,不让他回房休息半夜三更的烟榻上,母子俩不仅抽鸦片,而且还取笑可怜的芝寿 “起坐间的帘子撤下送去洗濯了隔着窗玻璃望出去,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一点,一点,月亮缓缓从云里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