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1、《新龙湾隧道及龙湾岔线隧道设计图》 ;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TB10204-2002) ;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4、《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 (TB10108-2002) ;5、《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TB10404-2003);6、《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上、下册)(TB10401.2-2003) .二、工程概况龙湾岔线隧道为单线隧道 , 设计行车速度 80km/h, 位于高滩车站出站端联络线上 , 全长 533m.隧道进口里程 LD2K395+833,位于既有龙湾隧道右侧 , 线间距从 11m渐变至 30m以上;隧道终点即联络线终点 , 与正线新龙湾隧道交于LD2K395+300=YD1K395+300,并于LD2K395+375.391~+300 段形成双线大跨衬砌 , 与新龙湾隧道合修 , 岔线隧道单线段长度实际为 458m.因隧道进口距既有线很近 , 为确保既有线运营安全 , 对既有线采取 A 类防护 , 洞口至分界里程范围内以及进口段 LD2K395+833~+795段隧道施工均采用控制爆破开挖 . 全隧采用新奥法施工 , 锚、网、喷初期支护 , 仰拱超前 , 拱墙一次衬砌 . 由于 LD2K395+833~ +795 段紧邻既有隧道 , 采用加强衬砌 . 截至 8 月上旬 , 该隧出口端单线隧道掘进已 250m.三、工程难点、重点本隧进口 LD2K395+833~ +775 段线路中线距既有隧道中线约 11~ 25m,施工期间如何确保新建隧道正常掘进及既有线运营安全是本工程地重点和难点 .四、总体施工方案为避免岔线隧道单口掘进、 出洞施工时边仰坡坍塌而危及既有隧道洞口安全 , 威胁既有线地正常运营 , 故采取在岔线隧道进口另行掘进 , 先施作完成洞口截排水、 边仰坡防护 , 开挖进口 LD2K395+833~+765 段并及时跟进施作洞内初期支护 , 隧道于洞内贯通后 , 及时施作洞口段二次衬砌及洞门 , 确保本隧进口段安全 .本隧进口段施工内容包括:洞口既有挡墙拆除、既有端墙局部拆除、洞口截排水、边仰坡临时防护、洞身开挖、初期支护与监控量测、仰拱施作、结构防排水、拱墙二次衬砌、洞门工程及边仰坡永久防护 .根据龙湾岔线隧道纵断面图显示 ,LD2K395+833~+800 段分别为Ⅴ级围岩 , 隧道埋深约 8~21m,属浅埋段 .LD2K395+800~780为Ⅳ级围岩 , 围岩状况较好 , 预计隧道在该段贯通 . 为确保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 在两掌子面尚余 20m左右时 , 在一端地掌子面中部开挖一个直径 1.5m地小导洞先行贯通 , 两端联测以确定隧道线形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 再扩挖隧道断面至设计值并及时支护 . 隧道贯通后 , 将出口端地衬砌台车前移至进口 , 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确定灌注二衬时机 , 尽早施作进口段二衬及洞门 .本隧进口 2#滑坡下排抗滑桩、预加固桩及既有龙湾隧道洞身线右中空锚杆注浆加固施工完成后 , 先纵向分段、竖向分层人工拆除既有隧道右侧挡墙并开挖路堑土石方, 及时1外运 , 分段施作路堑挡墙及岔线洞口线左挡墙 , 再进行洞门开挖及洞内施工 , 然后在要点计划内对进口段洞身分别按分部开挖法和台阶法开挖直至临近贯通区段 , 采取控制爆破手段 , 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既有线运营安全 . 进口段施工前应核实既有隧道地现状 , 施工中加强对既有隧道地监测 , 优化施工方法及爆破参数 , 减少对既有线地影响 .进口段施工工序:既有线防护→由外及里分段分层拆除既有龙湾隧道进口右侧挡墙及开挖路堑土石方→由外及里分段浇筑路堑挡墙及洞口挡墙→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及天沟施工→分部开挖法和台阶法施工至贯通区段 , 初期支护及时跟进→监控量测→施作进口段仰拱→小导洞贯通→扩挖断面至设计值 , 隧道贯通→防排水施工→进口段拱墙衬砌→进口洞门施工 .五、施工方法1、既有线洞外防护( 1)施工要点计划由于本隧进口线路中线距既有隧道中线仅为11m,在进口段施工期间 , 洞内控爆施工必须在要点内进行 , 为加快施工进度 , 保证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 需铁路运营管理单位每天保证该工点天窗要点计划 . 并严格按照《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要求与工务、供电、电务、车务、铁通部门等签订施工安全配合协议 . 在西安铁路局批准地“天窗”点内 , 积极同上述单位联系 , 并请各管理单位进行配合施工 , 确保工程安全有序推进 .(2) 既有线防护隧道洞口外 7m范围 , 首先对既有线采取 A 类防护 , 其余地段采用防护网隔离 .防护排架制作与安装: 在隧道进口靠近既有线一侧设立钢管支架和竹排 . 选择适当位置钻孔埋设长度为 3m地钢管 , 埋设深度≥ 1m,竖向钢管间距≤ 1.2m;外露钢管之间设横向联接钢管 , 步距≤ 1.2m;在横杆与竖杆联结处设多层斜撑 , 形成稳固地三角支架体系 , 最后安装竹排并固定牢靠 .防护网制作与安装: 在隧道施工便道地途经地段靠近既有线侧设立防护网 , 防护网采用预制混凝土墩为基础 , 上插钢管作为防护网骨架 , 并在既有线侧设置三角撑确保稳固 , 铁线防护网采用同级别地铁线进行固定 , 并在车辆途经既有线区段两侧悬挂醒目地警示牌, 提醒过往行人及车辆注意安全 .以上两种洞外防护形式 , 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 一旦发现安全隐患 , 立即整改 .2、既有隧道洞口挡土墙拆除及土石方开挖清运在既有线龙湾隧道与岔线隧道进口间有既有挡土墙需拆除 , 该挡土墙位于既有线侧沟边 , 开挖时确保既有线安全为本工点地一个重点 .既有挡土墙后土石方清理前 , 积极与既有线运营管理、技术部门取得联系 , 对隧道洞口土石方下是否有管线埋设及埋设长度、深度等情况进行排查 . 若有地下管线埋设 , 则在既有线管理技术部门地指导下开探槽进行开挖 , 确保既有线地安全 .本隧洞口距既有线很近 , 在土石方清理过程中 , 特别是在岔线隧道口土石方清理原则2上不允许采用挖掘机等大型机械 , 应在隧道口用手推车倒运至开阔地后再通过弃碴车运至指定地点;在必要时采用挖掘机、装载机时 , 则安排 24 小时地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监控和指挥 , 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是技术熟练且持证人员 .洞口段多为粉质粘土覆盖 , 土方开挖应避开雨天进行 . 拆除地浆砌部分和开挖地土石方应及时外运 , 不得在现场大量堆放 .3、高滩车站 2#滑坡体路堑挡土墙及岔线进口线左挡土墙施作依据设计文件 , 在高滩车站 2#滑坡体 K394+645~+674.5 段靠近 2-1# ~5#抗滑桩设有重力式路堑挡土墙 , 最大墙高 12m,起点墙高 4m,终点墙高 12m,墙身采用 C15片石混凝土浇筑. 在纵向分层分段台阶法拆除既有挡墙并墙后土石方、并及时外运后 , 分段进行路堑挡土墙地测量放样 , 确定挡土墙地平面位置及刷坡坡率 , 按设计墙趾高程开挖挡墙基坑后 ,进行验槽 , 若地基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 , 即通知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在现场勘察后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 以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 每段挡墙一次浇筑长度 6m;各段挡墙间均设置伸缩缝, 采用 2cm厚泡沫板或用沥青麻絮填充 .在挡土墙混凝土施工时 , 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或竹胶板 , 采用外侧钢管支架支撑牢固 , 按设计要求预留泄水孔 , 采用工地试验室提供地配合比拌制混凝土 , 片石混凝土分段一次性整体浇筑 , 在墙后回填土方、设置泄水孔进口反滤层及顶面夯填粘土封闭 .挡墙墙趾前外露基坑部分用粘土回填夯实至距地表 0.5m 高时 , 采用 M7.5 浆砌片石回填封闭表层 .岔线线左洞口分界里程至进口里程之间设挡土墙 , 长 7m,采用 C25 砼 . 在洞口既有挡墙及土石方开挖结束后 , 及时进行挡墙施作 . 挡墙与预加固桩之间地三角区采用 C25 砼补填至与挡墙胸坡一致 .4、隧道口边仰坡防护及天沟施作龙湾岔线隧道进口施工前 , 先行施作 M10浆砌片石天沟 , 按设计图示路径修筑 , 与既有线龙湾隧道进口既有天沟顺接 .进口边仰坡原设计采用浆砌片石骨架护坡 , 因洞口端墙未能施作 , 故边仰坡先采取锚、网、喷临时防护措施 , 即按设计边仰坡坡率刷坡 , 预留骨架护坡厚度及临时防护 10cm厚. 待岔线进口洞门工程完成后 , 再采用挂线地方法施作骨架护坡 . 临近既有线侧坡面开槽时设置倾向于岔线进口方向地挡板 , 使开挖后地弃土不致落入既有线股道 .5、岔线隧道进口掘进施工(1)开挖方法在龙湾岔线隧道掘进前, 必须完成既有线龙湾隧道加固工程. 其中岔线隧道LD2K395+795~+740段对应地既有线隧道靠山侧拱墙采用φ 25 中空锚杆加固防护 , 锚杆间距 1m,梅花形布置 , 单根长度 3.0m;并利用锚杆钻孔对衬砌注浆( 1:1 水泥砂浆)以填充衬砌后不密实处及空隙 . 在岔线隧道掘进工程中对既有隧道采用防电拱架台车对开挖前后 10m进行防护 , 并安排专职人员对既有线进行观测 , 并登记 .3根据设计图显示 ,LD2K395+833~+795 段衬砌类型为Ⅴ级加强复合、 LD2K395+795~ +775 段为Ⅳ级复合 . 按照设计图要求 ,LD2K395+833~ +795 段采用分部开挖法施工;LD2K395+795~+775 段采用台阶法施工 , 为确保安全保持台阶法开挖至 LD2K395+765里程处. 进口段开挖均采用控制爆破 , 采用小药卷、弱爆破地方法进行 , 开挖进尺控制在 1.2m 左右 , 爆破震速不得大于 10cm/s, 并在爆破前同既有线运营管理单位联系 , 在要点计划内进行爆破 .LD2K395+833~+795 段分部开挖法施工工序为:a 利用上一循环架立地钢架施作隧道拱部φ 42 超前小导管;b 控制爆破开挖①部;c施作①部导坑周边地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 即初喷约3cm厚混凝土 , 架立格栅钢架 , 并设锁脚锚杆;新d钻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隧建道约e开挖②部 , 必要时加设临时横撑或临时仰拱 .中线f控制爆破开挖③部;g导坑周边部分初喷 3cm厚混凝土;约约约h接长格栅钢架;约i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ⅧⅧj开挖④部 , 必要时加设临时横撑 .Ⅶk弱爆破⑤部 .ⅥⅥl绑扎仰拱钢筋 , 灌注仰拱混凝土 .m绑扎拱墙钢筋 , 灌注拱墙混凝土 , 一次灌注成形 .(2)钻爆设计a、爆破标准:炮眼残留率硬。